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國民轎車”一汽夏利轉道新能源,北汽新能源藉殼SST前鋒獲批!A股汽車行業全麵換“新”提速)

新能源汽車是近年來的熱門概念,但對於傳統車企而言,以往在轉道賽跑上的動力並不是那麼強。

2018年,汽車行業的“新能源”味道變濃瞭——從一汽夏利更換産品綫,到吉利錶態要摘帽“傳統車企”,再到北汽新能源通過重組登陸A股之路更近一程。A股的汽車行業畫風已全麵啓動換“新”模式。

轉型不及時巨虧,一汽夏利轉道新能源

在目前的新能源汽車賽道上,除瞭汽車銷量排名靠前的比亞迪、北汽新能源,今年迎來瞭一大波傳統車企在紛紛轉場。

近日最令人矚目的是一汽夏利。這個締造瞭國民轎車的堪稱元老級的汽車企業,曾是傳統汽車鼎盛時期的標誌。

曾經的夏利,連續18年占據銷量冠軍寶座,稱的上是“國民轎車”的鼻祖。2000年前後,夏利在齣租車市場的份額高達40%左右,在北京更是高達70%。2004年,夏利品牌宣布瞭100萬輛汽車的下綫。很多人對轎車的瞭解就是從夏利開始的。

一汽夏利轉道新能源 北汽新能源藉殼SST前鋒獲批

但“國民轎車”如今巨虧,國民車成瞭“拖纍”。

2017年年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4.51億元,同比下降28.34%,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6.41億元,虧損嚴重。一汽夏利資産總額為49億元,同時負債總額為48.1億元,淨資産僅有8831.2萬元,資産負債率高達98.2%。

4月27日晚間,一汽夏利一季報發布。2018年1-3月,一汽夏利實現營業收入3.75億元,同比增長7.22%;淨利潤為-2.23億元,同比增長16.11%,較去年同期虧損額減少約4200萬元。

一汽夏利轉道新能源 北汽新能源藉殼SST前鋒獲批

一汽夏利針對深交所的《年報問詢函》的迴復中錶示,業績虧損的原因是對國內汽車市場認識和前瞻研究不夠,自身産品開發、營銷能力和意識、品牌塑造能力不強等問題,導緻近年來,在經濟性轎車市場快速萎縮的背景下,公司産品升級和結構調整的步伐未能跟上汽車市場消費升級快速變化的需求,公司産銷規模、盈利能力均齣現較大幅度下降,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主營業務利潤處於虧損的狀態。

在2018年,一汽夏利也將很大的希望寄托在瞭新能源身上:

據其在公告中錶態稱,一季度老牌産品結構調整尚未完成,現産品的産銷規模低,盈利能力較弱。2018年3月11日,公司全新設計、配置智能網聯係統的駿派A50三廂轎車已投放市場,駿派CX65跨界車以及A-SUV産品也將在年內投放,屆時公司産品綫將得到很大豐富,預計産銷規模也將得到提升。

車企紛紛錶態摘帽“傳統車企”

比起一汽夏利的帶有“迫於市場壓力”的意味的轉道,其他車企的布局顯然走的更早。例如車企龍頭上汽早已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汽車、移動齣行服務等核心技術關鍵領域進行瞭全麵布局,更率先將産業鏈布局延伸至電池等領域。

4月28日,上汽集團乘用車寜德基地項目建設動員大會28日在福建寜德市舉行。根據計劃,將於2019年10月正式投産,主要布局車型為榮威、名爵等品牌新能源和傳統能源乘用車。寜德基地占地麵積約2200畝,總投資50億元人民幣左右。上汽集團董事長陳虹錶示,該項目的定位是建設成為上汽集團服務東南沿海、輻射東南亞周邊市場的重要整車基地。

吉利汽車高管近日錶示,要摘掉“傳統車企”的帽子,加快新能源汽車發展和互聯網技術應用,以創新驅動發展,實現從製造到創造的轉變,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互聯網和新能源企業。吉利早在2015年就提齣,2020年新能源産品占比達到90%。

廣汽集團也在新能源汽車上進一步發力。近日廣汽新能源高管錶示,今年,廣汽新能源將確保實現1.5萬輛的銷量。未來廣汽新能源計劃每年推齣至少兩款純電動産品,並錶示“廣汽新能源明年開始,每年以不低於兩款車型的速度推齣新産品。”此外,廣汽與閤作夥伴投資450億元打造的廣汽智聯新能源汽車産業園也將於今年年底竣工,2019年開始投産。

新能源汽車整車第一股進場加速

4月27日晚,SST前鋒發布公告稱,公司重大資産重組事項獲得中國證監會並購重組委審核通過。

具體重組方案內容是:SST前鋒置齣全部資産和負債,與北汽新能源股份中的等值部分置換,同時發行股份購買剩餘北汽新能源股權,並配套募資不超20億,北汽新能源作價288.5億元;送股及交易完成後,嚮全體股東每10股轉增20股。

此前,北汽新能源曾謀劃獨立上市,但北汽新能源2015年淨利潤虧損1.84億元,2016年淨利潤為1.08億元,首次實現盈利。因此,根據A股上市公司需連續三年實現盈利的規定,北汽新能源需要2016年至2018年連續三年盈利,最早於2019年纔能登陸A股。

因此,藉道重組來登陸A股是個不錯的捷徑。而主營業務為房地産開發和銷售的前鋒股份麵臨著主營業務虧損、是A股市場上僅有的兩傢尚未完成股改的上市公司之一等問題。所以前鋒也急需通過獲取外界幫助來擺脫睏境。此時,北汽新能源藉殼對於前鋒股份來說,無疑是擺脫睏境的最有效方式。

北汽集團董事長徐和誼在2018年北京國際車展上錶示,北汽新能源將於三季度上市,或成為A股新能源汽車第一股。

一汽夏利轉道新能源 北汽新能源藉殼SST前鋒獲批

一汽夏利轉道新能源 北汽新能源藉殼SST前鋒獲批

值得一提的是,證監會對於SST前鋒的重組審核,是有條件通過:

剛過三個月的時間,此項重大資産重組事項獲批,意味著北汽新能源上市已為時不遠。如果成功上市,其將成為國內資本市場新能源整車第一股。

競爭白熱化誰能繼續勝齣?

不過,在一汽夏利轉戰新能源時,有一種觀點認為,在新能源汽車競爭白熱化時,大眾、福特、日産、奔馳、寶馬這五傢跨國公司就要在2025年之前投放141 款新能源汽車車型。此時布局是否為時過晚?

當前,行業補貼呈退坡趨勢,加上國傢不久前宣布,汽車行業外資股比放開限製放開,首先從新能源汽車行業開始落地。雖然從長期來看,這將有利於行業的健康發展,但短期上,外資車企的加入會對一眾已經轉型或者正在轉型的車企造成衝擊。換瞭賽道,誰能跑在前麵,不被時代和市場落下,仍對車企是一種巨大的考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