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近几年的努力,我国炼化产业规模化、基地化布局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隆众数据显示:截止2016年12月,中国共有367家炼厂,一次原油加工能力达8.4亿吨/年,同比增长1.69%。若不计入小型炼厂(常减压不足100万吨/年能力为4104万吨/年),中国实际总炼油能力为7.87亿吨/吨,中国一次原油加工能力仅次于美国。

其中,利用进口资源为主的炼油、乙烯等产业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以利用国内资源为主的炼油、乙烯等产业主要集中在西北和东北地区。之前,我国面临炼油行业集约度较低,全国炼油企业平均规模明显偏低,呈现「多、小、散、乱」格局。于是国家在2015年制定并推行《石化产业规划布局方案》,旨在彻底扭转我国重大石化项目布局分散的局面。其中就包括集聚建设上海漕泾、浙江宁波、广东惠州、福建古雷、大连长兴岛、河北曹妃甸、江苏连云港七大世界级石化基地。除了建设新型先进石化产业基地,淘汰落后产能,让固有不合理产能顺利转移或搬迁,完善陆上石化产业布局。下面就详细来说一下:

1、建七大石化产业基地,今后新建大型炼化项目,原则上优先布局在七大基地,充分利用海上能源进口资源。

1.1上海漕泾、浙江宁波、江苏连云港三大基地位于长三角地区,该区域经济活力强劲、发展潜力巨大,是石化下游产品消费中心,也是当前国家实施「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两大战略的关键交汇区域

1.2广东惠州、福建古雷两大基地位于泛珠三角地区,面向港澳台,区位独特,是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核心承载腹地。

1.3大连长兴岛、河北曹妃甸两大基地位于环渤海地区,是国家实施京津冀协同战略的集中辐射区域。

 2、淘汰落后不合理产能,实现产能规模化,部分产能向七大基地集中

上海高桥石化将向上海漕泾基地迁移;南京金陵石化将向连云港转移;而大连地区3000万吨/年炼油能力应逐步向长兴岛基地集聚。

 3、在现有产业基础上,完善陆上能源进口通道和配套石化项目布局

依托中俄原油管道,优化辽阳石化等企业原油资源配置,建设中俄合资天津炼化一体化工程;

依托中缅原油管道,建设云南炼化一体化工程,推动西南石化产业布局;

依托中哈原油管道,发挥面向中亚地区地缘优势,继续提升新疆石化产业发展水平,发展高附加值产品。

在优势企业挖潜改造上,首先推动在建工程建设。如中科炼化千万吨级炼油和百万吨乙烯项目、海南炼化百万吨乙烯及炼油扩建项目、惠州炼油千万吨级炼油百万吨乙烯项目、云南千万吨炼油项目等。

依托茂名、九江、华北、辽阳、齐鲁、天津、安庆石化,实施炼化一体化改造扩建,建设芳烃装置;

推动泉州石化、辽宁华锦等企业乙烯和芳烃改扩建工程;

支持青岛炼油整合区域轻烃资源建设乙烯工程。

除了这些大型炼油产能的改造,小地炼的发展趋势更值得我们关注:

 4、山东地炼产能扩张能力有限,但规模化、集中度和国有化趋势明显

山东、辽宁、广东是中国前三的炼油大省,山东省涵盖了中国51%的地方炼厂,山东地炼2016年产能合计1.6175吨。

近几年,山东部分炼厂纷纷被中字头企业收购或兼并,大型企业收购小型企业的消息也不绝于耳,未来,随著山东地炼企业集中化程度的提高,加之原油配额的放开,山东地炼将一改原有「小、乱、差」局面,逐渐向正规化大军前进。

一些小型落后装置将在油品质量升级大潮中被淘汰或兼并,山东地炼未来产能扩建前景并不乐观,但整合才是重中之重。

5、宁夏地区成为小调油企业的保护伞

西北地炼产能占据全国11%的比例,其中主要集中在陕西和宁夏地区,近年来,我国最严环保法出台,沿海地区对环保要求较为严格,新建和审批炼厂流程都变得异常困难,部分地炼企业将苗头转向相对偏远的宁夏地区,那里环保机构执法力度相对薄弱,而且依靠新疆和陕西地区的部分国产原油和煤制油原料,一些不太合规的小地炼越来越多的聚集到宁夏地区。而这里正好处于中国的心脏地带,本身就拥有一些工矿企业,货源北可达内蒙地区、东可达陕西地区、南可下四川和重庆地区,西可深入青海、甘肃偏远地区。是未来小型地炼企业孵化的摇篮之一,不少新兴企业正在崛起。

 6、东北地炼产能扩展困难,地位越来越弱化

东北地炼产能占据全国产能的11%,在近几年的产能布局中,东北地炼主要是整改、搬迁,产能增长缓慢,去年仅有辽宁缘泰一家企业投产,华锦的1500万吨改扩建项目和大连恒力石化项目在近三年内投产可能性都不大。未来的新建产能主要就集中在大连长兴岛石化产业基地,基地分为西中岛石化产区和长兴岛恒力石化,华锦和宝来这些大地炼都将向盘锦和大连这些使用进口原油方便的地区聚集。至于其他地区要想再新建产能,一是没有政策,二是没有需求,加之东北经济环境不景气、银行信贷不断收窄等利空因素打压。未来,东北地炼将出现强者更强,弱者淘汰的局面,企业数量将会只减不增,像华锦、宝来这些大企业由于有政府支持和原油进口权的放开,开工率将持续走高,大企业的发展方向主要是朝芳烃、炼油一体化方向发展。而一些小企业则在困境中逐渐被淘汰。

未来我国炼油产能的增加还主要依靠国家投资的大型炼油项目,主要集中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随著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的逐渐提高,进口原油使用方便与否对于炼厂后期发展起著至关重要的作用。陆上产能只能面临整改和淘汰的局面,但是地方炼厂将会越来越多的参与到国产原油的使用当中来,西北、华北、华东地区依旧是地炼发展壮大的核心区域。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