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導讀 


第五屆中國未來學校大會“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課程創新”主題分論壇上,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基礎教育研究所所長陳如平圍繞“中小學課程改革動向”進行解讀。

陳如平 研究員/博士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基礎教育研究所所長



課程的基本定位



很多人認爲課程是學校的第一要素,我更多的是把課程看作是學校衆多要素中的核心要素。


在我們國家以及教育部的文件當中,對課程有一個非常基本的定義,“課程是國家意志的體現、教育工作的核心,教學活動的依據,以及學生成長成才的重要保障”所以學校的工作,包括課程建設、課程改革,都必須通過“課程”這一重要的環節才能落地。


關於對人的全面發展這一要求,教育方針對於時代新人以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要求,以及我們提出來的中國學生髮展核心素養等等諸多的關於發展的要求,都必須要通過課程這個環節來進行落實。此外,隨着社會經濟的發展、時代的發展,衆多的教育內容也必須通過課程這個環節予以落實。



回望原點



2001年6月,教育部頒佈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這個綱要,大家可能認爲時間已久,記憶慢慢淡化,但是今天我站在這裏談中小學課程改革動向時,還是要提醒各位注意一定要“迴歸原點”。


今天早上我還專門看了一下這個文件,有一個非常明確的,寫在整個綱要有一段話:“大力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調整和改革基礎教育的課程體系結構內容,構建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新的教育課程體系。新的課程體系涵蓋幼兒教育、義務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


這段文字非常精煉,給十多年來整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框定了一個大的範圍,也明確了它的方向、具體改革的一些內容。我們今天的主題或者回顧國家課程改革這十多年來走過的歷程,以及面向未來談談將來還可能會出現的課程改革的一些新動向,我想都需要從這個原點來認真的進行檢討、反思、設計。



解讀“兩個體系”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從2001年啓動試點,2004年學校延伸,2010年總結推進,2011年初步完善,義務段課標修訂,實驗其結束,2014年綜合深化“五個統籌”,去年開始我們對高中的目標以及相關教材又作了修訂。在這些過程當中,其實我說我們有很多的收穫,也取得了很多的成就,也總結了不少經驗,但與此同時也有諸多的經驗教訓,據此來提出下一步發展的要求。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進程示意圖


今年的9月10號,全國教育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又給我們教育的發展、教育的改革提出了一些新的任務、新的要求,對於課程改革下一步怎麼走同樣也提出了一些要求。尤其是他提出的兩個體系的命題。


總書記講話中明確指出,“努力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養體系。”“學科體系、教學體系、教材體系、管理體系要圍繞立德樹人這個目標來設計,教師要圍繞這個目標來學,學生要圍繞這個目標來學。”“凡是不利於實現這個目標的做法都要堅決改過來。”“兩個體系”建設要求,落到學校層面最關鍵的就是課程體系的設計與實施。


其實這“兩個體系”的要求,我個人體會他談了三個方面的要求:


一是課改要有一個特定的目標。即圍繞着立德樹人來展開,這是課改的基本需要,也是課改要達成的最終目標。


二是課改的推進,不只是碎片化點狀式的推進方法,更多要強調體系的建設,在這個體系建設中既有內容,又有我們的手段方式,當然還有評價以及管理的問題。


三是我們要圍繞着立德樹人,凡是不利於落實立德樹人的種種問題、種種矛盾、種種困難都要堅決予以改正。我想這“兩個體系”的要求最爲關鍵的,我個人理解落到學校層面,關鍵就在於學校課程的體系設計和實施的問題。



學校課程建設中的突出問題



我們在研究當中發現,學校課程建設還存在諸多突出的問題,這些問題的解決言下之意也就意味着課改繼續往前走,由此呈現出一些新的趨勢、新的動向。


第一個問題,缺乏價值引領。沒有充分反映學校的文化傳統,與辦學理念和育人目標脫節,與“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相差甚遠,課程改革“爲了誰”語焉不詳。一直在實踐當中出現了爲課程而課程,爲特色課程而去追求特色,而忽略了課程建設本身的價值、目的和意義。


第二個突出問題,缺乏體系構建。碎片化、點狀式的現象比較嚴重。國家、地方和校本三級課程之間在推進過程中缺乏內在的聯繫,其邏輯關係也不是很清晰。許多學校追求校本課程開發就只追求數量,而忽略了整體的架構,尤其忽略了圍繞着學校的辦學理念和目標,缺乏一個整體的架構。


第三個突出問題,缺乏課程整合。學科化的傾向過於突出。《綱要》提出的“改變課程結構過於強調學科本位、科目過多和缺乏整合的現狀”,並沒有落實到位。


針對這些問題,我們也做了一些梳理總結,尤其基於學校層面課程改革的一些經驗做法,可以大概描述出這十種課改的動向。


這十個新的動向概括起來其實分爲兩種,一種是物化,一種是虛化


所謂物化,即在課程的實體化、課程的激勵化,課程的物理化上做文章更多。作爲虛化而言主要在課程的方式、課程具體實施的形態上做一些文章。



中小學課改的10個新動向



1、課程的體系化


這主要是針對課程的碎片化、課程的點狀式、分散式的做法提出來的。


課程體系,即學校課程按照門類、層次順序排列形成的整體結構,是課程教學內容和進程的總和。從其意義上來看,課程體系是否合理、是否科學直接關係到培養人才的質量問題。


課程體系化當中尤其要注意價值取向的問題,我們要有高位的價值來引領整個課程體系建設,我們要把此作爲整個課程體系建設的一個關鍵問題。我們應始終把“立德樹人”作爲課程體系建設的出發者和落腳點。站在“整體育人”的高度來構建學校課程體系。


在實踐當中,我們也逐漸總結了學校課程體系設計的“三化”路徑,便於學校做簡便易行、行之有效的操作。


學校課程體系設計的“三化”路徑


第一化是教育內容“課程化”,試圖把適合學生的學習生活、成長交往的各方面內容按照課程的要素、按照課程的規則,按照課程所形成的步驟程序變爲課程。


第二,要把核心素養“校本化”。這要求將國家的教育方針中對人的要求,素質教育中提出來的三個重點培養內容,以及核心素養裏所涵蓋的內容,據此來設計學校各自的育人目標。根據這個育人目標再確定課程的內容和目標,來設計整個課程體系。


第三,即課程結構“體系化”


在實踐當中,我們設計了學校課程體系的步驟。


學校課程體系的設計步驟


整個步驟實際上分爲兩塊,一塊要提煉總結學校的育人目標,一塊是學校的課程體系本體。


在體系當中要考慮到課程的目標、課程的內容結構、課程設置以及具體實施的途徑等等。在整個課程的流程過程中,同時還要考慮到課程的管理問題以及課程的目標問題,在學校圍繞着育人目標設計來完成學校的上層建築、意識形態,然後將育人目標轉化爲課程目標,又圍繞着課程目標來做相關的課程內容設計、結構體系設計,通過這兩項工作來完成學校課程體系的總體設計。


2、課程的綜合化。


課程的綜合化是響應2001年的《基礎教育改革綱要》裏面對於課程結構的一些問題。《綱要》提出,改變課程結構過於強調學科本位、科目過多和缺乏整合的現狀,整體設置九年一貫的課程門類和課時比例,並設置總和課程,以適應不用的確和學生髮展的需求,體現課程結構的均衡性、綜合性和選擇性。


《綱要》裏同時還談到了迄今爲止我們依然在遵循的基本原則,即“小學階段以綜合課程爲主。初中階段設置分科與綜合相結合的課程。積極倡導各地選擇綜合課程。高中以分科課程爲主。”在這個框架中,橫跨着小學、初中、高中,同時也呈現出課程綜合化的總體思路。


課程綜合化,就是強調各個學科領域之間的聯繫和一致性,避免過早地過分地強調各個領域的區別和界限,從而防止各個領域之間彼此鼓勵、相互重複或脫節的隔離狀態的一種課程設計思想和原則。


3、跨學科整合


在這裏我要特別強調,多學科不是跨學科。所以在跨學科整合當中都是有一些特定的內涵、特定的規則和特定的要求。


跨學科要以現實問題的研究和解決爲依託;跨學科要以學科爲依託,但要超單學科研究的視野,關注複雜問題或課題的全面認識與解決;跨學科要有明確的、整合的研究方法與思維模式;跨學科還旨在推動新認知、新產品的出現,鼓勵在跨學科基礎上完成創新與創造。


美國國家科學院專門指出:不是僅僅把兩門學科黏在一起創造一個新產品,而是思想和方法的整合、綜合,那就是真正的跨學科


例如STEM課程,並不是把幾個學科粘在一起就叫STEM了,其中有個很核心的思想——“工程意識”,利用現有學科知識解決一些綜合問題,這是STEM的核心要素所在。我想在我們的課程推進過程中,對於一些創新學科的內在東西還在做進一步的探討。


在實踐過程中,有些學校推進跨學科教研活動,即不同學科、不同年級的教師組成大小不一的靈活的教學研究組,形成新的夥伴關係,圍繞某一特定的教學主題進行集體備課、聽課和課後反思研究。


跨學科教研活動中,各學科教師不再是涇渭分明,而是相互融合,在對話和交流中提高發現、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4、跨領域/跨界學習


我想這也是一個非常嶄新和全新的學習思路,這涉及到跨行業、跨領域、跨文化,甚至跨時空。


具有這種擴張眼界、激發靈感、挖掘潛力、提高能力的特徵,當然跨界學習更多的強調我們根據學習主題,整合學習資源,採用多種學習方式,以求達到最佳學習效果。


5、項目化學習


對於這個話題想必大家也是非常熟悉,我就不再展開,簡單提一點。


學科項目化學習的兩類任務:一是基於課程標準中的關鍵能力或概念,二是向創造性、批判性思維、探究與問題解決、合作等重要的跨學科素養。


6、學科課程基地化


尤其在江蘇省,全省在高中領域設置了諸多的高中學科基地,來落實“物化課程”或者“課程物化”的課改理念。


基地建設旨在充分發揮各學校的學科優勢,圍繞建設科學合理的課程體系、規範高效地開展課程教學、打造引領課程教學改革的品牌學科。


7、功能教室主題化


實踐當中大家推崇功能教室主題化,即按教育主題或學科主題,確定功能教室的定位,並圍繞主題佈置設計和配置相關設施設備。甚至把老師做成工作室來推進,這也是比較實體化的做法。


8、學習空間場館化


原來單一的教室是教室、功能室是功能室,這種單一的功能而凸顯學習的功能。將學校中任何一個角落、任何一個環境學習化,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做法。


比如北京朝陽第二實驗小學就提出了“五館課程”,用了五個大連廊來設置博物館課程、藝術館課程、科技館課程、圖書館課程、體育館課程,但同時又是按照課程的計劃逐步落實的。


9、特色課程博物館化



如北京的十一學校,把校史館升格爲博物館,將突出學生的活動主題,將研究、典藏、陳列、展出等各種要素結合在一起,來發揮綜合育人、實踐育人的效果。


還有成都萬春小學,建立了剪紙博物館,將這些年來所形成的各方面特徵資源結合起來,利用了現有空間資料博物館化,這個效果也是非常明顯的。


北京十一學校


10、校長課程鄉土化



利用本土的歷史、文化、風光、民俗、政治、經濟、地貌等作爲課程資源,來設計開發、推進校本課程實施。


這些課程資源表現爲淺顯易懂、浮於表面,並不是高深末錯、捉摸不定,呈現靈活的鄉土氣息,同時爲彰顯課程特色文化提供了非常好的平臺。


來源:中國未來學校實驗室




  ▼ 更多精彩,盡在白丁智庫 
   


白丁智庫,解決實際問題!





白丁會客廳




白丁鴻儒會① | “學校消亡論”只是譁衆取寵嗎?

白丁鴻儒會② | 未來學習將是全時空的、泛在的

白丁鴻儒會③ | “名校熱”背後的全民焦慮症

白丁鴻儒會④ | 高考改革,越改越彷徨?

白丁鴻儒會⑤ | 除了知識,我們還能教會孩子什麼?

白丁鴻儒會⑥ | 家長最不願接受的事實,就是孩子是個普通人

白丁鴻儒會⑦ | 教育公平與拔尖人才培養矛盾嗎


精選原創




陸雲泉:教育3.0,讓“學習”從你的全世界路過

國家督學張力:面向2035,中國教育現代化開啓新徵程

王曉燕:“研學旅行”不是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劉希婭:這纔是學校最真實的教育質量體現

陳如平:未來教育的價值離不開三大要素


更多精彩




美國頂尖大學如何保證本科教育質量?招生只是第一步

一位民辦校校長眼中的教育:體制內問題都有共識,體制外則亂象叢生

項賢明:不想被人工智能超越,關鍵在於能否自我超越

清華教育專家石中英:打造星級學校勿破壞教育生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