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12月18日
  • 來源:搜狐旅遊
  • 小時課本上有一則由於蜜蜂引路,列寧才找到朋友家的故事,讓我從小就對蜜蜂有了好感,我知道蜂蜜、蜂王漿是天然營養食品,蜂王可用來泡酒、蜂巢可以制蜂蠟、花粉有很好的美容作用。

      當油菜花盛開時,這裡可是一片金色的海洋,微風吹來,泛著起伏不斷的金色波浪,空氣中也瀰漫著淡淡的香氣。

      花開人來,花落人走。養蜂人的行走與停頓,只與花事有關。停頓,為的是毗花而居;行走,為的是尋找花開的地方。

      「養蜂人就是中國的『吉普賽』人,追著春天跑,哪裡有花哪裡就有我們,每年在家只能呆兩三個月,一年要走上萬公里路。」

      他們象遠離喧鬧而又污染的都市,常年處在鮮花盛開的世外桃園中,呼吸著最新鮮空氣的神仙眷侶,過著的是沒有紛爭、沒有攀比、不用顧及太多的人際關係、不用考慮太多的世間大事的清閑生活,我真羨慕他們這種悠然自得的生存狀態。

      《春色最濃處》的末節讚美養蜂人:「宿的是春草鋪,喫的是風霜露,苦了你一個,甜了千萬戶」,也直抒胸臆,明快流暢。

      詩人筆下餐風飲露,為他人造福的養蜂人,令人極易想起楊朔的散文名篇《荔枝蜜》中的那些釀造生活與幸福的蜜蜂,以及像蜜蜂一樣辛勤耕作的普通勞動者,一股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流浪的腳步與漂泊的背景,譜寫出他們詩意的人生,勾畫出他們最美的家園。養蜂人的身份界定,我最喜歡的已故作家葦岸說得最好———「放蜂人是大地上尋找花朵的人,季節是他的嚮導」。尋找花朵,不就是在尋找春天嗎?尋找春天,不就是尋找這世間最美的生活嗎?

      ————————————————————————

      全媒體:@肖育文 是一位資深攝影師、旅行策劃師和跨領域自媒體人。資源豐富並整合成立雲南新媒介運營聯盟。在門戶網站和論壇建有博客專欄,其文章圖片可見於超過200種出版物中,包括《中國國家地理》《LonelyPlanet》等等。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