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的藝術手法便是賦、比、興三種手法,開啟了我國古代詩歌創作的基本手法。賦,就是平鋪直敘,既詩人把思想感情及其有關的事物平鋪直敘地表達出來。比就是比方,以彼物比此物,詩人有本事或情感,借一個事物來做比喻。興則是觸物興詞,客觀事物觸發了詩人的情感,引起詩人歌唱,所以大多在詩的發端。賦、比、興三種手法,往往是交相使用的,並不是獨立存在。我們可以看到,賦是一種基本分藝術手法,賦中用比,或者起興後再用賦,在《詩經》中是很常見的。賦是敘事描寫,議論抒情,而比和興都是為表達本事和抒發情感服務的。

《詩經》中的比運用廣泛,比如《碩鼠》《鶴鳴》等,以物喻人,諷刺或者讚美。最多比的用法是在《衛風·碩人》中,「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把莊姜之美描寫的活靈活現。《詩經》中大量用比,表明詩人具有豐富的聯想和想像,能夠以具體形象的詩歌語言來表達思想感情,再現異彩紛呈的物像。

《詩經》中「興」的情況比較複雜。有的只是在開頭起調節韻律、喚起情緒的作用,興句與下文在內容上的聯繫並不明顯。如《鴛鴦》和《白華》的興句是一樣的。「鴛鴦在梁,戢其左翼,君子萬年,宜其遐福。」「鴛鴦在梁,戢其左翼,之子無良,二三其德。」《詩經》中更多的興句,與下文有著委婉隱約的內在聯繫。或烘托氣氛,或象徵主旨,構成詩歌藝術境界不可或缺的部分,《野有蔓草》《桃夭》就是這樣的興句。這樣的興句有暗示作用,含有寓意、引起聯想的畫面。比和興都是以間接的形象表達感情的形式,後世往往比興合稱,用來指《詩經》中通過聯想、想像寄寓思想感情於形象之中的創作手法。

除賦比興外,《詩經》的句式以四言為主,並且很多詩篇有重章,比如《蒹葭》就是,這樣的復沓結構,來表現動作的進程或情感的變化,在意義表達和修辭上有很好的效果。押韻方式也多樣,常見的是一章一個韻部,句句押韻,隔句押韻,韻腳在偶句上,還有換韻的手法這也是我國後世詩歌最常見的押韻手法。《詩經》中甚至有極少無韻之作。

《詩經》它哺育了我們一代又一代的詩人。《詩經》中多為抒情言志之作,此後,我國詩歌也多為抒情詩。同時,《詩經》關注現實的熱情、強烈的政治和道德意識、真誠積極的人生態度,被後人概括為「風雅」精神,直接影響了後世詩人的創作。

所以說《詩經》一直受到歷代讀書人的尊崇,經歷兩千多年已成為一種文化基因,融入華夏文明的血液.《詩經》對我國兩千年來的文學發展產生了深廣的影響,是中華民族文學寶庫中詩、史經典,也是世界文學發展史上最優秀的經典文學……。


《詩經》寫實,風雅頌,賦比興,直接影響了中國文學的發展。也是周人史詩。

著重於現實生活的民風,對真善美,假惡醜的表白,源於現實批判的詩歌,植入文史之靈魂。孔子十分重視《詩經》,不學詩,無以言。

"關睢"開篇動人心絃,勞動之美,淑女之質,君子之器。引領風騷千萬年。

"在水一方,有位佳人"山水情緣,詩意人生,愛情之美,如夢如幻。

"知我者,謂我心憂",憂患意識激勵仁人志土。發出"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的高歌,引領公平正義,為人民服務的精神。

文學源於生活。對現實生活的批判,覺醒纔是文學之目的。

不讀《詩經》不懂文學。


中國詩歌真正始於《詩經》時代。在文學史上被儒家奉為經典,是立言、立行的標準。

《詩經》內容豐富,反映了勞動與愛情、戰爭與徭役、壓迫與反抗、風俗與婚姻、祭祖與宴會,甚至天象、地理、地貌、動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會生活的一面鏡子。

《詩經》的社會功用(包括士大夫與朝廷統治者)利用它來宣揚和實行修身養性、治國經邦。

孔子十分重視《詩經》認為「不學詩,無以言」。《詩經》「風雅頌」、「賦比興」,直接影響了中國文學的發展。

《關雎》中國文學歷史的開篇之作。是一首「樂而不淫,哀而不傷」的民間情歌。把《關雎》用在婚禮上,從「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唱到「琴瑟友之」,「鐘鼓樂之」,也是喜氣洋洋,兼說體貌之美和德行之善。歌頌的是一種感情剋制、行為謹慎、以婚姻和諧為目標的愛情。

《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華」。美麗的女子似嫩嫩的桃枝,鮮艷的桃花。

《擊鼓》「執子之手,與子偕老」。讓我握住你的手,同生共死上戰場。

《蒹葭》「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早晨的薄霧籠罩著一切,晶瑩的露珠已凝成冰霸。一位羞澀的少女緩緩而行。

波蘭、捷克、羅馬尼亞、匈牙利也都有《詩經》譯本。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巴次大陸都正在傳播《詩經》。越南社會科學院列《詩經》越文全譯為國家項目,蒙古文全譯也即將完成。《詩經》正以凣十種語文在世界傳播,在各國的《世界文學史》教科書上都有評介《詩經》的章節。詩經學是世界漢學的熱點。

歡迎留言討論!


《詩經》是中國古代詩歌的開端,來自於民間,有孔子編訂,是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涵蓋了從西周到春秋中葉的民間風俗,政治經濟,統治階級的內涵。先秦時期稱為《詩三百》,到了西漢時期尊為儒家經典。

他開創了中國現實主義文學的里程碑。多以重章疊句的形式出現,曲韻優美,不加修飾,適合民間傳唱。

現代社會在學習中多以教本形式教閱,重在瞭解古代文學修辭手法,瞭解當時社會背景,人文風貌……


《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是現實主義詩歌的源頭,直接開啟漢樂府詩歌、唐代新樂府運動,對唐代現實主義詩歌巨人杜甫的詩風有直接影響。《詩經》歷來備受重視。孔子曾編訂、修改《詩經》,後來漢武帝將其與《尚書》、《禮記》、《周易》、《春秋》合稱「五經」,作為儒家經典著作。司馬遷在《報任安書》中說:「《詩》三百篇,大抵賢聖發憤之所為作也。」而《毛詩大序》中把「風雅頌」與「賦比興」合稱「六義」。其實前三者指的是詩的分類;後三者賦、比、興指的是詩的表現手法。


《詩經》是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反映從西周到春秋中期政治、經濟、社會等多方面的風貌,在文學史上有著極高的地位和深遠的影響。

《詩經》 開創了現實主義的詩歌傳統 。

《詩經》對勞動、打獵、婚嫁、祭祀、徭役等真實的生活進行了具體的描寫,抒發作者的真情實感。這種以事實為基礎的寫真作風對後世文學影響深遠,從漢樂府民歌直至現代詩詞都繼承發展了現實主義傳統,湧現了一大批傑出的現實主義詩人和作品。

《詩經》賦比興的手法為後世廣泛應用,並形成了我國詩歌含蓄、蘊藉的民族特色。

賦是直接敘事,興是由彼物轉此物,《詩經》常以景物起興,再引出要表達的主題,情景交融,意境十分優美。《詩經》還採用了大量的比喻,如「手如柔荑,膚如凝脂」,「有女同車,顏如舜華」 , 「一日不見,如三秋兮」,建築「如鳥斯革,如翬斯飛」……比喻新穎獨特、生動傳神。

賦比興手法的運用為後世文人提供了很好的借鑒,如《楚辭》的託物言志,唐宋詩詞的寓情於物,以及其它作品的諷諭手法,無一不是從詩經中學習,繼承、發展而來。

《詩經》除少數篇章敘事外,基本都是抒情詩,《詩經》為中國詩歌奠定了抒情為主的發展方向。比興手法的應用,使抒情委婉細膩、曲折動人,從而形成了中國詩歌特有的內涵和韻味。

《詩經》語言生動、優美、精鍊,是後世學習的典範。

《詩經》除了運用賦比興手法外,還應用對仗、排比、疊詞、雙聲詞、對比、反覆多種表現手法,使詩歌的詞句工整、音調優美、形象逼真、感情真摯,達到絕佳的藝術效果。 《詩經》辭彙豐富,以簡練的四言體為主,節奏和諧,韻律鏗鏘,因而《詩經》語言十分形象準確、韻律優美。

《詩經》是中華先賢和無數民眾智慧的結晶,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精髓,是後世爭相學習模仿的詩歌典範。

先秦諸子常引用詩經中的句子,進行說理論證,漢代《詩經》被列為的必讀五經之一,直至現代也是我們國人學習的經典。古今的多少文人學士已經將《詩經》融會貫通,並運用到文學作品中去,因此很多文學作品中,我們處處可見《詩經》的靚麗身影。

《詩經》的風雅精神引領後人形成正確的人生觀。

《詩經》高度關注現實,關心政治,抨擊時弊,憂國憂民。《詩經》的這種風雅精神引導後人形成正確、健康的人生觀,形成良好的審美觀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這是我們每個中國人應該領會、學習並實行的。

《詩經》在我國古代詩歌取得了極高的藝術成就,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努力語學習國學經典,感悟經典,從經典獲得薰陶、汲取強大的精神力量。


《詩經》是中華三代以來收集的詩歌集,詩歌多達幾千首。由於孔子對上古時期的比如說部落圖騰如獅身人面、人身牛面、蛇身人面等等誤認為是「怪力亂神」,於是在整理先秦詩歌、史料時,進行了大量裁剪刪除,將《詩經》三千首,刪減到《詩經》三百首……在今天看來,這是多麼的不可估量的損失與遺憾……後來司馬遷寫《史記》,也秉承孔子歷史觀,把上中古中華歷史當成了「怪力亂神」視為神話,這是一種由於歷史侷限無心的歷史虛無……這當然是更為值得遺憾……


孔子的《詩經》是我國古代文學鉅作其中之一,也是我國史上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創作於春秋中期,《詩經》反映出了古代社會的政治、經濟,社會風俗等面貌,反應出來自於社會底層的現狀。

《詩經》採用立體化的展現方式,描述了三千年前的我國社會的一種狀態,明主階級關係、愛情婚姻,還有生產勞動,歷史事件、禮儀習俗等具體描述,從多個角度、多個層次展示了我國古代社會生活的場景畫面,通過對《詩經》的賞析,我們既可以瞭解古代社會的生存環境,又可以更真實的瞭解民俗風情。 正是從多個角度的描寫手法,所以奠定了《詩經》在古代乃至文學界的地位,在我國古老的文學歷史長河中,以真情流露的描述來記錄古代的現狀,說明瞭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通過真實的事件記載為基礎,彙集成我國的文化精髓,再加上《詩經》的風格平易質樸,所以《詩經》表現出熱情、積極的人生態度。 《詩經》的誕生直接影響了後代詩人的創作,所以說《詩經》在文學史上有著崇高的地位,以及深遠的影響,熟讀《詩經》教育一代又一代後人,詩歌中主人公有著鮮明的形象特點,這些詩通過感情的傾訴,讓人感受到其個性。

詩經,在中國文學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和深遠的影響,奠定了我國詩歌的優良傳統,哺育了一代又一代詩人,我國詩歌藝術的民族特色由此產生。  

詩經表現出的關注生活的熱情、強烈的政治和道德意識、真誠積極的人生態度,被後人歌贊傳頌,甚至直接影響了後世詩人的創作。

可以說,沒有詩經,我國的詩人至少會延遲數百年才會產生,詩經記錄並證明瞭我國人民很早就擁有了高水平的文化。

  


《詩經》是我國文學史上第一部詩歌總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約五百多年的詩歌作品三百零五篇。《詩經》成書的時間,大約在春秋後期。這部詩集是周王朝命其樂師把那些由各國樂師蒐集、經諸侯進獻、彙集到王朝的詩歌和王朝的公卿列士、巫史等專職人員製作的詩歌,加以整理、編纂而成的。從《詩經》用韻的規律和語言形式的統一來看,可以推斷,這些詩篇曾經過後人整理、編訂過。有人認為《詩經》三百篇是孔子最後刪訂而成,這無據可考,並不可信。

《詩經》分《風》《雅》《頌》三部分,都是由於所用音樂的不同而得名的。「風」是地方樂曲的統稱,共一百六十篇。通常所說的《詩經》中的民歌絕大部分在這裡面。「雅」借作「夏」,周人把西周王朝直接統治的區域叫做「夏」,其樂歌稱為「夏聲」。周王朝把夏聲看作是正聲,因「雅」有「正」意,所以把「夏聲」作品稱為「雅」,共一百零五篇,多數出於士大夫之手。「頌」主要是用於宗廟祭祀的舞曲,共四十篇。

《詩經》的主要藝術特色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現實主義的創作方法。《詩經》的作品多方面地描寫了現實生活,表現了不同階級和階層在現實生活中的感受,真實地反映了現實事物。二是賦、比、興的表現手法。《詩經》運用的賦比興表現手法,樸素、鮮明、貼切、形象,獲得了顯著的藝術效果。三是獨特的結構形式。《詩經》中的詩篇在結構形式上,多數是四字一句,隔句押韻,讀來韻律感強,郎朗上口;同時又常常根據所表達的思想內容而衝破四言的定格,採用參差錯落的形式,增強其表現力;還有章節上的復迭,通過反覆詠唱,增強其音樂性與節奏感。

《詩經》是我國文學光輝的起點,在我國乃至在世界文學史上都佔有很高的地位。它對後世文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詩經》的現實主義創作方法給後世的作家樹立了楷模,啟發和推動詩人、作家去關心國家命運和人民的痛苦,把反映現實作為創作的出發點。自楚辭、漢樂府民歌以下歷代進步文人的優秀詩作和歷代勞動人民的優秀民歌,都深刻地體現了《詩經》的現實主義精神。《詩經》中比、興的表現手法,在我國古典詩歌創作中一直被繼承、發展著。此外,《詩經》民歌重迭反覆的形式,準確、形象、優美的語言,都被後世詩人作家大量吸取運用。可以說《詩經》既為我國古典現實主義詩歌奠定了基礎,又以豐富的文學藝術滋養和哺育了歷代文學家,在我國文學史上具有深遠的影響和舉足輕重的地位。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