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網絡

文 | 王槍槍

安徽什麼吃食在北京最有生命力?

是臭鱖魚、胡適一品鍋嗎?還是毛豆腐、淮南牛肉湯?

在我看來,都不是。

是“板面王”“安徽正宗牛肉板面”裏一碗油、鹹、硬的安徽板面。

說是安徽板面,但出生地成謎,很多安徽人在自個兒的地界上根本沒吃過。反倒來自唐山、國際莊、天津的朋友紛紛表示:我們那有,滿大街都是。

這碗麪,到底是不是安徽的?

在北京吃到的一碗板面,作者攝

▍安徽沒有安徽板面,這是一個誤會

安徽板面,是不是安徽的?

如果你將這個問題,同時拋給皖南和皖北的朋友,他們很可能會打起來。

前者否認三連:不是,沒有,別瞎說。

後者委屈三連:世界那麼大,你可開開眼吧,你以爲皖南就是整個安徽了啊。

他們說得都對。江蘇是大內鬥省,安徽也有那麼點意思。

由於淮河、長江兩大江河的自然走向,安徽自北向南被分割成皖北、皖中和皖南三大不同地帶,並且在自然、地理、人文環境和經濟社會發展中存在着明顯區別。

其實當然就包括飲食。簡單來說,皖南境內地形複雜,有山區、丘陵和平原,主要吃米。皖北地區屬於黃淮海平原區,主食以麪食爲主。

板面,就來自皖北第一大城市——阜陽市的太和縣,當地人叫“太和板面”。

▍板面在北方開花結果,京津冀是“重災區”

阜陽是人口大市,是全國五個人口超千萬的地級市之一,戶籍人口1061.5萬(2016年數據)。

阜陽也是全國農民工輸出地五大源頭之一,幾乎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上海便是阜陽人外出打工的首選之地。有一部老電影《到阜陽六百里》,講的就是在上海務工的阜陽人回家的故事。

《到阜陽六百里》劇照 圖片來源:豆瓣

一個地方,如果是人口輸出的源頭,通常都意味着這是個窮地方。窮,就要出走,出走纔有可能。雖然蘇浙滬是阜陽人打工的首選,但板面並沒有在南方流行起來。究其原因,南方仍是米飯區,且板面口味重,不符合南方人的口味。

北方人愛吃麪食,板面在北方有生存的空間。我翻看了一些報道,板面在北方落地生根的過程中,唐山的提及率很高。上世紀90年代初,板面傳入唐山,從此唐山人的早上都是從一碗板面開始的。

任何食物,在傳入一個地方時,都會因地制宜,根據當地人的口味做一些改變,板面也一樣。“太和板面”,其實是羊肉板面。但在攻佔京津冀後,可能由於成本、北方人口味的考量,悄咪咪變成了牛肉板面。

油、鹹、硬的板面,是經典的“民工餐”

板面的特點,一以概之——油、鹹、硬。

板面面條要筋道。有說法是,店家做麪條時會用手摔打,但不是所有小店都會這樣。

湯料很重要,要用牛油炸大料、小料、辣椒和肉,講究鹹、香、辣。

寬面,小青菜,澆上板麪湯,放上滷蛋和經過油炸變黑的辣椒,就是價格親民,有肉有菜有主食還有湯的一餐,很多人還愛加個用板麪湯滷過的雞爪、豆腐皮、香腸等,豐盛又划算。

在飲食分層裏,板面就是典型的“民工餐”,這也能部分解釋爲什麼它能流行起來。“民工餐”一般有這麼幾個特點:快餐,高油高鹽高熱量,可以快速補充身體所需;不需點菜,就能盡享主食肉類湯菜;價格低廉,低到多少,要視城市而定。

每個人都或多或少吃過這樣的“民工餐”。一座城市大多數人的飲食,往往都是由這樣的“民工餐”支撐起來的。

點一下好看,用你的品味影響你的朋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