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5月11日報道 俄羅斯《專家》週刊5月10日發表了謝爾蓋·馬努科夫題爲《這個該死的東西正在融化》的文章,文章稱,北極國家和世界主要經濟體對北極冰川融化的興趣不難理解--冰川不但開啓能夠大幅縮短商品和貨物往返美洲和亞洲時間的貿易線路,而且令開採隱藏在北極圈的不計其數的礦產成爲可能。而當牽扯到原料和礦產時,中國也滿懷熱情,在各個方面表現出對北極的興趣。

美國海軍部長理查德·斯潘塞談到北極時不講外交辭令,稱"這個該死的東西正在融化",正是北極冰川的急速融化迫使美國及其他國家緊急通過北極戰略--美國的戰略應在今夏公佈並初步考慮了今後16年,不過北極融化得非常快,以至於戰略將不得不在四年後就進行修改。

文章表示,中國去年就公佈了北極戰略。中國是北極理事會觀察國和在北極的利益不斷增長的近北極國家,觀察人士認爲,形象地說,中國正在迅速從過去的北極觀察員變爲"點歌人"。

文章稱,對中國而言,北極的戰略重要性清楚明瞭:沿俄羅斯北部沿岸從亞洲到歐洲或美洲的道路比經馬六甲海峽和蘇伊士運河的傳統路線節省多達15天,而且對中國來說同樣十分重要的是,可避開來自美國的海軍。

據中國極地研究中心的經濟學家估計,到2020年時5%至15%的中國貿易量途徑北極。

文章稱,從長遠來看,北京期望利用的還有一條更短的路線--經過由於冰川在短短數十年後融化而得以航行達到的北極點。

大連海事大學極地海事研究中心主任李振福相信,"誰能控制北極航線,誰就將控制世界經濟和國際戰略的新航線"。

文章稱,中國將自己打造爲北極地區主要經濟體,不但歸功於它的直接存在,而且依靠對其他北極國家的影響力,中國對這些國家投入鉅額資金,中國的投資主要面向礦產和北部港口發展。

在中國的潛在地區夥伴當中,有5個北歐國家兼北極理事會成員:冰島、丹麥、挪威、芬蘭和瑞典,這些國家在北極的宏偉計劃和項目需要投資,中國投資者對冰島和格陵蘭尤其有興趣。不久前芬蘭和中國簽署了建設"冰上絲綢之路"數據庫的協議,將北極線路與亞洲市場相連。

文章稱,中國的終極武器是戰略科學研究。北京進行北極科考已有30多年,以建造破冰船表明和實現雄心。中國的破冰船將在2019年建成,遠遠早於能夠衝破冰層的美國新式重型巡洋艦下水。(編譯/黎然)

資料圖:航行北極東北航道的中國商船駛離北冰洋。新華社記者 劉詩平 攝

前面提到的三個可能擁有外太空生命的太陽系星球,其地表環境和地球的差異較大,最大特點是終年嚴寒,雖然有地表水,卻一年到頭結着厚厚的冰層。當然,在地球上即便終年冰封的北冰洋也有生命的存在,而麥吉爾大學的科學家們正是想到,加拿大北極地區一些人煙罕至、終年冰封的小島及其周邊海域,冰層下的環境和前述三個星球有很多相似處,如果能在北極冰層裏研究微生物在高寒環境下如何生存的規律,並歸納出一些在這類環境下找尋微生物的方法、途徑,就能對未來的外太空生命探索有很強的借鑑作用。

麥吉爾大學自然資源科學系教授懷特指出,他們在探究極地惡劣環境下微生物方面具有無與倫比的專長和經驗,曾經成功地利用現有技術,在一些最偏遠、被認爲最不可能找到生命的北極高寒地帶找到了新的微生物品種。

阿克塞爾.赫伯特島上有一座設施完善的極地科學研究站,周圍有4-5種極爲特殊的低溫環境,如永久凍土帶和鹹冷泉。兩顆衛星上都被認爲有覆蓋地面的冰層,而火星上的某些條紋被不少研究者認爲可能是流動的鹹水,如果這些推測屬實,那麼就和阿克塞爾.赫伯特島上某些地區的環境有許多相似之處,在這裏印證某些推理,並測試某些未來可用於外太空生命探索的設備、技術,在科學家們看來是有意義的。

在北極,麥吉爾大學的專家正和渥太華卡爾頓大學工程研究專家合作,測試由Oxford Nanopore Technologies開發出的一種大小僅相當於iPhone手機一半的便攜式DNA/RNA測序儀,他們希望能夠將這種測序儀和極地機器人結合起來,開發出一種可鑽入冰層提取樣品,並迅速通過DNA/RNA測序技術確認是否存在生命的系統和技術。

麥吉爾大學的專家們利用這種技術和設備的雛形,在北極高緯度地區成功發現了一種能夠在零下15-25°C環境裏生存繁衍的微生物--耐鹽球菌,科學家們希望在3-5年內讓這種技術及相關設備成熟完善起來,爭取在人類進行火星生命探索時,能有一套頂用的設備隨同宇宙飛船登上火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