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今年3月,乐视印度市场就被曝出裁员85%,乐视体育等乐视生态系子公司的「割肉」大戏陆续上演。腾讯科技也从内部渠道获悉,乐视手机的裁员规模不小,至少在50%。

「手机业务现在几乎都停止了。员工就三种状态,离职、继续观望和协商赔偿。」一位乐视手机员工对腾讯科技说。

去年,乐视爆发资金裂危机,手机业务成为第一个受害者,数十家手机供应商及代理商上门讨债,涉及金额约有数十亿元。

随后,2017年年初,在一个内部会议上,贾跃亭明确表示,资金问题短期还是难以解决,手机、体育等业务需要展开「自救」。

不能确定具体有多少人主动选择离开乐视,但乐视为了挽留人才,会用股票期权承诺来进行员工激励。

据了解,乐视员工满一年即可签约持股,每年分到20%的比例,到第六年方可兑现。「目前,乐视确实有不少员工拿到了公司股份,那些协商赔偿的员工就是到了行权时间。」

为了节省资金,乐视还停掉了部分员工的五险一金,「大概是从今年4月份开始的,不仅仅是手机业务,覆盖乐视几乎所有体系。」

除了员工相继离开外,一些中高层也在近期提交了辞职申请。其中不乏重要的销售、营销、供应链等岗位。在他们看来,乐视手机业务这关很难度过。

随著裁员一同进行的还有,乐视手机欠款逾期引来的上门讨债。日前,在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姚家园路的乐视大厦外,来自全国各地50余家供应商聚集于此,向乐视移动讨要拖欠了半年多的费用。

6月3日,乐视回复媒体称乐视手机与供应商的商务问题,一直在积极解决中,具体详情不便透露。

不同于乐视的其他业务,乐视手机从出道就采取的是生态补贴硬体,负利定价的策略,即乐视本身的硬体是亏损的。

过去得以持续运营,在于乐视的生态化反模式,不断的用另一个生态业务弥补手机业务的资金空缺。现在没有了资金,乐视手机该何去何从?

今年4月份,乐视宣布任命阿不力克木·阿不力米提(简称「阿木」)出任乐视移动CEO,冯幸转岗分管乐视控股政府事务和运营商事务。

对于擅长战略咨询、并不懂手机业务的阿木而言,接管后采取的「自救」措施是一方面缩减人员,精简开支,另一方面则是想法设法引入资金,但后者目前进展并不顺利。由于无法解决资金问题,乐视手机不得不调整今年的出货量目标。

据上述内部人士透露,乐视手机今年的销量目标一直在调整,目前已由最初的1300万部缩至现在的900万左右,相比2016年逼近2000万部的销量不到一半,原因是无法支付供应链的订单费用。

但从目前的危机程度来看,900万部出货量的目标也恐难完成。据一位产品负责人透露,尽管有资金危机,但乐视手机的产品仍在规划,跨度包括整个2017年。「目前人员很多离职,产品规划实施的可能已很小。」

从2014年开始,智能手机市场的增速就已开始放缓,截至2016年底,增速基本为零,宣告了智能手机进入到了存量市场的争夺。

大浪淘沙之后,很多手机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乐视手机何去何从?

短期来看,乐视急需更庞大的资金来缓解危机。但对于手机业务,解决了资金问题并不代表解决了一切,乐视还需要消除供应链的诚信危机,这需要一定时间,但留给乐视手机的时间并不多了。


消失不消失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我的乐3手机2月份买的到4月份就开始出现来电话时无法上滑接听不了电话,要不是就出现来电话时自动接听,大家可以到各个论坛去看看出现这样的问题大有人在,一个电话就连最基本的功能就有缺陷,我不知道还值不值得信任。


乐视手机会逐渐退出市场吗?

会的。

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的过程,乐视手机目前正处于收尾、结局这个过程,正逐步退出人们的视线。若干年后,大浪淘沙,惊回首,你会发现乐视手机已经倒在沙滩上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