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邀!

靈魂與精神有所不同!但又有交集!或者說,靈魂是精神的核心部份!

靈魂,一般是指去世的人所遺留下的一種在世時就具有核心的精神!或者團隊集體擁有的傳承的優秀的精神品格。

精神,是指一個人的精神面貌狀態和思想品德。也指一個團隊組織的精神面貌。

那麼去世的人留下的思想精神品德,也就是靈魂,也可以稱為他生前的精神!比如「雷鋒精神」,就是雷鋒同志生前留下的「助人為樂」的精神品德。這也是雷鋒同志的核心精神,也即雷鋒同志的靈魂!雷鋒同志有好多優秀的精神,而「助人為樂」的精神,是其核心部份,是其靈魂!

另外,集體的團隊精神,比如拼搏的精神,合作的精神等,而團隊往往有帶頭人,而帶頭人往往有引領作用,通常被譽為是團隊的靈魂人物!比如「南京路上好八連」具有的「身居鬧市一塵不染,始終保持艱苦奮鬥」的優良傳統,就是他們的團隊精神!其核心, 也就是「南京路好八連」的靈魂是「艱苦樸素」!

還有電視劇《亮劍》反映的李雲龍帶領的「獨立團」具有的「敢打敢拼」的「亮劍精神」就是這支部隊的「軍魂」!或許這支部隊有許多其他方面的精神,而「敢打敢拼」就是這支部隊的核心精神品格,「亮劍精神」就是它的「軍魂」!

如此理解,未知當否!可以探討!


靈魂不等同於精神,還是有好多差別的,具體有如下幾點:

1、存在形式不同:我們所說的精神是指大腦思維的產物,它具有自己的本質屬性和基本特徵,而靈魂指的卻是物質之外的另一種非物質存在,指的是構成世界的一種本體或本原。靈魂論者雖然也認為人的精神在本質上是靈魂,但他們所說的靈魂並非是專指人的精神。

我們所說的精神是一種實實在在的「物」,它在本質上是物質的,而靈魂論者所說的靈魂卻是一種虛無縹緲、神祕莫測的非物質。

2、存在空間不同:我們所說的精神存在於大腦之中,而靈魂論者卻認為,靈魂存在於整個世界和萬事萬物之中。

3、來源不同:我們所說的精神產生於大腦,或者說產生於人體自身,而靈魂論者卻認為,靈魂是從外部進入人體並形成精神的,靈魂是不朽的,人體只不過是一具僵死的軀殼。

4、定義不同:精神這一概念具有準確、清晰的定義,它是一個科學的概念,而靈魂卻缺乏準確、清晰的定義,它是一個非科學的概念。

一家之言,歡迎下方評論,謝謝

更多精彩,請微信搜索關注公眾號【尚本谷】文化/美學/趣味/洞見,生態公益+本真生活社區,有溫度/有深度/有態度,請關注,謝謝!


」靈魂」與」精神」具有相互關聯性卻不是一回事!」靈魂」只是」魂魄」的共生共軛效應中的一部分而」精神」出至」魄」的成分更多些!在中華文化中的生命運動的身體組織結構體系混成運動出來的動態平衡運動著的生命運行功能中是如此描述其意思的」靈魂魄力」!精神屬於魄力類與人的情緒關聯性很大也與志氣及拼搏的奮進意思相關!魄主導精神意志的心理運動的關係更密切些。人的生命運動出來的核心纔是」葷」!是由更多更廣的信息來源混成運動出來的共同體。中華文化使用」心思維」就是意指混成運動出來的中心具有靈性變化特性的」靈魂」是生命運動的核心!當人體突然遭遇到危及生命的威脅時往往會出現應急反應的身體運動來逃避危險的行動。當身體的行為完成之後大腦中還是一片空白,不知道身體發生運動時是依據什麼事實存在做出的行為,還要經過一段時間的反思才會明白當時發生了什麼事才導致應急反應或者的應激反應生成了身體行為運動來規避危險的!人對人自己的生命運動的未知探索太少,才導致人並不能較好地認知人自己的生命運動具有什麼樣的特性而陷入困局之中!


這是一個唯物主義的觀點,當然正確。更難得的是在近兩千年前就提出了這樣的見解,確實難能可貴,其學識和膽量,令人欽佩。

王充是東漢著名的無神論者,他高舉「疾虛妄」的理性主義大旗,博採百家之說,以自然無為的思想及反傳統反現實的異端精神,對當時的官方神學展開了空前猛烈深刻而全面的思想批判。他認為「故天地成於元氣,萬物乘於天地。」這是把氣作為世界的本源。這是一種樸素的唯物主義,之所以把它說成是「樸素的」,是因為他把物質的一種具體形態當做世界的本源,而物質是更高更抽象的概念。世界萬事萬物都產生於氣,那麼人呢?「萬物之生,俱得一

氣」,人也是由氣而產生。僅僅是這一個觀念,對當時來說,已經是大逆不道。天子天子,上天的兒子,怎麼就來自一團莫名其妙的「氣」。這樣的奇思妙想,假如不是學了一點哲學,就是打破腦袋,我也想像不出來,不由得不五體投地。

王充認為靈魂就是「精神」,就是從這個樸素的唯物主義觀點立論的。「人之所以生者,精氣也;死而精氣滅,……滅而形體朽,滅而成灰土,何用為鬼?」人是由物質構成的,死了也就塵歸塵,土歸土。在這裡,王充把氣分為煩氣和精氣,「煩氣為蟲,精氣為人」,認為精氣是元氣之精、精氣構成人的形體和靈魂。「形須氣而成,氣須形而知,天下無獨燃之火,世間安得有無體獨知之精?」沒有獨立存在的精神或靈魂,連鬼神都一概否定了。人類學家推測距今二萬五千年至五萬年前之人類,已具有靈魂之觀念,或人死後靈魂繼續生活的觀念。王充的大膽反叛,真的是令人欽佩。既然靈魂,精神都不能夠脫離「形」(人)而單獨存在,那麼關於靈魂的神祕性獨立性也就不存在了,靈魂的屬性與精神等同,合二為一就是理所當然了。現代科學已經證實了王充論斷的真理性。


王充是東漢時期的思想哲學家,他批評地吸收了先秦諸子的學說,自成一個獨立的思想體系。以道家的「自然無為」為立論宗旨,以「天」為天道觀的最高範疇。以「氣」為核心範疇,由元氣、精氣、和氣等自然氣化構成了龐大的宇宙生成模式,與天人感應論形成對立之勢。其在主張生死自然提倡薄葬,以及反叛神化儒學等方面彰顯出道家的特質。

在西漢末東漢初,由於統治者的提倡,讖緯神學非常盛行。其神學是由董仲舒所創立的一種迷信學說,它妖化了孔孟,腐蝕了學校,僵化了學術思想,於是王充對此進行了嚴厲的批評。他認為,世上並無鬼神之說,人死魂滅,所謂的靈魂不過就是人的精神罷了。精神是依賴人的形體而存在。人死了形體沒了,精神也就消散了。本人很贊同此觀點,人的形體是由血肉、骨骼加精氣神組合而成。人一斷氣,所有細胞停止運行,一切也隨之殆盡。總結來說,人們所說的靈魂就是精神。精神是指,一個人的意識、思維活動和一般心理狀態。比如我們常說,某某人看起來很有精神,可見精神它是無行的。那精神不是靈魂為什麼會出竅?這個很正常,在生活和工作中,人人隨時都有可能精神出竅。比如說,有時想一件事想得發獃了,或因為某件事分散了注意力,還有被某個人、某些物所吸引等等……


謝謝邀請。

」靈魂」就是「精神」,可以這麼解釋和理解。

「靈魂」有兩種解釋,(一),宗教中所幻想的、寓於人體之中而又主宰人體的非物質存在。(二),思想意識,例如,靈魂深處,比喻起主導和決定作用的因素。

「精神」,是哲學辭彙,指人的意識、思維活動和一般心理狀態。宗教將精神同靈魂一樣神化應用。

拋棄宗教和唯心主義所講的神化觀念,靈魂和精神是可以當作意識同一意義的概念來使用的,因為它們均指事物內容的實質。例如;會議的精神是什麼,或會議的靈魂內容是什麼,都為同一概念。


靈魂就是人與物所顯示過程的精神。人具有思想,物在表現出形態印象在人思想反映中也具有抽象意識,為何不體現一種精神?精神是一種社會形態,思想反映的表現和影響。社會文化就是一種思想,一種形態。偉大的哲學家政治家著說立論都在深刻地表達著對社會不同形態的思想,這就是文化。這種文化的傳播所形成的體系與系統直接影響到社會,其影響的程度、廣泛性、邏輯性、科學性得到人們的肯定認可。對社會的發展,起到引導改良改善改變促進社會的進步,指導人們行為規範化,進取精神,同時又喚醒人們的潛在意識,決定社會朝著科學合理地存在與發展。我們在這一過程中終於發現,世界上不存在神仙皇帝,要使人類自身得到解放,建設美好的未來只有靠人類自己。靈魂,所謂靈魂就是人類的創造思想、創造文化、創造思想!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人在生命過程所產生重要的思想文化理性卻刻寫在人類歷史長河之中,不會老去,不會消失。不錯,人的靈魂就是人的思想。人的思想就是人類在改造世界認識世界拼搏奮鬥的精神。


謝謝邀請,我這淺學認為王充說的是對的,雖然靈魂精神是摸不著的東西,我們這裡的方言說怎麼和丟了魂似的無精搭彩的,人如果沒有精神什麼也做不好,沒有精神也就失去了奮鬥目標,不管做好什麼事情都是有一種精神力量在支撐著,如軍事家,科學家,政治家,文學家等等,無一離不開精神的支撐,紅軍的長徵,中國共產黨打天下,都是有一種信仰精,完成了不可能變成功,建立了世界矚目的共和國。

號:草根..


我不相信您是朱八戒,您什麼時候成了猴哥了?甚至比猴哥還聰明還高明,真了不起!關於精神與靈魂的回答,立場顯明,區分清晰,言簡意賅,理由充足,邏輯性強,讓人佩服。給一家子點贊了。(十分抱歉!鄙人老眼昏花,把題主的名字給搞錯了。回答的題主當是尚本谷先生,萬請尚先生原諒。因無法刪除,只能在此致歉,再次請原諒。)


形象的說是吧,嚴格的講不是,三魂裡面幽精魂(即精神魂)只是一魂,其它的兩魂呢?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