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的走路姿勢大揭祕, 你走對了嗎?

隨著社會在不斷進步,人們的走姿也千奇百態,歪的扭的,這樣的,那樣的。哎,真是五花八門。走路每個人都會,可是正確的走路姿勢是什麼樣子的呢?國家體育總局運動醫學研究所的魯智勇博士,在接受人民網記者採訪時為我們進行了專業性的解讀。

魯智勇博士表示,「每個人的個體結構、身體解剖不一樣。目前從國際上來說,沒有一個相關的研究,或者相關的數據來表明正常人的走路姿態是什麼樣的。也沒有客觀的指標說,頭抬多少度、步長是多少等。」

但是,魯智勇博士說,按照人類正常的生理結構來說,人們走路時應該注意以下部位:

第一個是頭頸部。

頭頸部應該微微上抬而不是低下,因為低頭容易造成後頸的肌肉僵硬,而前面的肌肉長期處於一種鬆弛狀態,這樣就會產生肌肉萎縮或者攣縮。

第二是肩部

肩微微仰,往後打開。

第三是膝蓋。

當跨步的時候,後腿一定要伸直。如果不伸直,後面的肌肉就長期處於一種休眠、未激活的狀態。時間長了,大腿後區的肌肉相對也會萎縮。

第四是著地的部位。

最健康的方式是先後腳跟著地,然後逐漸重心移動,最後全落在前腳掌。這是一個正確的步行週期。每個人的身體解剖結構不一樣,有的人外八字,有的人內八字,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關鍵是選擇最適合你自己的。原則上是建議微微的有一些外八,從人體的解剖來說,微微的外八是相對正常的,也是最健康的,因為髖關節有一定的外翻角度。但是過度外翻,也有可能會造成一系列的動力鏈問題,進而產生損傷。

最後,希望大家都改掉不好的走路姿勢習慣,我認為無論男生還是女生都應該走起路來仰首挺胸,目視前方,要像一個軍人那樣帶著滿滿的自信心走在路上。這樣的人走在路上會讓別人感受到你的意氣風發、英姿颯爽。眼睛看著前方,信手闊步的走路,這就是我認為的正確的走路姿勢。好了,歡迎大家指正,一起交流一起進步,多提寶貴意見哦,謝謝!


正確的走路姿勢是什麼樣的?

走路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基本姿勢和動作,走路看似簡單卻有很多細節值得注意。走路不僅僅是下肢的活動,它是一個全身協調性的運動,從頭部到脊柱到四肢都需要在不同的走路階段進行不同的運動。雖然人的走路並不是一定要按照某一個程序一絲不差的進行,但是對大體的步態要有一定的掌握。

步態週期中的幾個關鍵點:足跟著地,膝蓋伸直,膝蓋中立,伸髖,骨盆旋轉,軀幹正直,雙手自然擺臂。

我們接下來一一解讀。

  1. 頭部,頭部保持正直,收住下頜,不能低頭,探頸等。頸椎其實有很多平衡的感受器,包括前庭器官和一些枕後感受器,對我們走路時平衡的掌控十分重要,所以頭部不能歪斜,不能低頭玩手機等。
  2. 脊柱挺直,沒有含胸駝背,不能有腰椎過度前突,翹臀。脊柱應該是保持中立位置,何為中立位?首先保持站立的中立位,靠牆站立時,腳後跟與牆分開3釐米左右,保持臀部,背部,頭部貼住牆面,腰部與牆之間不能大於一個拳頭的寬度。

3 不能挺著髖部,挺著肚子走,這樣對腰椎後方有擠壓,同時臀肌受到抑制,不利於發力。4 足跟著地,重心由足跟到外側再到大腳趾,落地時要勾腳,不能啪啪或者趿拉地面,不走貓步;不能過度內外八字,正常的步態其實有10度左右的外八字;落地後下肢用力推進,膝蓋伸直,不能旋轉,膝蓋如果屈曲對髕股關節的壓力大,對半月板和關節面產生過度摩擦;充分伸髖,利用臀部的肌肉充分伸髖,因為臀肌是人體的發動機,我們走路跑步全靠這塊肌肉。

5 正常步態骨盆有一定的旋轉和上下起伏的,但是軀幹不能左右搖擺和前後搖擺;自然擺臂就是為了抵消骨盆旋轉的,所以不要將手揣兜,或者不擺臂,這樣會加大骨盆的扭轉,對腰椎不利。

6 骨盆有一定的高低起伏,但不能在一隻腳支撐的階段,對側骨盆下降,所謂「鴨歩」;骨盆有10度以內的旋轉,但不能出現屁股左右搖擺扭轉過度產生「模特步」。

6整體要協調,步幅一致,步長一致,有節奏感,速度均一。

總結以上幾點,就是挺胸抬頭,自然擺臂,節奏均一,自然放鬆。


想要走得正確,先要站得正確

老話常說:沒學站就想學走。的確,幼時的我們,是從學會站立開始,再一步步學會走、跑、跳……正確的站姿,是我們學會正確的走路姿勢的基礎;而要想學會正確地站立,首先就要把我們的骨盆位置擺正,避免它前傾或者後傾,讓下丹田運轉自如,從而培養丹田之氣。

我們可以用一個簡單的方法來判斷自己的骨盆是不是正的:

自然站立,將兩手拇指、食指合成一個三角形,然後將掌根貼在兩側髖骨,食指指尖放在蹠骨處,微微低頭從上方觀察:

如果指尖在掌根前方,說明骨盆後傾。這時如果從側面觀察,會發現我們的身體從臀部開始微微向後彎曲,在這種情況下,整個人看起來有一種重心向斜後方下拉的感覺,不論我們多麼努力地鍛煉臀部肌肉,臀部看上去依然鬆弛、不豐滿。

如果指尖隱藏在了掌根後方,則說明骨盆前傾。骨盆前傾的姑娘,往往會給人身體曲線很好的錯覺,因為身體在腰際形成了弧度,讓臀部看上去很翹。但如果從側面觀察就會發現,這種情況下,我們的整個身體是向前傾的,大腿前側會看起來特別多贅肉,而上半身為了維持平衡,也會不由自主地含胸、駝背。

而如果你的手掌平面與地面垂直,則說明骨盆位置中正,沒有前傾或後傾的跡象。這時候,我們只需要收腹,打開雙肩,下頜微收,看上去就會非常挺拔端莊了。在這種狀態下站立,我們的身體重心會比較穩定,不會稍微施力就前後搖晃。

正確的走路姿勢:宮廷步

記憶中,奶奶是個很會走路的人,個子不高,卻能負重走很久的山路。走在奶奶的身邊,好奇心也常常驅使我觀察,我發現奶奶走路的時候,並不是隻有腿在動,而是手臂、胯部、胸廓都有小幅度的擺動,有點兒像電視劇裏,古代宮廷女眷的步伐。

後來在學習中才知道,原來這種「宮廷步」的確是最正確的走路方式。在骨盆位置中正的前提下,我們用這種方式走路,用到的是我們骨盆兩側腰大肌的力量。這樣,從視覺上能讓我們的身體線條拉長,顯得腿細長;而且長時間有規律地鍛煉腰大肌,可以讓我們的腰部變得緊緻,形成漂亮的肌肉線條,也就是「馬甲線」。

那麼,我們要怎樣做到「宮廷步」走路呢?有兩個要點:

1、骨盆前傾或後傾的姑娘,首先要做的,就是把骨盆的位置調整正確。

可以請家人幫忙,一隻手貼在小腹,另一隻手放在臀部上方,如果骨盆前傾,就向後微微施力推動,後傾則相反。直到感覺骨盆與腳跟的連線與地面垂直,同時小腹和下頜微收,雙肩向後打開,找到正確的站立姿勢。

如果獨自居住的姑娘,也可以貼牆站立,來找到骨盆與腳跟連線垂直於地面的感覺。

2、想像兩腿直接長在胸骨下方,邁右腳的同時前後擺臂。這時很容易能感覺到,當我們邁右腳的時候,我們的骨盆微微向左旋轉,而胸廓則向右旋轉,左側腰部的肌肉會有被拉伸的感覺;邁左腳的時候,則剛好相反。


走路的正確打開方式

每一個人走路的姿勢不盡相同,我們從一個人的背影就可以判斷出這個是誰。

走路姿勢已然成為一個人的形體特徵。走路就是靜態的姿勢在運動中最好的體現,雙腳接觸地面獲取信息,對於正確姿勢的形成關係重大。

每一次的邁步都包含著腿部四個「轉軸」關節的動作,其周圍的軟組織必須平衡以延長關節使用壽命並能有效行走。

(當腳跟落地,腳掌滾動開始時,下肢的後表線接管髖伸展和足蹠屈。另一方面,無論肌肉是怎樣的收縮順序,由下背部到腳趾的後表線下半部在整個過程中都一起參與。在這期間,動作經由腿部的四個「轉軸」運動,或多或少都有伸直趨勢。當然有時髖部在行走中會旋轉,重量由外到內經過蹠趾關節。但整體來講,這些關節間力的方向若有偏差,就會造成關節磨損、韌帶過度牽拉及筋膜的不平衡。)

雙足穩定性和負重測試

站直,雙腳指向正前方,與肩同寬。先抬起左腳,感受身體重量全部落在右腳時,身體重量在足底的分佈、小腿肌肉收縮、身體穩定性三個方面;之後放下左腳,抬起右腳,同樣觀察身體重量在足底的分佈、小腿肌肉收縮、身體穩定性三個方面。

大多數人做完測試後,都會明顯感受到單腳負重,尤其是用左腳負重時,身體重量分佈不均勻,小腿肌肉明顯收縮,身體不穩定。由此說明雙腳負重不平衡,右腳負重為主。多數情況下身體的重量主要在身體右側。

正常情況下,人體雙腳因為足弓的存在,重量均勻分佈於雙腳足跟的內側、外側、大拇趾、小趾下面及足底外側緣。

假如腳有結構上的問題,比如扁平足、高弓足、八字腳等,自我調整能力下降,足部有些區域長期、連續負重,會導致足部肌肉痠痛,經常長雞眼。(回想零下220度的液態氮點在雞眼上的感覺...此處省略一萬字)

行走時關鍵因素在於理解髖關節的特徵。這個球形的髖關節,是人體最大的關節,行走時大腿的前後擺動,需要髖關節前後屈伸的良好功能。在上面的測試中,雙腳負重不一樣與髖關節有關。

(正確的行走中,骨盆會有三個幾何平面的運動。前後軸上的左右側擺,垂直軸上的旋轉運動和每塊髖骨在左右軸上的矢狀面傾斜。其中一個平面的運動不足會造成其他兩個平面的過度運動。)

人體是一個整體,想要獲得優美的走路姿勢,需要腳、小腿、大腿、骨盆和全身肌肉的良好配合,尤其是腰大肌要有一個適宜的拉伸程度。

恢復正確走路方式的練習

1、腰大肌訓練

2、站立骨盆平衡訓練

雙腳與肩同寬站立,雙腳指向正前方。將身體重量均衡分佈在雙腳上。將骶尾骨想像成一直畫筆。先做水平方向的順時針方向劃圈運動20次。運動時保持臀部肌肉放鬆,進行整體的骨盆運動。然後逆時針方向,再做20次。

再做前後方向的順時針和逆時針的劃圈運動。

起初,很多人能明顯感受到一側臀部或者腰部肌肉緊張,通過一段時間練習,兩側骨盆周圍肌肉的平衡感就會建立起來

3、走路練習

雙腳與肩同寬站立,以右腳腳掌前端蹬離地面,胸廓向右後方略旋轉,左臂向前擺動,身體重心向前移動,右腳腳跟整體放在地面,重力向前轉到腳掌中心。左腳同樣方式抬起,胸部向後方旋轉,擺動右臂向前。同樣方式完成一個步態週期。

練習時身體重量能夠均勻分佈在雙腳後,開始進行走路練習。走路時,要雙腳均勻負重,與肩同寬,雙腳指向正前方。


從走路的姿勢可以反應出這個人的性格

男生一般為外八字 正步 內八字比較少

若這個人是內八字這個人一定年紀大了

若是正步這個人經常走路 陽光開朗 對事情有合理的判斷性

外八字男生一般比較彪悍,強勢,脾氣暴躁。喜歡打架 大男子主義

女生一般為X腿 正步 外八字

外八字女生脾氣暴躁,所以看到這種女生別玩過了。女生髮起火來簡直就是:撒潑打滾去撞車

正步女生 性格活潑 愛說愛笑 甜美可人 喜歡以賣萌討好對方

X腿女生 比較保守 不會主動跟人打招呼 典型的淑女一個,所以遇到這種女生你就珍惜吧!

同意的請評論點贊,我想知道我總結的對不


您好,很高興為您回答這個問題,我是賽普健身康復導師馬文慧。

正確的走路姿勢是什麼樣的?

頭部:視線保持向前,不要低頭走路,形成習慣後,由於頭部偏離了正確位置,使頸後肌肉負擔整個頭部重量,容易導致肌肉勞損,引發頭痛。

胸部:挺胸,同時收緊小腹和臀部,讓全身收緊。

手臂:手臂輕微彎曲,隨著步伐自然擺動。

肩膀:雙肩放鬆,既不要向前聳,也不要向後塌。

呼吸:呼吸急促或者比較淺時,上半身就會比較緊張,容易導致駝背,建議走三步吸氣一次,然後走三步呼氣一次。

髖部:不要讓腰部承擔走路時的所有重量,而應把重心放在髖部,減輕腰部負擔的同時,也利於塑形。

更多健身康復知識,請大家關注我們!


首先,1上體伸直,挺胸抬頭。身體各部位不過於用力。

2 兩肩向後舒展,這樣脊柱伸直。呼吸時,腹部稍有起伏。走起來颯颯有聲。fubu起伏,shikeyi減輕腹腔內器官dui腰de負擔。再走時胸和腰感覺到位置稍微提向前方,有利於邁大步。而且腿部有從後面反彈過來的感覺。

3 伸直膝關節。步幅才大。並且腿的大部分肌肉在運作,否則只有一部分肌肉起作用,易疲勞。

4 腳邁向正前方。膝關節與腳尖方向一致。避免向內或向外,損害關節。

5 腳後跟著地,不要拖拉,與地面產生摩擦。由腳後跟落地過度到前腳掌。不必點腳尖

6 自然擺臂,手yu腳 動作同步。胳膊擺動時,肘部分自然伸與屈。

放輕鬆的去體驗嘗試,太在意反而身體緊張做的更差。我說的比較簡單,又不懂de歡迎來問。大家一起討論。


這個還真沒法也沒法定標準,關鍵是看你是做什麼的,要是當兵那走路的標準當然是挺胸抬頭,步伐整齊。但如果是個服務員呢,上個菜挺胸抬頭,踢著正步,會讓人當成精神病的。還有老人,走路舒緩。這是不能強求的,做為普通人,無論怎麼走,自己舒服就好。


你的走路姿勢正確嗎?

走路的姿勢也有講究,如果你走路時拖著腳、低著頭、內外八字……這樣不但難看,還容易引起疲勞,導致腿、背部疼痛,甚至損傷某些部位。

正確的姿勢是抬頭挺胸收腹,目視前方,手臂緊貼身體兩側,前後擺動。

安主任說,走路有慣性,習慣了是感覺不到自己步態到底好不好的,但走久了就會有反應。如果正常就恢複比較快;如果不正常,不僅恢復慢,足底還會痛,甚至水腫。

39健康網 查看官方網站 專業健康網站,提供有趣易懂的健康科普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