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戰國時期衛國人,法家代表人物,秦國大梁造。秦孝公時期,在秦國主持變法,讓秦國從此走上富國強兵的道路。商鞅變法初期,變法受到很多質疑和阻撓,很多老百姓都不知道變法是怎麼回事,更不相信商鞅變法會實現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爲此,商鞅做了兩件事,徹底改變了秦國上下對商鞅變法和商鞅法律的看法。他做了哪兩件事:

  商鞅

  1、徙木立信

  商鞅變法初期,很多老百姓都不知道變法是怎麼回事,變法有什麼好處。很多人都對商鞅變法持懷疑態度,都抱着觀望的態度。爲此,商鞅叫人在城南的一個廣場上立了一根木頭,並叫手下準備了十斤金子。他對秦國的老百姓說,誰只要把這根木頭搬運到城北的指定地點,誰就能得到那十斤金子。

  商鞅把消息告訴了秦國的老百姓後。老百姓們議論紛紛,都覺得這件事情太容易做,輕輕鬆鬆就能拿錢的事太不可信,有可能是官方的陷阱。所以,圍觀的老百姓很多,行動的卻沒有一個。大家都在圍着那根木頭指指點點,就是不敢動手。

  徙木立信

  過了不久,見老百姓沒有人動手,商鞅把獎金增加了一倍。說誰只要把那根木頭擡到城北,獎勵黃金二十兩。這下,終於有老百姓坐不住了。一個秦國中年男子因爲母親生病,急需用錢給母親看病,而他又是一個普通老百姓,沒有錢給母親看病。所以,他抱着試試看的態度,想把這筆錢賺到手。

  於是,他試了試木頭的重量,感覺也不重,就把木頭一直擡到城北去了。當時,很多老百姓笑他是傻子,官方的話也相信。結果,這個中年男子真的得到了二十斤金子。很多老百姓後悔不已,後悔自己怎麼沒有去嘗試。

  通過這件事,商鞅讓秦國的老百姓瞭解到:一、商鞅的法是有信用的,只要你做了事,就能得到回報。二、商鞅的法是人人平等的,只要你做了事,不管是什麼階層都能得到回報。

  影視劇中的徙木立信

  2、懲罰孝公親哥

  商鞅變法期間,秦國太子突然觸犯了法律,造成了很惡劣的影響。根據商鞅新法規定,太子年幼,太子犯法,太子的老師由於教導不好有責,將代替太子受罰。而當時秦國太子的老師,正是秦孝公的親哥。在徵求並說服了秦孝公後,商鞅懲罰了秦孝公親哥,割去了他的鼻子。

  通過這件事,商鞅讓秦國上下再次瞭解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無論你是多大的官,和秦國國君的關係多親密,只要犯了法,就會受到處罰。

  商鞅做完這兩件事後,商鞅變法順利了很多,受到了很多秦國老百姓的支持。

  秦孝公親哥贏虔

  原創作品,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