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拌黑木耳是夏日好食材,但要當心細菌滋生,引發食物中毒。(資料照)

2018-08-16 19:45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炎炎夏日吃涼拌黑木耳,但若沒有正確保存,可能會引發食物中毒,甚至出現器官衰竭,危及性命,而黑木耳從「養生食品」變成「毒藥」的真相,是因為「泡太久」了。

綜合外媒報導,一名浙江沈姓婦女上月將黑木耳在室外泡發兩天兩夜後,涼拌給兩名孩子吃,結果隔天卻出現嘔吐、腹痛、精神萎靡現象,送醫檢查得知是食物中毒,其中吃下大量黑木耳的女兒雯雯特別嚴重,送醫後昏迷不醒,除了黃痘、肝功能衰竭,還併發呼吸、血液、神經、循環等系統衰竭,經過積極搶救仍未脫離險境,痊癒機率渺茫,目前只能盡量將體內毒素排出。

醫生判斷,這些隔夜黑木耳由於泡發時間過長,加上高溫潮濕,食材中滋生細菌,產生毒素,從而腐敗變質。當黑木耳、玉米粉變質後,裡頭的「椰毒假單胞菌」會產生一種叫「米酵菌酸」的致命毒素,產生後洗不乾淨,也無法用熱水消毒,「在流行病學調查中,米酵菌酸的細菌性食物中毒死亡率,高達50%以上。」

近年黑木耳中毒的病例層出不窮,到底該如何安全地吃黑木耳?醫生建議,泡發黑木耳、白木耳(銀耳)都要在冰箱中進行,若泡發時間過長,應立即丟棄,此外針對市售鮮木耳,如有發黏、出水、異味等現象,千萬不要食用。

醫生也提醒,若誤食這些含有毒素的食材,現場應馬上催吐,降低毒物在體內的吸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