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月刊

    道教二十四治今昔     文/編輯部

 據史籍載,東漢順帝年間,張陵博通五經,潛心研「道」,聞巴蜀地區巫風盛行,民風純樸易於教化,便入川佈道。初居陽平山,並以此據點創「五斗米道」。其教一經建立便迅速發展,「民夷倍向」、「然奉之以為師,弟子至萬戶」。

 五斗米道的戒律要求教徒不能飲酒、食肉、淫盜。教徒必須在一定的時候到治所集會,聽講「科禁威儀」,回家向家人傳逹,共同遵守。

 張陵創立五斗米道時,為了統率教民建立了「二十四治」,這是五斗米道祭神明的地方,也是管理教民的核心機構,同也就是二十四個傳教點,每一「治」還設有「祭酒」等教職人員主持教務。

 「治」是道教用以祀神、修道、傳教以及舉行齋醮等祝禱祈禳儀式的建築物。漢稱「治」。至晉或稱「廬」,或稱「治」,或稱「靖」(又作「靜」)。南北朝時,南朝稱「館」,北朝稱「觀」(個別稱寺)。唐始不復稱「館」,皆以「觀」名之。唐宋以後規模較大者稱「宮」或「觀」,部分主祀民俗神之建築或稱「廟」。

 張天師在「治」所推廣「靖(靜)室」,讓道民在內精思懺悔,讓道民在靖室內修道,便授予道籙,以區別道民的層次。道籙的初衷是戒除道民的情性,用神靈的力量來教化,祛除先天業根,鼓勵他們不斷修道,由凡登仙。道籙還可告戒道民,不可褻瀆神靈,因為道籙上除了道民姓名、道號、師承及道階外,還有諸天曹官屬史佐的名字,道民經過虔誠修鍊,就可請天兵天將,借神靈的力量對付妖魔鬼怪,還可廷年益壽。

 道教初創時,山居修道者多棲深山茅舍或洞穴,建築簡陋。『廣弘明集』卷十二唐釋明概『決對博奕廢佛法僧事並表』謂:「張陵謀漢之晨,方興觀舍。…殺牛祭祀二十四所,置以土壇,戴以草屋,稱二十四治。治館之興,始乎此也。」漢安二年正月七日設立二十四治,分布於益州,遠及長安。

 漢魏時期,朝廷和地方官史等級森嚴,而道教形成於這個時期,它在組織形式上自然而然也摹仿當時政權的基本模式,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最早採用個人集權、地方分治這套手段的是道教創始人之一的張道陵。

 張道陵當時的宗教勢力主要集中在蜀中一帶,他把自己的勢力所及分為二十四治,二十四治又分為上八品治、中八品治和下八品治,每治中設大將軍、祭酒等職。張道陵既然是當時天字第一號的神仙,這些將軍們自然也是神仙了!

 二十四治分上八治、中八治、下八治,應二十四氣。治的設立使道教形成龐大的宗教組織。治的主要活動有「付天倉」及「三會」等。此外還有宣行道法,設廚會授籙等。還教人叩頭首過,罪加三原,有小罪者讓其自隱,只要修路百步,即可補過。

 上治八品:陽賓士、鹿堂山治、鶴鳴山治、漓沅山治、葛王貴山治、更除治、秦中治、眞多治。

 中治八品:昌利治、隸上治、湧泉治、稠禾更治、北賓士、本竹治、蒙秦治、平蓋治。

 下治八品:雲台山治、浕口治、後城治、公慕治、平剛治、平薄山治、玉局治、北邙治。

 「二十四治」的分布為:蜀郡設陽賓士、鹿堂治、鶴鳴治、漓沅山治、葛貴山治、廣漢郡設更除治、秦中治、眞多治、昌利治、錄上治,遂寧郡設湧泉治,犍為郡設稠(禾更)治、北賓士、本竹治、平蓋治、平剛治,越雋郡蒙秦治,巴群設雲台治,漢中郡設盪口治、後城治、公慕治,成都南市左設主薄治、玉局治,東漢都城洛陽設北邙治。以陽賓士(今四川彰縣)、鹿堂治(今四川綿竹縣)、鶴鳴治(今成都市大邑)為傳教中心,陽賓士最大。

 「二十四治」大多分布於今四川省境內和陝南一帶,但其中也有兩「治」的管轄範圍已延伸到了今雲南省的地域內,由此看來,其所轄教民中會有部分雲南人民,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雲及七簽』卷二十八「二十四治」載:「稠「禾更」治,在犍為群新津縣,西去城二十里,治與越雋郡隔河水,前有小山,後有大山,高一千丈,昔伊尹於此山學道。」

 陳國符『道藏源流考』所列『二十四治圖』附註說:「二十四治,除玉局治外,皆在山上。」這也正好印證了張道陵從宗旨上承襲了「神山」說,在組織上又脫不開當時的社會背景。到了道教繁榮的兩晉、南北朝時期,出現了「洞天福地」的概念和內容,而這些內容正是直接導源於張道陵的「二十四治」。

 每個治由「祭酒」主持教務,稱為「都功」。其中以陽平、鹿堂、鶴鳴為最上三治。而陽賓士則為二十四治之首治,「都功」由張天師擔任,因此張天師持「陽賓士都功印」。

 治乃行政概念,並非按地理劃分,例如陽賓士的位置,即隨張天師的遷移而改變。

 陽賓士坐落於群山之中,背靠龍門山脈,面前湔江清流環繞,四周松柏如蓋,山相對如闕,治南的丹景山是絕妙的靜修鍊丹處。這裡環境清幽靜寂,虛幻縹渺,先秦時期已是蜀王祀祠之所,道家尊此地為「蜀王道場」。

 由於陽賓士具有「總本山」、道教「中央教區」的顯位,因此被道眾稱為「祖庭」。『老子變法無極論』說,「二十四治會陽平,凡二十四治,陽賓士為最大者,今道士上章及奏符壓,皆稱陽平,重其本也」。陽賓士都功為天師道道士的最高教職,「陽賓士都功印」為世代天師嗣教的當印。

 陽平觀位於今彭州市新興鎮光輝村,地處該鎮陽平山上,這個因山而名的道觀在中國道教發展史上曾佔據顯赫的地位,居道教二十四治之首,也就是俗稱的「中央教區」,被譽為道教的發祥地之一。

 五斗米道二十四治的治所,在歷史上曾經屢有遷徙。教化青衣羌的平岡治,就是數次遷徙的一個道治。平岡治早期治名靈泉治,始建於盧山之靈泉,此地是青衣羌人的活動中心,隨著青衣羌人東進,平岡治遷移到洪雅境內。此後平岡治又一度東遷,「輿地紀勝」卷一百四十六記載:「平岡化,在夾江縣西十五里,本名平羌山。」最後,平岡治遷徙至新津,『雲芨七簽』卷二十八『二十四治』平岡治註:「山在蜀州新津縣,去成都一百里,劃蜀郡人李阿於此山學道得仙。」

 從平岡治治所的遷徙東移,反映出五斗米道傳教中心逐漸轉移的趨勢。五斗米道的二十四治,在三張五斗米道以後,道治的組織形式已逐漸為宮觀代替。但二十四治舊址的多數宮觀,仍然保持著旺盛的香火,甚至還沿襲二十四治的名稱。

 唐代文獻稱二十四化,是因為避唐高宗李治諱而改,唐末五代道士杜光庭居蜀中時,曾遊歷二十四治的一些道觀,有感而寫下懷念張陵創教業績的詩文。

 靈化二十四,即二十四治。傳為東漢張陵在蜀境創建五斗米道過程中所設立的二十四處道教活動據點或教區,除北邙治在洛陽城北以外,其餘均在四川境內。杜光庭集錄的「二十四化」,包括各化(治)名稱,所配五行,所屬節氣,上應星宿、干支人屬、所在州縣、神仙靈跡等內容。它與「太上三五正一盟威籙」「無上秘要.正一氣治圖」「三洞珠 .張天師二十四治圖」所記的二十四治各項,均有所不同。特別是它記的六十甲子生人分屬分化(治)的資料,為其獨家所有,更為可貴。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