擊上方“小學語文”,關注學習

     

  

●關注《小學語文》;小學語文與你一起成長


先看一下9種不正確學習方法:


 

1.學習無計劃

學習計劃是實現學習目標的保證。但有些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毫無計劃,整天忙於被動應付作業和考試,缺乏主動的安排。因此。看什麼、做什麼、學習什麼都心中無數。他們總是被動地考慮“老師要我做什麼”而不是主動去想“我要做什麼”。


 

2.不會科學利用時間

時間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有的學生能在有限的時間內,把自己的學習、生活安排得從從容容;而有的學生雖然忙忙碌碌,經常加班加點,卻忙不到點子上,實際效果不佳。


有的學生不善於擠時間,他們經常抱怨:“每天上課、回家、吃飯、做作業、睡覺,哪還有多餘的時間供自己安排?”,還有的學生平時鬆鬆垮垮,臨到考試手忙腳亂。這種現象都是不會科學利用時間的反映。



 

3.不求甚解、死記硬背

死記硬背不假思索地重複,多次重複直到大腦中留下印象爲止。它不需要理解,不講究記憶方法和技巧,是最低形式的學習。


它常常使記憶內容相互混淆,而且不能長久記憶,當學習內容沒有條理,或學生不願意花時間去分析學習內容的條理和意義時,學生往往會採用死記硬背的方法。依賴這種方法的學生會說:“謝天謝地,考試總算結束了。現在我可以把那些東西忘得一於二淨了。


 

4.不能形成知識結構

知識結構是知識體系在學生頭腦中的內化反映,也就是指知識經過學生輸入、加工、儲存過程而在頭腦中形成有序的組織狀態。構建一定的知識結構在學習中很重要的。如果沒有合理的知識結構,再多的知識也只能成爲一盤散沙,無法發揮出它們應有的功效。有的學生單元測驗成績很好,可一到綜合考試就不行了。


其原因也往往在於他們沒有掌握知識間的聯繫,沒有形成相應的知識結構。這種學生對所學內容與學科之間,對各章節之間不及時總結歸納整理,致使知識基本上處於“遊離狀態”。這種零散的知識很容易遺忘,也很容易張冠李戴。


 

5.不會聽課

這主要表現在課前不預習,對上課內容完全陌生,無法帶着疑問去學;聽課時開小差不記筆記,或充當錄音機的角色,把老師所講的一字不漏地記錄下來,只讓自己的記錄與教師的講述保持同步,而不讓自己的思路與教師保持同步;課後不及時地複習,聽完課就萬事大吉等等。


 

6.不會閱讀

這主要表現在不善於選擇閱讀書目,完全憑個人興趣或完全聽從老師父母的安排;沒有閱讀重點,處理不好“博”與“精”的關係,要麼廣種薄收,要麼精讀於一而漏萬;不會快速閱讀,閱讀之後沒什麼收穫。


 

7.不會抓重點和難點

學習方法不當的學生,抓不住學習的重點和難點,找不到學習上的突破口和浪費了時間與精力。


 

8.不能理論聯繫實際

在看書和聽課時,不善於尋找重點和難點,眉毛鬍子一把抓,全面出擊,分散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相結合是非常重要而有效的學習方法,所謂“學而必習,習又必行”。


而方法不當的學生往往只滿足於學習書本上的知識,不善於在實踐中學習、在實踐中運用,不能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具體表現爲動手能力差,不喜歡上實踐課和操作課,不關心現實生活。


 

9.不善於科學用腦

這主要表現在學習時不注意勞逸結合,不善於轉移大腦興奮中心,使大腦終日昏昏沉沉,影響學習效率。


上述表現是老師收到家長反映的常見現象,家長需認識到這些表現,進而弄清其背後的原因,我們才能夠有的放矢,有針對性地對孩子進行指導。


那麼,存在以上問題的家長跟着老師一起探究的方法吧。

 

1.預習

在課前把老師即將教授的單元內容瀏覽一次,並留意不瞭解的部份。


 

2.課堂時間

課堂學習有訣竅,教你口訣,“上課要認真。眼神要到位,耳朵要跟上。大腦動起來,思維活起來。遇到小問題,下課問同學。遇到大問題,及時問老師。課堂利用好,成績差不了。


(1)務必用心聽,切勿自作聰明而自誤


(2)上課時一面聽講就要一面把重點背下來定義、定理、公式等重點,上課時就要用心記憶,如此,當老師舉例時才聽得懂老師要闡述的要義。


待回家後只需花很短的時間,便能將今日所教的課程複習完畢。事半而功倍。只可惜大多數同學上課像看電影一般,輕鬆地欣賞老師表演,下了課什麼都不記得,白白浪費一節課,真可惜。


3、課後練習

(1) 整理重點

有數學課的當天晚上,要把當天教的內容整理完畢,定義、定理、公式該背的一定要背熟,有些同學以爲數學注重推理,不必死背,所以什麼都不背,這觀念並不正確。


一般所謂不死背,指的是不死背解法,但是基本的定義、定理、公式是我們解題的工具,沒有記住這些,解題時將不能活用他們,好比醫師若不將所有的醫學知識、用藥知識熟記心中,如何在第一時間救人?


很多同學數學考不好,就是沒有把定義認識清楚,也沒有把一些重要定理、公式“完整地”背熟。


(2) 適當練習

重點整理完後,要適當練習。先將老師上課時講解過的例題做一次,然後做課本習題,學有餘力,再做參考書或任課老師所發的補充試題。遇有難題一時解不出,可先略過,以免浪費時間,待閒暇時再作挑戰,若仍解不出再與同學或老師討論。


(3) 練習時一定要親自動手演算

很多同學常會在考試時解題解到一半,就解不下去,分析其原因就是他做練習時是用看的,很多關鍵步驟忽略掉了。


4、攻克難題

很多孩子喜歡攻克難題帶來的成就感,但是不建議把太多時間花在難題攻克上面,既浪費時間,又沒有很多收穫。


面對難題,十分鐘不能解決就直接看答案或者等老師講。有了答案講解之後,自己再來總結爲什麼沒有想出來這道題,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是哪個條件沒有注意到,哪個小細節沒有考慮進去,從難題中找到解題思路和思考方法纔是高效率學習的訣竅,舉一反三。


5、檢驗

成績不能決定孩子們的能力,但是卻能從試卷上反映出一些問題。試卷上能夠分析出你的問題,那麼就是你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善於利用考試反映出來的問題,及時改正,總結,整理錯題。一定不要忽視了考試喔。


(1) 考前要把考試範圍內的重點再整理一次,老師特別提示的重要題型一定要注意。


(2) 考試時,會做的題目一定要做對,常計算錯誤的同學,儘量把計算速度放慢, 移項以及加減乘除要小心處理,少使用“心算” 。


(3) 考試時,我們的目的是要得高分,而不是作學術研究,所以遇到較難的題目不要 硬幹,可先跳過,等到試卷中會做的題目都做完後,再利用剩下的時間挑戰難題,如此便能將實力完全表現出來,達到最完美的演出。


(4)考試時,容易緊張的同學,有兩個可能的原因:


a.準備不夠充分,以致缺乏信心。這種人要加強試前的準備。


b.對得分預期太高,萬一遇到幾個難題解不出來,心思不能集中,造成分數更低。這種人必須調整心態,不要預期太高。


6、偵錯、補強

一道題,第一次錯了,第二次還是錯了,於是你很多次去做這一個題,直到這個題已經滾瓜爛熟了,還在沉浸在做這道曾經錯過的題的快感中。


但是,通常高效率學習是錯題做三次就完全夠了,在找些類似的題目比重複做一個題更有效果。或者去攻克更多的錯題,以及新題,這樣既攻克了錯題,又練習了新題,纔是小學數學高效率學習。


測驗後,不論分數高低,要將做錯的題目再訂正一次,務必找出錯誤處,修正觀念,如此才能將該單元學的更好。


一個單元學完後,同學們要從頭到尾把整個章節的重點內容回想一遍,特別注意標題,一般而言,每個小節的標題就是該小節的主題,也是最重要的。將主題重點回想一遍,才能完整了解我們在學些什麼東西。


7、歸納總結

一個單元學完後,要從頭到尾把整個章節的重點內容回想一遍,特別注意標題,一般而言,每個小節的標題就是該小節的主題,也是最重要的。將主題重點回想一遍,才能完整了解我們在學些什麼東西。


數學的歸納總結的很重要,但是很多孩子不知道怎麼去歸納總結。一方面覺得題不是特別難,另一方面覺得數學沒有什麼好歸納總結的,找出其中關鍵詞,建立思維連貫性,去梳理如何做這種類型題的思維方法,以後遇到這類型的題目,就能找到解題突破口。


8、不求滿分,會的必對

很多孩子都有這麼一個通病,考試很多題都會做,但是會的題目卻不一定對,或是由於題目沒有看清;或是因爲計算錯誤;或是題目理解錯誤。老師給的訣竅是:


考試前心理建設,我一定能夠做好;考試時穩中求進,欲速則不達;讀題時讀兩遍,提取信息,保證題目信息提取準確和全面;做題時穩重,一步一步,不要跨步,口算和心算沒有筆算的錯誤率小;考試後平常心對待,歸納總結不足,整理錯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