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勃朗·凡·萊茵(Rembrandt van Rijin,生於1606年,卒於1669年,17世紀荷蘭乃至歐洲美術史上最偉大的畫家。代表作有《大利拉的勝利》、《自畫像》、《夜巡圖》等。


除了「百盾版畫」、自拍(肖像畫)狂魔、以及不善理財,可能倫勃朗的一生最著名的就是那個「一幅作品毀掉一生榮譽」的《夜巡圖》了。

倫勃朗早年的畫作多位小型畫,其取材《舊約》並使用世俗形象詮釋基督精神的手法深受我之前文章提到過的卡拉瓦喬的影響。經典作品如《大利拉的勝利》等。

(《大利拉的勝利》(又稱《刺瞎參孫》),倫勃朗·凡·萊茵,1636年,布面油畫,236cm x 302cm,法蘭克福國立藝術學院) 倫老爺子在鑽研油畫技法的同時,在銅版畫方面也有著極高的造詣,他所發明的「蝕刻法」,其原理為將一層樹脂罩在銅板上,在用針來描繪圖像,被划去樹脂的地方便露出下層的銅板,然後把銅板進入酸性藥劑中將線條腐蝕掉,於是留下畫面。蝕刻板由於便捷、可多次使用而成為後世廣為採用的新技術,同時其採用蝕刻法的作品《基督救治病人》由於有著豐富而神奇的光影效果,在當年獲得了極大的成功,被稱為「百盾版畫」。

(《基督救治病人》倫勃朗·凡·萊茵,1649年。蝕刻畫,約27.94cm x 38.7cm,紐約皮爾龐特摩根圖書館)

這位偉大的畫家由於17世紀荷蘭藝術市場的畸形繁榮,以及才華橫溢的創作,累積了一筆巨額的財富。然而一切在1636年戛然而止,目前史學家們還沒有足夠的證據能夠證明倫勃朗家道中落的原因。最有信服力的一種理論是,其創作的不朽名作,《夜巡圖》(又稱《弗朗茲·班寧·柯克上尉的連隊》)是導致其身敗名裂的罪魁禍首。

(《夜巡圖》,倫勃朗·凡·萊茵,1642年。布面油畫,(原尺寸被裁切過)363.2cm x 436.9cm。阿姆斯特丹國家美術館)

2017年六月份,國博承辦了倫勃朗的世界巡迴展,有幸在去年一睹其風采的朋友可能能夠記得,作為一個商業委託性質的群體肖像圖(group portrait),《夜巡圖》一反之前荷蘭畫家略顯古拙的群體肖像畫,靜態、呆板的形式;畫中人物形態各異,顯示出了連隊準備集結的樣子。 畫面依舊採用了早期倫勃朗中意的強烈明暗對比,陰影遮住了大部分的人物,有些人甚至被前排的人物所遮擋,顯示出了畫面的動感,且豐富了整個畫幅的深度和維度。但是這種創作手法卻開啟了他後半生的苦痛,為陰影和前排人物所遮擋的委託人們對於這種描寫極為不滿,並且拒絕交付傭金,從此倫勃朗也成為了全荷蘭藝術家和收藏者的笑柄。

(《自畫像》,倫勃朗·凡·萊茵,1659-1660年。布面油畫,約113.7cm x 94.0cm。倫敦肯伍德之屋。) 不久之後,倫勃朗生命中最重要的女人,也是他的理財顧問的辭世,徹底的改變了他的命運,他的名望與創作激情消逝不見,而他也完全遠離了盛期巴洛克風格,轉向用更加含蓄的性格表現方法表現人物的內心活動。也是自此,倫勃朗開始熱衷於肖像畫的創作,成為了一個沒有社交軟體的自拍狂魔。1669年,極端孤獨的他在貧困中逝世,如過山車一般的一生留下了大量的作品,並為史學家了解17世紀荷蘭藝術提供了豐富的論據和遺產。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