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萧萧暮凉

网路上流行著一个段子,问:为什么在国外的地铁上很多外国人在读书,而中国的地铁上很多中国人在玩手机?答案是:因为中国的地铁上手机信号很好,而国外的地铁上没信号。

这是一个段子,也是事实。有的人听后一笑,有的人会有轻微讶异。

在我读小学的时候(2000年到2010年之间),老师就信誓旦旦的对我们说,中国人是世界上阅读量匮乏的国家之一,外国人甚至在公交车上都会抱著书本读。是的,这是刻板印象。网路上不仅有段子,也有数据。我是一个对大数据不敏感,想追究也不知从何下手的人,但我很清楚数据的力量。一个理解能力差一些的人,或对某一专业或事件没有太多了解的人,很容易被各种不辨真伪的数据牵著鼻子走。而这个中国人和外国人的对比,形成了中国人对外国人的刻板印象之一,也对中国人的文化自信造成了影响。难道中国人真的都是不读书的吗?或者读的书就一定不如外国人吗?这些都不能以偏概全。

中国网民有著时代赋予的传播的力量,也有著「蛊惑人心」的特点。在传统的「师夷长技」问题上,总有人会提到「崇洋媚外」。如何才能不过分偏袒,如何才能正视本国文化和异国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我在欧洲的一个非欧元国家读书。欧洲我们可以看作欧盟区和非欧盟区,欧盟区又分为欧元区和非欧元区。欧元区和非欧元区的本质区别在于货币——是否讲欧元当作主流货币使用。当走出非欧元国家,在欧元区旅行的时候,非常明显地能感觉到差异,就自身而言,物价,是最直观的感受。而在一些非欧元区的国家里,也有著令人啼笑皆非的「崇洋媚外」。

在欧盟国家里,有许多非常有名的连锁超市,有些活跃在欧洲,有些甚至开到了中国。德国有一家非常有名的生活用品商店DM,一些平价化妆品,如Balea,皆是旗下品牌。德国这家连锁的生活用品商店,因为平价,也深受一些非欧元区国家的欢迎,比如匈牙利。当我的一个朋友刚到匈牙利生活的时候,在DM面对众多只有德语和匈牙利语介绍的洗发水时,问旁边的一位匈牙利人顾客,哪个牌子更好?那位顾客随手拿起一个标有DM标识的洗发水对她说,我也不确定,不过这个是德国的牌子,这个应该会很不错。对于外来文化,总是会有著无法跨越的地域鸿沟。无论是哪个国家的文化,都是如此,而这鸿沟,也是刻板印象的起源。

什么是刻板印象?刻板印象(英语:stereotype),是一个社会学术语,也是一个心理学名词,专指人类对于某些特定类型人、事或物的一种概括的看法,看法可能是来自于同一类型的人事物之中的某一个个体给旁人的观感。 当我们提到刻板印象的时候,很容易想到一个形容这个行为的词语——以偏概全。也正是因为认识不充分、不全面,才有了各种各样的误解和印象。就像我在出国读书前,也有著和大部分中国人同样的看法,无论是对外国人的印象,还是对在国外的本国人的印象。

我已经在外读书三年,用现在的眼光和想法去回忆曾经我印象里的外国人,是有礼貌的,谦逊努力,热爱读书,文明规范,民主自由等等,宛如伊甸。当生活在这里许久之后,认识不再仅限于书本,也不只仅来源于校园,我学会观察生活中的异文化群体,这个群体有我生活的国家中的匈牙利人,有在匈牙利的其他国家的人(更多是学生),还有同样在这里求学的中国其他省市的人。

当我们给「凑够一群就过马路,不必看红绿灯」的行为安上一个「中国式」的标签,我们不知道在地球另一端生活的人们,也会做出相似而又不同的行为。同样有外国人也会在红绿灯前如此过马路,不同的前提是车会更加谦让。我不打算去评论行为的优良,车子更加谦让不代表这种行为更好,若没有这个前提,外国人的乱穿马路还会被如此包容吗?

不谈国家制度,很多人对国外更自由的印象来源于「墙」。因为有「墙」,大陆的网民很难通过正规合法免费的渠道去了解和使用国外的一些社交软体和网路资源。在国外读书,我很少使用facebook、instagram等软体,问及周围的朋友,也是除了和外国同学老师联络外,几乎不用。不过,在facebook的推荐认识的人中,除了本地留学生或外国人外,我还很容易看到一些大陆各个省市的一些有著某种相同特征的学生。「墙」外真的好吗?

钱锺书先生的围城讲婚姻是一座围城,其实不尽然。此「墙」亦是「围墙」,墙里的人想窥探墙外的风光,墙外的人却羡慕墙内人的安逸。若让留学生、华人来说国内相比国外的优点,想必枚不胜举。而多数没见过「墙外风光」的人轻易被「发达国家」这个标签误导。

此文我想说的是中国人对于外面的世界有太多误解,而不是去通过一篇文章来化解和消除刻板印象。因为对于文化层次的刻板印象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化解也不是一句话一篇文章就可以做到的,这需要更多人对于不同文化的全面了解和认识,和对本文化的学习、理解、感知和认同。而这些误解有时会伴随著文化自信的缺失。

文化是某个群体的成员的生活方式,包括价值观、信仰、器物、行为方式等。(《人际传播教程》)这些生活方式,造就了现在的我们。对自身文化的不自信,有时表现出来,就是对自身文化的否定。过于推崇和排斥外来文化,都是不自信的表现。

中学政治课上,老师曾问过我们一个问题:为什么拥有著世界上最源远流长文化的我们,在当代如此不自信?这个问题的答案也常常戳到我们的痛点。

当科技发展、信息交流的速度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各种纷杂文化向我们扑面而来,我们忙于接收,疲于思考,不辨导致了管中窥豹,不究成为了习以为常。

包容和摘取在在外华人身上,有时却有出奇的效果。

例如几乎开遍世界各国的中餐馆,为了能够融入本土文化,他们适应和包容——适应本地口味,同时包含(包容)著两国口味的差异,所以又形成了一种新的、带著明显文化标识的口味(饮食文化)。这也是为什么,当我游览布达佩斯、巴黎、柏林、巴塞罗那后发现,同为中餐,但在不同的欧洲国家有著十分迥异的口味和风格。这其中,不乏本地对外来文化的包容。

在巴黎有个同样有趣的发现。卢浮宫前有四五个法国人在卖改良的「煎饼果子」,法国人嗜甜,所以他们将豆瓣酱等改成了巧克力酱、香草酱等,将中国人的「果子」改成了培根、午餐肉,但是他们烙煎饼的手法和我们小学门口早上卖煎饼果子、山东杂粮煎饼的老大爷老大妈们的手法丝毫不差。法国是一个有著高度文化自信的国家,他们「偷学」了我们的手艺却装作本地特色在旅游景点热卖。

语言是在外留学生首当其冲的问题,大部分学生都会主动或被动地学习本地语言。无论是以汉语为学习语言还是英语,必然会自觉或不自觉的有对比,对比之中,就有了差异和共同点。很多学生,会越学越热爱母语。英文诗(外文诗)固然有优美以及可取之处,但是汉语、尤其是古汉语所创造出来的意境,依然是很多语言难以表达的,而不以此为母语的人也很难真正欣赏其中的美。这个观点是很多人的共识,虽然同样是有带偏颇的目光,但却让我们留学生在内心有所骄傲。不仅是语言,国内发达的电商行业,那些我们可以轻易触摸和了解到的行业,那些我们真实感受到的便利,是很多欧洲国家没有的。当我、留学生、华人开始从更多的方面去了解异域文化,慢慢看到文化的阴暗面的时候,我们往往会更有文化自信。

我在巴黎过圣诞节的时候,国内一个致力于扶贫的朋友向我要一些国外生活和节日的照片、视频,给遥远落后封闭的中国乡村儿童展示,告诉他们这个世界上还有另一种文化。他鼓励孩子们不要局隅家乡,要勇敢努力去看外面的世界,同时也要感恩我们的传统文化。本是好心的鼓励,却被思想困顿的上级在后面的工作会议上点名批评,原因是崇洋媚外。

「崇洋媚外」是一个难以客观把握的尺度。当我们只看到墙外的美好的时候,我们迷失了自我,也丢失了自信。

(2018/2/19 初稿)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