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崎嶇,遠來勞苦”“蜀道真如天,江行萬山間” .....一直以來,蜀道,就是文人雅士中最愛談論的“網紅”,關於蜀道的影視作品更比比皆是,但今天觀觀給你安利的這部大型紀錄片可是真真兒的高端大氣上檔次。

  今天,大型紀錄片《蜀道風流》啓動儀式在四川廣播電視臺S1演播廳舉行。

  《蜀道風流》啓動儀式現場

  川臺+鳳凰衛視 尋根蜀道

  蜀道,作爲南北絲路的樞紐,是中國商業史和文明史上重要的交匯點,在國家“一帶一路”宏大格局中處於重要地位。在省委宣傳部的有力指導下,在財政廳、文化廳、廣電局的大力支持下,四川廣播電視臺和鳳凰衛視聯合打造大型紀錄片《蜀道風流》,以“蜀道何雄”的命題爲主線,沿着“一帶一路”的四川軌跡,追溯四川文化自信的根源所在,觀照四川發展之路的今夕何雄,從歷史中尋找現世價值,尋根,引路,再超越。

  鳳凰衛視執行董事、常務副行政總裁崔強說,《蜀道風流》將是中國人的一次“尋根”之旅,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當下,這條風流“蜀道”將成爲四川貢獻給中國,乃至整個世界最珍貴的禮物。

  鳳凰衛視執行董事、常務副行政總裁

  崔 強

  四川廣播電視臺黨委書記、臺長劉成安表示,《蜀道風流》呈現的不僅是一條全新的治蜀之道、蜀人之道,更是川臺和鳳凰衛視以及海內外知名平臺的合作之道、共贏之道;將把《蜀道風流》拍攝製作和宣傳推廣工作做深做實做出影響,着力打造聚焦四川發展、展現天府新貌、彰顯川人精神的外宣精品。

  四川廣播電視臺黨委書記、臺長 劉成安

  突出面孔 折射世間百態

  紀錄片《蜀道風流》每集時長30分鐘,共10集,分爲鳳凰衛視版、四川衛視版、央視精編版三個版本。

  該片以蜀道爲依託,圍繞“展現蜀地今昔人文風貌,弘揚巴蜀傳統文化,有效傳播四川形象”這一主題,將厚重的巴蜀文化進行創新性表達,側重人物、突出面孔,以人帶物、由點及面地反應蜀地今夕風貌,依託多樣化的傳播渠道,向受衆傳遞四川深厚的文化自信和高度開放的良好姿態,深度透射各項事業蓬勃發展的活力。

  紀錄片包括《爾來四萬八千歲》《咫尺匠心難》等十集,從地理、歷史、文化等各個角度,還原蜀地瑰麗多姿,折射四川人獨特的生活方式和性格之美。

  以前已經有很多關於蜀道的影視作品,在採訪《蜀道風流》總導演段駿的時候,他一語道破了《蜀道風流》的不同之處。“之前的那些紀錄片都做的很棒,但是大多以蜀道論蜀道,我們想做一些大膽的嘗試,以時間緯度看蜀道,還要跳出蜀道看中國。”

  《蜀道風流》總導演 段駿

  據悉,該片拍攝製作全程使用4K超高清技術,圍繞“有形”蜀道和“無形”蜀道兩條脈絡展開。“有形”蜀道立體串聯四川獨特的自然、歷史、文化景觀,“無形”蜀道着力展示川人多元、包容、開放、創新的精神特質。

  9月成片 多個平臺支撐

  據悉,《蜀道風流》於2018年12月啓動, 2019年2月之前完成策劃方案,2019年7月將結束拍攝進入後期製作,2019年9月成片。擁有多個重磅播出平臺。

  《蜀道風流》製片人張榮告訴觀觀,這部紀錄片是真正的“國際化”,除了四川廣播電視臺的團隊、鳳凰衛視的精英,還請來了英國的製作團隊,全力打造精品紀錄片!

  《蜀道風流》將在鳳凰衛視中文臺、資訊臺、歐洲臺、美洲臺、香港臺和四川衛視同步播出,騰訊、優酷、愛奇藝等新媒體平臺將同期播出,精編版力爭在央視播出,這對傳承弘揚巴蜀傳統文化、提升四川對外形象、增強四川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義。

  “蜀道是一個歷史進程,更是一種獨特的文化尋根之旅,通過這樣的旅程,可以增強文化自信,讓世界更好地認識四川瞭解四川,也能更好地讀懂四川、讀懂中國。”總導演段駿說。

  怎麼樣,觀觀說《蜀道風流》高端大氣上檔次不浮誇吧?那還等什麼,端起你的小板凳等着吧~

  新聞鏈接:《蜀道風流》的前世今生

  2017年11月,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和四川省人民政府主辦的2017(第十四屆)四川電視節上,四川廣播電視臺與鳳凰衛視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甘霖親臨簽約儀式,明確四川廣播電視臺與鳳凰衛視一道,充分發揮媒體優勢,展現真實、立體、全面的四川,紀錄片《蜀道風流》就是一個重要項目。2018年8月,省委書記彭清華在成都會見鳳凰衛視董事局主席、行政總裁劉長樂一行,進一步明確要共同打造聚焦四川發展、展現天府新貌、彰顯川人精神的精品力作,積極推動獨具魅力的巴蜀文化走出去,不斷提升四川在香港和國際社會的知名度、美譽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