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应湘认为建购物城,可满足内地客购物需要。

国家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合和主席胡应湘是当年首位到内地投资基建的港商,与几名商界巨头投资广州中国大酒店,打破劳动局的员工分派制度,这种勇于改革创新、突破界限的做事方式,同样可应用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胡应湘表示,大湾区规划最重要是打破框框条条,他提到港珠澳大桥开通后令东涌「塞爆」,认为可在香港口岸人工岛兴建购物城,满足内地客购买需要,毋须涌入市区扰民,又提出容许香港的士直达珠海和澳门。

资料图片

现年八十二岁的胡应湘,早在改革开放之初已进入内地投资建设项目,创造了多个「第一」,包括筹建改革开放后内地第一家合资酒店、投资内地第一条合资高速公路、首人提出港珠澳大桥构想等。一九七九年,胡应湘与李嘉诚、郭得胜、李兆基等人商谈在广州建酒店,「我说我们在香港都算有点地位,对国家发展要表示支持」。胡应湘指,当时内地经历文革等多场政治运动,非常落后穷困,认为发展酒店可帮助发展旅游业,赚取外汇,亦可令内地认识市场经济。

不过,当时内地百废待兴,单是游说内地部门愿意打破规限、破旧立新,已花了不少唇舌,其中一个大障碍就是劳动局的分派制度。

胡应湘表示,大湾区规划最重要是打破框框条条。资料图片

胡应湘说,发展旅游业本是大商机,但在计划经济之下,旅客住处是由旅游局分派,酒店员工则由劳动局招聘再委派,这种「做就三十六,唔做又三十六」的心态,令他与内地沟通「极度辛苦」。胡应湘当时问广东省长刘田夫,中国女排快要夺世界冠军,球员由谁挑选?对方说是由教练挑选,胡即反问:「为何我的企业无权选择我的员工?」当时中央给予广东省八字真言:「特殊政策,灵活措施」,结果几星期后就可自行挑选员工。

本身是土木工程师的胡应湘,之后决定兴建广深高速公路时,当时他被问到:「连单车都买不起,还搞甚么高速公路」,但他认为公路不止是私家车使用,而是货车,「世界上哪个经济发达的国家,没有高速公路?有高速公路的国家,哪一个不发达?」

回顾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胡应湘直言,打破劳动局分派制度,让每个人都可发挥潜能,是改革开放的最大成功,而展望将来,大湾区规划对香港发展至为重要,最关键是要秉持改革开放精神,勇于打破体制壁垒,落实体制创新。他以近月开通的港珠澳大桥为例,指政府花近千亿建桥却没充分利用,例如私家车要申请禁区纸,过程费时,批评政府态度官僚,「各地制造大量框框条条、限制,令每日只得三千多辆车行驶」,又指驾车至澳门或珠海口岸泊车,需提早预约的做法荒谬,「根本无必要管制,这是官僚………几乎是计划经济的翻版。」

提到大桥通车后,大批内地客涌到东涌购物消费,影响居民生活,胡应湘认为问题不大,建议善用大桥香港口岸人工岛的用地,兴建购物城予内地客购物,「这是大商机,好多人来港是想买『正嘢』,不要假奶粉、『A货』」,兴建购物城正好满足内地人需要,亦可减轻东涌市区负担。他又提出,容许香港的士直达澳门及珠海口岸边,然后载客回程,认为政府需摒弃官僚心态,放宽开车限制。

胡应湘说,大湾区可与其他湾区争一日之长短,香港应利用金融、医疗、教育等自身优势,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形容「香港唔参加大湾区,自己老衬」,直言若香港「自以为是」,「其实好多范畴的竞争力都不是大湾区其他城市的对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