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者相距达7年!

沙田水泉澳邨2年前入伙,惟东华三院水泉澳小学,永久校舍到2022年始会落成,两者相距达7年。立法会教育界议员叶建源质疑当局规划失当,而新校选址过于偏远,不符合「就近入学」原则。教育局强调,建校项目须考虑多项因素,未必能与公屋入伙时间同步,并指校方日后将加强校巴服务,接送学生。

叶建源(中)批评,新校舍较屋邨入伙严重滞后。

立法会教育事务委员会,周五将审议水泉澳小学新校舍的拨款申请,涉及约3.6亿元。叶建源批评,新校舍较屋邨入伙严重滞后,不少区内学童须跨网至马鞍山返学,而新校舍选址在山顶的水务署配水库,学生徒步上坡约20分钟,「空旷地方要走这么远,横风横雨叫学生怎办?」他坦言新校舍选址不理想,但另觅新址会耽误几年,形容难以推翻,要求教育局与相关部门提供完善配套,并检讨日后建校项目的规划与选址。

教育局回应指,建校计划须考虑多项因素,新校舍启用日期未必与附近新房屋发展项目居民入伙时间同步,强调会探讨如何改善规划机制;强调新校舍有足够空间停泊校巴,并设有其他泊车及上落客位置。学校迁入后,亦积极考虑加强校巴服务,包括安排连接至沙田围站等港铁车站,及水泉澳邨内的公共运输交汇处的路线。同时,运输署亦研究在校外增设专线小巴站,方便学童及教职员。

东华三院指,现时该校200多名学生中,约一半人来自水泉澳邨,校方已筹划迁校后的校车服务实际路线及班次,要视乎当时学生居住地分布及需要而定。同时已与相关政府部门接触,反映家长及学校需要,包括建议改善公共交通设施及行人道路等安排。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