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強調拓寬孩子的視野?

因為它不光決定孩子未來的眼界,還影響孩子的性格以及對待世界和自己的態度,並且會讓成長路上的TA充滿自信並掌控話語權。

眼界不用贅述,在同等年齡和層次範圍內,看待同一事物比別人想得更多看得更遠,所以無論是選擇還是決策,TA都會勝過一籌。

為什麼視野會決定孩子的性格?

因為視野能掌控你所在乎的問題大小,從而決定一個人的格局。

格局代表一個人的認知程度,它能反映出你這一生計較了多少毫無作用的瑣事和真正意義的大事。你也可以認為格局是你心界的大小,但它更反應你對自己人生的負責程度而不是對待別人的態度。

追尋最真實的自我,不受他人束縛。

視野會影響孩子看待世界及自己的態度,這才是至關重要的一點。

我們有多少人是為了給別人看而去做,有多少人很在乎別人的看法而影響了自己的行為。

可能就連上課舉手回答問題這件小事,在做之前有多少人都會想到無數個假設「同學會不會覺得我顯擺;老師會怎樣看我……」

見識的越多,你在別人面前才會更有自信,並且可以肯定地說出你的見解和看法,還可以用各種事例來證明你的觀點,於是說服力、認同點、成就感不斷地良性循環,讓你更加積極踴躍地去表達自己、綻放自己。

不出去,你會以為世界就這麼大,以為自己已經足夠優秀了。

我在小學時成績一直名列前茅,老師看好我家長信任我,於是到了初中我便不再努力,沒有進火箭班也沒什麼遺憾,只是偶爾責備自己但也不了了之。因為我覺得學習一點都不難,隨便一考就能進前100名,再加上當時座位是按全班成績自己挑的,那樣一來看似我考得更靠前了,所以優越感和滿足心佔據了我整個初中……

現在看來當時的自己簡直太差勁了,縣城初中一個年級大概也就三百多人,我已經瀕臨寶塔的底部,但因為只能看得到班級里的名次和全年級排名,所以混過去了三年……

還要講一個我上大學的例子,在大四之前,我從來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出去過(不包括和家人的自駕游和去遠方親戚家,因為你不需要操任何心,是不會真正去思考和擔憂什麼的,成長範圍極度受限)我只看到學校里的景象,我不知道畢業意味著什麼,我不知道別人所說的社會人和學生有什麼差別,我不知道大家說的人心險惡是什麼概念,甚至我連認方向租房子都不會。我當時覺得大學生沒有畢業之前的任務仍是學習,當然也可以理直氣壯地享受父母提供的恩惠,但結果是,四年下來,學習不怎麼突出,也沒有什麼時間去閱讀,更沒有好好利用學生證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我記得很清楚,有一次我們社團去其他學校參加活動,當時真的是感慨萬千,為什麼我們看起來跟小學生一樣,而且內心更是膽怯自卑,但人家學校的學生穿著時尚、跳舞說話完全不怯場滿滿的都是自信,這種鮮明的對比和反差不得不讓你無地自容······

難道你希望你的孩子也像當時的我們一樣自卑膽怯封閉嗎?

如何拓寬孩子的視野?

第一也是最重要的渠道:讀書。

腹有詩書氣自華,讀書的好處不言而喻。當你滿腹經綸時,無論你出身如何,從裡到外都散發著滿滿的自信和氣質,言談舉止都是一道絕妙的風景。

這一點我也是深有體會,要麼收穫讚歎艷羨之光要麼付出仰頭感慨之望,一本書的距離,十念之差自己的選擇。

每個城市都在鼓勵讀書,隨處是圖書館閱覽室,而且全部是免費供大家閱讀,這麼利民的服務怎麼能不好好珍惜呢?

父母愛讀書孩子一定愛讀書,父母不愛讀書孩子沒有幾個愛讀書的。

這不無道理,為什麼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呢,你的一切行為都會影響孩子的習慣素養和道德。因為小孩子是通過模仿來學習和認識世界的,TA會觀察和模仿大人樣,所以你的言談舉止都會在TA腦海中根深蒂固,或多或少決定了TA是什麼樣子。

如何培養孩子的讀書習慣?

首先家長要養成讀書的習慣,固定某個時間、坐下來認認真真地用心去讀書,讓孩子也重視這件事並養成規律的習慣。孩子能認識字就和TA一起各自認真看各自的書,不認識字的孩子,媽媽可以拿書講故事或者教TA背有韻律的詩歌……

第二,旅遊或者遊覽名勝古迹,參加展覽會。

大概只有借旅遊的機會才能真正意義地去外面看看了,怎麼能放下這麼好的機會呢?

在現在這個交通如此便捷的時代,想去任何地方都不是不可能的,而且費用不高選擇途徑多樣,低於120cm的小朋友基本是免費的,這麼一個帶娃出去溜溜的大好時機怎能輕易讓它溜走?

說起旅遊,不是單純地品味旅途的美景和奔波,而是讓TA見識不同的人和場景,讓TA對複雜的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有一個初步的認識。

第三,電視電影。

需要強調的是,不是盲目隨便地亂看,有些動畫片不會讓孩子漲一丁點知識,就像是成人看得搞笑片一樣在那裡傻樂一下就過去了,所以無論是動畫片還是紀錄片,四個原則:1.吸引TA;2.漲知識,不管是認識動植物還是人類社會;3.看完及時互動,問一些剛才看過的問題和TA討論,引導孩子思考;4.限制時間,再好的內容也不要無節制一氣呵成,不是說影響視力,而是會影響孩子發育(早熟,限制生長)。

第四,交流分享。

我們所獲取的一部分知識都來自別人,通過交流,你能彌補通過電視讀書沒有涉足到的角落或者推薦,覆蓋的知識面會更加寬廣。

第五,周邊市場、大自然。

帶TA去你能去的地方,多看多聽多學多經歷總是沒有壞處的,讓TA在潛移默化中學習到一切好奇的東西。

第六,運動。

說運動其實是有點跑偏,但我必須要加,因為深知運動的好處!只強調一點,運動除了我們是人皆知的有益身心健康之外,還能鍛煉自信心,磨鍊意志力和毅力以及可以總結出自己的一套解決問題通用方法,還有你的眼裡只有你在做什麼,不會在意旁人的看法,過來人都知道,這點依舊很重要。

條件因素是會限制我們所到達的地點,但限制不住我們所涉獵的知識領域和想像力。

因為我都經歷過,所以不想讓你再重蹈覆轍,希望孩子你走得更遠,看得更高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