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值得注意的是,後工業時代,服務業將慢慢成為最大的產業,還包括教育、健康、娛樂、文化、一束旅遊等,未來必將有大量人才湧入這些行業。服務業和工業的最大區別就是,服務業不涉及生產,其交換的大多為個人技能、知識和時間。既然不存在大規模生產,沒有很長的產業鏈,也就不需要大規模合作,很多情況下,個人甚至就能成為一個獨立的服務提供商,如今,互聯網的發展又為此類服務業的發展提供了很好的支撐,幫助供需雙方解決信息不對稱的問題,讓獨立的個體之間能夠直接進行交易。

2. 彭小六的兼職收入來源有網課、書評專欄、微博、今日頭條、公眾號、線上微課、喜馬拉雅、社群分享、企業課程、版權等。

3. 鄒鑫,傻傻地去做,並且把實踐經驗專門建立了博客進行分享,寫了一年實踐,2008年,我的博客就有3萬多人訂閱,這時候出版公司來找我,問我能否寫本書,於是,我從2008年5月到10月底,5個月的時間寫了一本20萬的書,平均每天寫1000多字,我現在都難以想像。書出版之後,豆瓣評分8.5,還算不錯,於是,就有公司邀請我去講課,這算是多了個賺錢的途徑。

4. 如果你準備訓練自己的寫作水平,一定也要像一個教練一樣問自己:你寫哪個方向?準備用怎樣的類型寫作?對標的高水是誰?你計劃通過多少篇的練習達到何種水平的輸出質量?達到怎樣輸出質量的文章你才對外分享?第二個密碼依然不是多寫,而是多看,想要寫好什麼文章,可以先寫,也可以看別人怎樣寫再模仿寫,都可以。但無論如何一定要多看。

5. 個人形象設計:定位自己是怎樣的人,你得看起來像怎樣的人,我現在的定位是知識型IP;

個人對外VI設計:包括名片,宣傳彩頁,個人形象職業照、生活照等需要定期更新,電子版個人簡歷,如果是講師,還需要有課程簡介、大綱、和用戶評價及現場照片;

專業媒體品牌背書輸出:在知名雜誌、報紙、電台等媒體上做專題報道

線下線上講座或自媒體輸出:包括講座、公開課、論壇嘉賓、微課、在線答疑等形式,說白了就是在刷臉,該刷就刷,天天刷,持之以恆地刷,慢慢的就可以吧影響力刷大,刷大以後就可以篩選,只參加有品質的分享,保持品牌的能量。僅僅刷講座吸引人是很容易過後就忘的,所以雖好在主流平台上開通一個個人自媒體,讓大家關注你,形成可以持續運營的影響力。

產品化輸出:個人形象有了,知名度有了,影響力有了,最終目標還是希望有商業回報,普通人做產品化輸出,最簡單的是輸出付費課程(線上或線下),特別是線上的微課,是很容易做的,只是把課程真正做好很難。

6. 曹將:先不要做斜杠青年,先做延伸青年。最好是基於本職工作的延伸,畢竟是青年,還沒有太多積累,本職工作仍然是收入的主要來源和精力的主要著力點。那不如找工作相關可以延伸的地方進行發力,比如總結規律寫文章,不累,又能讓自己8小時之內保持發現的眼光。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