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便宜未必是最大的賣點,雙門號比單門號好。看來蘋果公司終於懂得如何抓往中國大陸消費者的心。

五年前,蘋果推出iPhone 5c,自以為應可贏得這個重要新興市場消費者的青睞。據說字母c代表「色彩」(color)或中國(China), 但看在中國消費者眼裡,意思卻變成「廉價 」(cheap)。 結果,這款手機在大陸市場賣得不好。

兩年後,蘋果在2016年3月以iPhone SE再向大陸消費者招手。「SE」代表「特別版」(special edition),擁有許多與前一年9月推出的iPhone 6S大致相同的高規格,特別是處理器和相機鏡頭。這顯示蘋果已從5c的挫敗記取教訓,不再只憑低價賣點進軍新興市場,改用結合「省錢」和「新技術」的誘因發動攻勢。

然而,iPhone SE仍是一款低價手機,也沒能減輕蘋果在大中華市場陷入苦戰的壓力。接下來,營收一連兩年走下坡,反映民族主義氣焰復熾、消費者偏好更有彈性的Android手機等因素。

鏡頭拉回蘋果12日舉行的新品發表會。彭博資訊專欄作家高燦鳴(Tim Culpan)13日撰文說,這回發表的三款新iPhone價格都不便宜,而這是故意的。其中售價最低的一款要價749美元,幾乎是iPhone SE兩年半前剛推出時定價399美元的兩倍。由此可見,蘋果似乎從iPhone 5c和SE的經驗中領悟到一個心得:世界各地的消費大眾未必想要較便宜的選擇。在中國及其他新興市場,許多民眾甚至覺得將就使用一支低規格手機很沒面子。

售價每支999美元起跳的iPhone X在市場上暢銷,也給蘋果上了昂貴的一課:只要證明錢花得有價值,即使是高價裝置也有強勁的市場需求。例如,在去年10月至12月一季,時值iPhone X剛推出,蘋果大中華地區的營收成長11%,接下來兩季營收更分別強勁成長21.4%和19.3%。

在蘋果進攻大陸手機市場的最新策略中,平價版iPhone XR扮演要角。XR採用與較高價新iPhone同樣的處理器,鏡頭畫素也相當。主要差別是隻有單鏡頭而非雙鏡頭,以及螢幕是LCD而非品質更優的OLED,這些差異足以合理化價格差距,但不至於讓消費者買了XR後羞於拿新手機示人 。

但高燦鳴指出,真正能證明蘋果學會對新興市場消費者投其所好的一點,是新iPhone終於開始支援雙重SIM卡。這讓一支手機可用兩個門號,是備受新興市場消費者喜愛的功能,既可讓他們在挑選搭配的電信合約時貨比三家,也能享有雙重手機門號的便利,可分別供公事和私事使用,或分國內和國外用,諸如此類。目前在中國和一些新興市場,消費者常額外辦預付卡門號來用。

蘋果新發表的三款iPhone都支援「雙卡雙待」,包括實體的nano-SIM卡和虛擬的eSIM;另外在eSIM受法規限制的中國、香港和澳門地區,蘋果提供附兩個nano-SIM卡插槽的iPhone。蘋果的英文官網提到,雙重nano-SIMs只支援頂級XS Max機款,但蘋果的中國網站顯示平價版XR也具備此功能。這是非常有趣的策略,顯示蘋果明白有些用戶想要雙卡是為尋求更划算的電信合約價格,其他人則想要兩個手機號碼。

總之,蘋果一改五年前以價格低廉、五彩繽紛但規格較差的手機進軍中國市場的策略,如今,價位最低的新手機功能幾乎可媲美高價機款,為中國市場量身定製雙重nano-SIMs版,還讓新系列手機定位為市售手機中的高檔貨。中國消費者買不買帳,仍有待觀察。但這證明蘋果顯然已明白當地消費者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