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坤丹是知名葯號廣譽遠的兩大招牌祕方之一,但這個葯最初其實就是從清宮中流出來的。我猜他們大當家的大概也沒想到,自己的傳世代言人竟然成了慈禧太后。

不過這個名字並不是慈禧太后起的,而是乾隆起的。

大家都知道,皇帝的女人實在太多,深宮冷院的,終身「囚禁」在這裡的嬪嬙侍女,心情其實大都好不到哪裡去。心情一不好,就容易愁思不斷,鬱結於心。乾隆皇帝覺得再這麼下去,宮裡的娘娘們恐怕都會大姨媽紊亂,懷不上龍種,自己實在是很難開枝散葉,壯大皇室啊。

1739年,趁著太醫院召集天下名醫編撰《醫宗金鑒》時,乾隆就順便給他們開了一個研究課題:你們給搞點葯出來唄,看看怎麼給宮裡的娘娘們調一下身體,可別再鬱血了,再鬱下去我怕是要絕後了!

皇上有令,太醫們當然迅速行動起來,集中精力搞研發,很快,就倒騰出這麼一味葯來,找一些氣血鬱結的娘娘臨牀試了試,嘿,效果挺好的,眼看著氣色紅潤了。乾隆大喜,給這個葯賜了個名字「定坤丹」,意思嘛,可以說非常字面了,希望坤宮得到安定。當然,這個葯是作為「宮幃聖葯」,專供內廷的。

監察御史孫廷夔是山西太穀人,他的母親生病時,他四處求醫,心急如焚,後來借職務之便,把這個方子偷偷從太醫院抄了出來,交到自家的藥鋪私下配製,給家眷們用用,偶爾也饋贈親友。慢慢地,這劑祕方的美名就一傳十十傳百了,大家都把它稱為「孫氏定坤丹」。

再後來,這個方子幾經輾轉,機緣巧合,落到了當時的私人藥店「廣盛號」(廣譽遠國葯的前身)手裡,廣盛號大當家的一看,這麼好的方子當然不能藏著掖著,多可惜啊!很快就開發成了商品,批量製售,賺得盆滿缽滿。

廣坤丹真正揚名立萬,靠的是慈禧太后。1990年八國聯軍侵華,慈禧倉皇外逃,一路顛沛流離,急火攻心,結果這婦科老毛病就犯了。她肚子疼得不行,逃到山西太谷時,已經痛無可忍。縣令得知此事,眼前一亮,艾瑪我們不是有定坤丹麼,呈上去啊。結果,慈禧喫了兩粒,真的很快止了疼。這一高興,就賜了塊匾額,上書四個大字——平安富貴。這塊匾現在就供在山西廣譽遠的陳列室裏,是國家一級文物來著。

至於這字是不是慈禧寫的呢?對比一下慈禧的真跡,我看和她傳世的絕大多數作品一樣,多半也是捉刀的寫完,她再啪地鈐上「慈禧皇太后御筆之寶」,好了,不用質疑,這就是她了的。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