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丽君心里有著台湾影视产业反攻国际的蓝图,如今却卡在文策院一事上。(摄影/黄威彬)

作家吴明益的小说《天桥上的魔术师》用九个商场孩子的叙事,带领人们穿越时空,回到中华商场还在的那些年。如今,公视正筹拍电视影集,所面临第一个难题就是如何还原属于一代人的记忆──毕竟中华商场早在1992年便已灰飞烟灭,直到文化部的「台湾数位模型库」提供了中华商场的3D数位模型,才总算可以松一口气;但对一般民间业者来说,想运用类似政府资源在市场上与各国一争长短,恐怕还差立法院一个点头(设置文化内容策进院)。

文化部上周展示了「台湾数位模型库」第一阶段成果,在一百个已完成的数位模型里面,又以菊元百货、中华商场这两个已不复存在的历史场景最教人惊艳,将分别被运用在漫画《北城百画帖》、小说《天桥上的魔术师》所改编的电视剧当中,这对于民间业者来说,无疑是一剂强心针,因为在未来,无论是电影、电视、动画、VR、AR等等运用上,都能够拥有更多来自台湾本土的「现成」素材,可节省大量时间与成本,缩短与国际竞争者之间的落差。

台湾国产电影市占率低,自制节目能见度也不高,大多输入各国戏剧,「没有市场」成了影视产业人才出走最常见的理由。在文化部长郑丽君的眼中,这是台湾长期不熟悉自己文化、在经贸谈判中大开文化产业门户「双重虚弱」下的结果,她认为,当台湾找回自己的文化主体性,内需、外销市场都会有很大的成长空间。

郑丽君接受《信传媒》专访时说,为解决问题,文化部足足花了两年时间准备好三大工具,如今只差临门一脚──躺在立法院等待三读的《文化内容策进院设置条例》。眼看立法院临时会陆续处理著理所当然的《空气污染防制法》《公司法》,时间正在倒数,她的著急溢于言表,「它看似是一个设置条例、单一法案,可是文策院代表的是一个国家发展内容产业的一个政策转型,……它所有需要结合的政策工具,我们这两年大概都准备好了,那现在就等这个法案能不能通过。」

工具一:提供专业投资评估工具,建立文化金融体系

谈起所谓的三大工具,郑丽君指出,首先是百亿元规模的文创国发基金已经到位,除了文创一、二期计划的40亿元,国发会还核定了文化内容投资计划60亿元,「以前都是固定合作的几个创投,基本上是被动的,民间有投,政府才会跟著投,是比较保守的。现在我们是广发英雄帖,跟所有的金控、投资人、创投、平台、通路接触,目的是要点火。」

「我们真正重要的是建立无形资产鉴价制度、技术信用评等、内容评等等,这些专业的投资评估工具才是民间潜在投资人真正需要的,是要形成一个文化金融体系,我们和经济部、金管会都准备得差不多了,……现在两年大概雏形已经有了,甚至很多Netflix之类的国际影视集团也需要华人社会题材,所以其实很多跨国的资金也要进来。」她说。

工具二:文化科技门槛高,政府开发后授权民间应用

郑丽君提到,未来文策院也会是一个重要的文化科技授权平台,「文化科技的开发跟应用有两个面向,一是内容的开发,我们需要更多原生文化内容,但这不只有题材跟故事,还需要很多科技工具的借用。例如说,我们希望有更多台湾的文化元素,那就必须有办法把文史资料变成可以融入故事创作里面的科技应用,所以我们推出台湾数位模型库,能够把台湾存在跟不存在的文资、文物,都做成3D数位模型,让它们可以做影视、MV、ACG、AR、VR方面的应用。」

「另外像是国家文化记忆库,我们在这两年透过数位前瞻基础建设的预算,让它有更庞大的文史资料可以被科技应用,变成创作的素材,你可以想像,我们庞大的历史跟文化的记忆,里面可以萃取出多少故事啊,然后很多文史会变成我们故事的场景,……这些调查、研究以前都是很花人力物力的。」或许是想像著未来文化的蓬勃发展,说著说著,郑丽君忍不住笑了起来。

郑丽君认为,许多文化科技技术的门槛很高,并非民间所有制作团队都有能力开发,因此政府应该担起责任,协助民间开发,并跳脱过去单一案例的方式,打造成一种公共化服务,而文策院未来的工作就是建立开放与授权制度,「这个责任应该在政府身上,由政府来帮忙,但政府过去帮忙的方式只能补助,那我们现在把它嫁接在文策院,让它可以针对数位模型库、记忆库这类的文化科技,对民间做统一的授权,在数位时代,等于是一个拟影视基地的概念。」

工具三:创造国际合作机会,就等文策院领军打国家队

「第三个是,我们近来有包括像台美合作的影集正在筹拍中,台星也有,台日也有,所以这种国际化合作的气氛已经出来了。」她指出,台湾是亚洲最自由开放的国家,题材也最多元,因此国际间想要华人社会的题材,台湾往往是主要选项之一,经过两年多努力,已有不少合作机会,但可惜的是,台湾尚未建立起自己的国家品牌,「像日本的Cool Japan这种国家品牌,或者韩国的文化识别、品牌化,就是打国家队啦。」

因此,未来文策院将成为政府与民间的中介组织,「我们要让政府、产业、投资人大结合,然后品牌化,除了内容产制提升、输出以外,平台跟通路的策略怎么样铺陈,成为一个国际化的介面,这就很需要像文策院这样的角色,因为政府毕竟是政策为主,实质面要能够跟民间一起打国家队,从战略到方法可以连结,还是需要中介组织。」

「像韩国在2009年就快速整合他们既有的各种影视音产业中介平台,最后整合成韩国振兴院。那法国电影其实他们过去就有CNC这样的中介平台,近年数位化后,更把CNC扩大到动画、ACG等等。那日本也有,……其实很多国家都有这些中介平台,主要是嫁接市场产业的发展,所以台湾已经慢了,我觉得已经慢了。」她直言。

若立院临时会顺利三读,郑丽君:拼年底成立文策院

郑丽君强调,在提振文化内容产业的实务上需要高度专业,很难交给政府官员或行政体系的人员去处理,因此才需要成立文策院这样的中介组织,此外,维持臂距原则也是主要考量之一,「像国艺会是第一个中介组织,我也把它做了一个转型,让它彻底落实臂距原则。……所以我也主张,把政府对于创作的这种艺文补助都转介到国艺会,就是要避免政治引导跟介入。」

最后,她呼吁:「我们大概准备了两年多的政策,其实就需要这个平台(文策院)赶快来设立,所以我们期待说,如果文策院设置条例能在临时会三读的话,要用越快的速度成立越好,就拼年底,希望把它成立起来。」

延伸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