許多華人移民揹負經濟壓力和身分問題,在環境、語言的限制下,是罹患心理疾病的高風險群。紐約親子互助(PCR)創辦人黃妮可表示,布碌崙移民結構較特殊,許多人經歷偷渡創傷,又面對經濟重擔,而且單身遠赴外州打工, 普遍心理壓力大,以致當地常出現家暴等問題。

亞美聯盟研究與政策主任時浩煒(Howard Shih)表示,根據統計,過去十年間,亞裔有八年被列為生活貧困指數最高的族裔,每四名亞裔就有一名承受龐大的經濟壓力;經濟壓力是導致心理疾病的因素之一,亞裔社區就有許多家長為了賺錢養家,須長時間工作;經濟重擔加上精神壓力,有些人只好尋求酒精或藥物慰藉,有些人更出現暴力行為,把情緒轉嫁到他人身上,這也是亞裔社區家暴案特別多的原因。

紐約親子互組(PCR)近年常在布碌崙8大道華人社區輔導移民生活問題,舉辦心理健康講座;黃妮可指出,她長期和華人移民接觸後發現,有些華人移民家庭在偷渡來美的過程中,因長時間飽受巨大壓力,造成心理創傷;來美後他們以為自己易怒、容易害怕緊張的情緒是正常的,但其實之前的偷渡經驗已在心理種下疾病種子,若不及時治療,就會愈來愈嚴重。

她說,尤其部分華人男性為了賺更多錢,遠赴外州工作,留下妻兒在紐約家中;但這些男性多半從事勞力工作,工作時間很長,平時也沒有其他娛樂,即使打電話回家,談的也只是小孩教育、房租等雜事;長久缺乏情感交流,夫妻感情很容易走調,最後導致婚姻問題,嚴重的甚至發生家暴。

黃妮可認為,華人習慣採用「負面」的教養方式,常以「這樣不行、這樣不好」的方式指責孩子,較少採用認可、鼓勵的態度,以致孩子長大後,常抱著「如果有負面情緒就是錯誤」的觀念;若不幸罹患心理疾病,也會以「有疾病是錯誤」的眼光看待疾病本身。

她建議家長,平時應該用鼓勵、正面方式教養小孩,也要教孩子勇於分享自己的情緒,從小養成正確的觀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