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個段子,突然就火了:

  大三暑假,送室友坐高鐵,臨上車,我說:“我去買幾個橘子,你就站在此地,不要走動。”

  室友楞了一下,說:“你什麼時候都不忘佔我便宜!”

  有人看完可能一臉懵圈,這有什麼好笑的?

  愛讀書的人,則會心一笑,心裏默唸五個字:朱自清《背影》。

  文中,朱自清的父親,送兒子去車站。站臺上,父親說:“我買幾個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

  不讀書,豈不讓人白白佔了便宜,連拆穿的能力都沒有?

  不讀書,如何融入高級的朋友圈,優雅的開玩笑?

  01

  不讀書,你拿什麼開玩笑

  《詩經》雲,“善戲謔兮,不爲虐兮”。

  蘇東坡不僅是千年大文豪,還是古代的段子手。

  他的玩笑,不是市井之徒的惡作劇,亦非玷辱人格的佔便宜,而是盡顯文人的幽默和智慧。

  腹有詩書,氣自華;腹有詩書,段子自來。

  東坡幽默故事之:邀朋捉蝨

  相傳,蘇東坡有個妹妹,聰明絕頂,人稱“蘇小妹”。

  一日,蘇東坡邀請黃庭堅做客,並親自出門迎接。

  蘇小妹隨口說道:“阿兄門外邀雙月”,“雙月”合爲一個“朋”字。

  蘇東坡當即對了一句:“小妹窗前捉半風”。

  “風”的繁體字是“風”,“半風”即“蝨”。

  意思是說小妹在窗前捉蝨子,把蘇小妹氣得扭頭就走。

  東坡幽默故事之:皛飯毳飯

  蘇東坡曾和好友劉攽提及當年讀書時,每天喫三白飯,一撮鹽、一碟生蘿蔔、一碗米飯,味道好極了。

  劉攽聽後大笑。幾天後,劉攽請東坡去喫皛(xiǎo)飯,東坡欣然前往。

  去了才發現,桌上只有鹽、蘿蔔、米飯,才明白被戲弄了,只好苦笑着喫光了。

  過了幾天,蘇東坡邀請劉攽喫毳(cuì)飯。

  劉攽明知蘇東坡要報復,但又好奇,還是去了。

  到了飯時,劉攽肚子餓的咕咕叫,可桌上什麼也沒有。

  催了幾次,蘇東坡才慢吞吞說:“鹽也毛('沒有'之意),蘿蔔也毛,飯也毛,這就是毳飯啊。”

  02

  古人說,腹有詩書氣自華

  現代人說話,雖然簡單直接,有時也挺有意思,卻總覺得少了點什麼。

  而古人,寥寥幾個字,意境自來:

  現代人:有錢,任性。

  古人說:家有千金,行止由心。

  現代人:我帶着你,你帶着錢。

  古人說:我執子手,子挈資斧。

  現代人:畫個圈圈詛咒你。

  古人說:畫地成圓,祝爾長眠。

  現代人:每天都被自己帥到睡不着。

  古人說:玉樹臨風美少年,攬鏡自顧夜不眠。

  現代人:我讀書少你不要騙我。

  古人說:君莫欺我不識字,人間安得有此事。

  現代人:求心理陰影面積。

  古人說:心如死灰,灰厚幾何?

  現代人:沉默不都是金子,有時候還是孫子。

  古人說:聖人不言如桃李,小民不言若木雞。

  現代人:認真你就輸了。

  古人說:石火光中爭何事,蝸牛角上莫認真。

  現代人:心好累。

  古人說:形若槁骸,心如死灰。

  現代人:錢難掙,屎難喫。

  古人說:鮑肆難嗅,金寶難求。

  現代人:秀恩愛,死的快。

  古人說:愛而不藏,自取其亡。

  現代人:人要是沒有理想,和鹹魚有什麼區別。

  古人說:涸轍遺鮒,旦暮成枯;人而無志,與彼何殊。

  現代人:醜的人都睡了,帥的人還醒着。

  古人說:玉樹立風前,驢騾正酣眠。

  現代人:我有知識我自豪。

  古人說:腹有詩書氣自華。

  03

  讀書,是一生的修行

  很多古代文人都有刻苦讀書的經歷。

  范仲淹,在南郡求學苦讀五年,每日靠稀粥餬口,沒有脫衣服睡過一個安穩覺。

  蘇東坡,讀經典總是邊抄邊背,直到爛熟於心,無一字差失。

  漢代大儒董仲舒,一生埋頭苦讀,三載不窺園,十年磨一劍。

  讀書,對古人而言,是改變命運、飛黃騰達的必經之路。

  但有很多文人,他們讀書並不完全爲了錦繡前程,而是爲了修身立德、陶冶情操、開拓眼界。

  三國人向朗,年逾八旬,仍孜孜不倦,潛心典籍。

  韓愈,終生手不釋卷。爲官後仍熱衷讀書,但凡能借到的書,都認真研讀。

  閱讀,是擺脫平庸的過程。

  當你的才華撐不起你的夢想時,唯有讀書。

  讀書的人,因知識的無限,更感到自己的渺小,纔會對這個世界充滿敬畏,因敬畏而變得可愛。

  讓讀書,成爲我們的一種生活方式。

  讓生命,在閱讀中厚重;讓靈魂,在書香中豐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