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时务者为俊杰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能在皇上身边混的风生水起的太监,无疑是最懂得揣摩皇上心里心的。在揣测圣意上,两人可谓平分秋色。

《琅琊榜》更侧重权谋,梁帝生性多疑,高公公从来不表现对哪个皇子的喜恶,在赤焰旧案上也是避而远之。甚至在皇上主动提起林月瑶时,宁可被皇上骂也不乱搭腔。是高公公的生存之道。

《甄嬛传》侧重宫斗,没怎么说多嫡的故事,但苏公公知道皇上爱喝几分热的茶,伺候皇上的饮食起居,在苏培盛因为和崔槿汐对食被审讯期间,皇上离开了他别人伺候就不习惯。说明苏公公平常善于琢磨,业务能力很强。

在说话的艺术上,同样都是四两拨千斤的人

大太监的一个本领,除了说皇上喜欢的话,更要说有用的话。

在太子因为丧期演乐,把梁帝给气的半死,直接告诉蒙挚「幽禁东宫」,口说无平,没有旨意,蒙挚可不敢,苦苦提醒陛下,三番五次被高公公打断,告知了梅长苏之后,苏先生让备份大礼送给高公公。高公公几句话阻挡了莽撞的蒙大将军「废太子」的请旨,又避免皇上猜忌他和誉王的关系。

苏公公呢,普遍一句今年的梅花开的真好,皇上,该去赏花了。就把皇上带到了甄嬛身边。眉庄怀了温实初的宝宝,想要避人耳目的时候,就想皇上常来,所以「贿赂」苏公公金瓜子,甄嬛秒懂,说,「是有人转了性子还是时来运转?」大家都是聪明人,苏公公几句话有意无意就能引导皇上想起谁,眉庄这么重的礼,也是想让苏培盛帮著在皇上面前说话。

在待人处事上,高湛活的通透,苏培盛爱憎分明。

高公公表面上没有偏心哪位皇子,一直不参与漩涡之中。但对时局看的很通透,并在有意无意间帮助了景琰。包括在景琰和夏江对峙,皇后翻出敬妃私设灵位时,高公公一句轻飘飘的,「您是说,敬妃母子今日犯冲」,直接让皇上更加坚定了事情没那么简单。

高公公完全是自保般的处事,又敏锐的选择了景琰的政治眼光。

苏培盛对甄嬛好,对甄嬛帮的人好,不仅仅因为崔槿汐的关系,更因为他们对苏公公的尊重。而不尊重苏培盛的,像安陵容被封为鹂妃时,助攻甄嬛,「奴才听说黄鹂多子」,又让雀鸟司送去50字黄鹂鸟恶心安陵容,终于在安陵容被抄家时,对她说到「阉人也是人」。

苏培盛爱恨分明,但也容易在宫中树敌。

这两种处事也是因为他两的性格不同造成的,如果要说谁的更高明一下,我觉得是高湛吧。毕竟皇宫险恶,谁也不得罪,谁也不拉拢,活的最安全。


每一个宫斗的地方,就有太监,而每一个太监要想留在主子身边,都需要有非常强的综合能力。

尤其是作为皇上身边的太监,否则的话,他有几个脑袋够砍呢?

《琅琊榜》里的高湛,人如其姓,的的确确是个高人。摸得准梁帝心中所想,看得明朝局,通透!

《甄嬛传》里的苏培盛,也是陪伴圣驾的高手。他不仅要伺候好皇上,还要在后宫嫔妃的争斗中,看清形式。

高湛智商高,情商更高,看重大立场

高湛智商很高,很多事情一看就明白。

比如,当誉王和太子在朝堂上为了一个尚书之位斗得如火如荼的时候,靖王去面圣。

靖王看似无所谓的与梁帝说著话,却就在这无意间,就让梁帝定了蔡荃做刑部尚书。

梁帝还笑话靖王,不懂朝政。可那个时候,高湛看了一眼靖王。

那一眼,很有意味。当然,这一眼足够表明高湛已经知道靖王参与了夺嫡。

所以,后期的时候相助靖王。

高湛不仅智商高,而且情商也很高。

武英殿上,夏江和誉王联合起来,想要打压靖王。

夏江说赤焰军卫峥被劫走了,是靖王所为。靖王不承认。

后宫里,皇后对静妃娘娘出手,说静妃娘娘违背宫里规矩。在宫中为罪人林乐瑶私设牌位,要重处。

其实,这个牌位正是梁帝让静妃设置的。当梁帝到芷萝宫,看见了地上的牌位时,心中已然有数。

所以无论皇后怎么说,梁帝都不会重处的。最终气得皇后在离开芷萝宫的时候,眼泪都在眼眶里打转。

从芷萝宫出去以后,梁帝在路上问高湛,有没有觉得今天的事情太巧了?武英殿上审问景琰,后宫里皇后就对静妃出手了。

高湛楞了一下说,难道静妃和靖王今天命里犯冲?

皇上赶紧呸呸呸,然后转身走。高湛哎,哎,哎的跟上去。

这一句命里犯冲,并不是为誉王开脱了,而是让梁帝更加明白,这事儿是夏江与誉王窜谋。

回到武英殿,梁帝就让靖王起来回话了。高湛如果直接说审问靖王和静妃是被人设计的,很不好,但是梁帝问了,不能不说。

一句话,帮助了靖王,也是适合他身份的话。

因此,高湛是一个智商高,情商也高的人。非常厉害!

苏培盛最懂皇上心思,恩怨分明

《甄嬛传》苏培盛自幼陪在皇上身边,最懂皇上心思。

当苏培盛和崔槿汐的事情被翻开,苏培盛被抓到了慎刑司服役。

皇上身边伺候的人,是完全没有办法把皇上伺候好的。

皇上喝的茶,要八分凉。烫了不行,冷了也不行。伺候的奴才端过去的茶,不是烫了,就是凉了。

看,就这么个小事情,其他人也服侍不好,更别说其他的了。

所以说苏培盛最懂皇上心思,但是他也是个恩怨分明的人。

甄嬛与苏培盛,不仅仅是因为甄嬛任何时候对苏培盛都很客气,也是因为他与崔槿汐的事被发现以后,甄嬛身怀六甲,还为了他们四处奔波。

后来又为他求得恩典,把崔槿汐赐给他做妻子。因此,后来苏培盛才帮助甄嬛,如果没有苏培盛的帮助,甄嬛再有能耐,恐怕不容易复仇成功。

再比如,面对祺嫔和安陵容两个人,苏培盛也是会报仇的。

这两人对苏培盛是非常看不起。祺嫔去求情,是苏培盛叫人拖下去,乱棍打死的!

安陵容晋升妃子时,苏培盛用50只黄鹂鸟为她贺喜。这哪里是贺喜,明明就是嘲笑和讽刺。

所以,苏培盛懂皇上心思,也是个恩怨分明的人。

当然,也是因为他懂皇上,才能帮助甄嬛回宫。回宫以后,也是他的帮助,才让甄嬛更容易成功。

两人都是高人,不分上下

如此说来,高湛和苏培盛都是高人,不分上下。

这样的话,也就分辨不出来他们谁更厉害了。

靖王上位,离不开梅长苏的筹划,也离不开高湛的相助。

很多次,高湛都是在关键时刻,帮助了靖王。

比如,梁帝想要毒死梅长苏,高湛端来酒的时候,就刻意说出来了哪一杯是梁帝的,哪一杯是苏先生的。

说完以后,梁帝狠狠地瞪了他一眼,那个表情,简直亮了!

一副无辜、犯错,但是又无法挽回的样子,演技炸裂!

因为高湛的一句话,才免了梅长苏的死。靖王要夺嫡,需要梅长苏这样的人!

既然他能看出靖王参与夺嫡,也早就猜到了梅长苏的身份不是那么简单吧!

甄嬛能回宫,能收拾了安陵容,祺嫔,皇后等人,苏培盛功不可没。

且不说苏培盛帮助甄嬛了解信息,就说当时甄嬛回宫,主要靠苏培盛。

甄嬛在甘露寺修行,是废妃!父亲病重宁古塔,肚子里怀著果郡王的孩子,而果郡王又下落不明。

甄嬛要回宫,沈眉庄助攻是一回事,主要靠苏培盛的安排。

他一步一步的引导皇上,让他同意去甘露寺。这个结果,苏培盛是费尽心思,也懂皇上的意思才行的。

于是,皇上与甄嬛在凌云峰一聚,才有了回宫的可能。

如果甄嬛不能回宫,那么她如何谋划?如何救父亲出宁古塔?又如何复仇?

所以,苏培盛也是相当厉害的。

另外是剧情也不同,所以对这两个角色的要求本来也不一样。

但是有一点是一样的,他们的演技都非常好!用实力演绎了角色,塑造了两个非常经典的角色。


都是厉害人物,不分高下


高湛,属于看透了老头


感觉高湛吧,他隐藏的更深,摸不清楚他到底站哪边。苏培盛特别是后面,站队太明显了。


这,这,这,想了半天感觉,难分高下,都太厉害了。


喜欢苏培盛,演技一流。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