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對我們來說,不僅是生活的一部分,也是一種生活方式,對於它,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態度,所以,我們每個人都是有態度的旅行。在春節到來之際,發佈一個我接受採訪的錄音稿,不談對錯,只說說那些年,我們如此走過。

自由行,你喜歡一個人獨行,還是結伴一起去旅行?

我更喜歡一羣志同道合的朋友,或者伴侶一起去,因爲人需要表達還有分享。記得在斯里蘭卡馬特勒海灘拍日落,十幾裏長的海灘沒有一個人,當時覺得最痛苦的是如此美景,卻沒有一個人可以一起分享。如果從職業或者方便的角度,會喜歡一個人,獨行可以自己想要去哪裏就去哪裏,可以不用在乎是否喫飯,不會影響自己隨遇而安的心情,也不會有很多的分歧,如果你不想花很多時間去包容,那就自己去獨行。

如果有人屬於內向型性格的,覺得一個人旅行的感覺就特別好。

我覺得太過內向了不好,因爲人還是需要分享的,這可能更勝過一個人悶悶的去享受孤獨。當然,有些人感情受到了挫折,想去安靜一下也未嘗不可,但是,找一個信賴的朋友,互相交流,比獨自平息那份痛苦要好得多。

如何選擇自由行的目的地呢?

選擇目的地需要考慮景色、簽證、經濟三個要素,景色是最重要的。夏威夷世界上最美的哈納海岸公路,看到了我覺得很美,當時就會想去。其次,簽證是否方便,例如,2015年土耳其有了電子籤,一個人走了一圈,2018年春節,看到摩洛哥免籤,立即就去了。最後,考慮旅行地的旅行費用是否能夠承擔,中國飛過去的機票是否便宜。自由行需要量力而行,不去攀比,從旅行費用便宜、出行方便的國家開始 鍛鍊自己應變交際能力。

自由行大部分都是窮遊,窮遊的窮到底是什麼?

窮遊是經濟的旅行方式,不是喫不上飯去旅行,窮遊也是有尊嚴的,不是一種乞討式的旅行,更不是“逃竄”,不建議連飯都喫不上的人去旅遊。有些人出行完全靠搭順風車,在別人家蹭飯, 我不贊同這樣的方式,很小我就被教育要有尊嚴,沒飯喫的時候,哪怕去撿垃圾,都不會要去要飯。搭順風車也行,但是多少要幫別人幹一些事情。例如,國外有一種用看守房子換住宿的旅行方式,就是去幫人家除草、收郵件,換取免費住人家的家裏。所得都要以勞動付出爲代價,不能不勞而獲,這是窮遊最根本的原則。

窮遊對我們有什麼意義?

窮遊是以一種最經濟的方式去旅行,對於年輕人來說是一個必經的經歷,沒有做過揹包客的人,是很難成爲真正的旅行者。此外,窮遊還可以有更多地體驗,有機會去嘗試一些地道的、本土的喫喝玩樂。 但並不是窮人才去窮遊。國外有些人很有錢,但一樣跟我們一起住大通鋪的客棧,自己做飯喫。他們就很享受這種自己動手的樂趣,還能給自己帶來享受。經濟的方式旅行是沒必要浪費,當時我們一羣人自駕,他們可以租車花一兩千塊錢給車加油但是住很一般的酒店,他們不是沒有錢,你想當時可能四五點就起來或者就睡一兩個小時,沒有必要去住五星級酒店,也沒那個時間去享受。這是資源的浪費。

你覺得外國遊客和中國遊客的旅行有什麼不同?

看看中國網上的年輕人,很多人都在曬奢華出行,拿着LV,坐在頭等艙,住五星級酒店,曬豪華大餐等等。在國外看到年輕人更多的是曬怎麼衝浪,怎麼玩滑翔傘,怎麼開車自駕。中國遊客不論老人還是年輕人,跟旅行團比較多些,外國年輕人大部分是自由行,外國老人跟團的會比較多,但這個現象在逐年變化,隨着英文的普及,更多的年輕人背起了揹包自己出行。跟團一般都是旅遊性質爲主,方式是遊覽參觀;自由行主要是旅行,體驗並融入環境中,體驗會更深入一步。跟團不一定能得到旅行的體驗,但是比較輕鬆簡單。

一年到頭在旅行,看到類似的風景會不會厭倦?

純粹就風景而言,會有,同樣的海灘看多了會有審美疲勞,但是,我們旅途中,不可能遇到同樣的那些人,那些事,這些元素讓你不會審美疲勞。對於反覆去的地方,我們還可以拿起相機,去尋找它不同時間,不同角度的美感。對於同一個地方,我們還可以採取度假的方式,讓自己去放鬆心情,而不是像一個攝影師一味地去尋找不同的風景,將自己當作一位遊客,去享受當下的陽光,新鮮的空氣,尋找好心情。

旅行的意義是什麼,能給出一個明確的答案麼?

“旅行只爲無法到達的目的地”,這是我在簽名欄寫的一句話,現在依舊沒有確切的答案,旅行的地方很好找,但是心目中的目的地、心情與願望會變。我高中的時候,最想去華山,大學想我還有珠峯和南極北極,所以說旅行的目的地一直都在變化的。變化的過程中,一個是人的眼界更加開闊,知識更加豐富,包容性更強,就會有更多的憐憫和善意,讓人的性格變的更好,要在旅行中不斷修煉自己。有很多人覺得旅行是一種時髦、時尚的事,但很多人並沒有理解旅行會給自己帶來什麼,僅僅將旅行當作披上了一件名牌外衣一樣去炫酷。當然,不管人們的目的如何,旅行只會越來越熱,因爲人在喫飽喝足之後,就會有一種更高層次的精神需求,旅遊產業是非常有前景的。

旅行中的心動是一種愛情嗎?

旅行中心動的感覺,未必是愛情,偶遇的旅伴在旅行中非常默契,愛好也非常相似,很容易動心,如果你沒有伴侶,沒有結婚,我覺得就應該勇敢去愛嘗試,如果有了伴侶那就要慎重,這種浪漫會有代價,道德上、家庭會產生一些困擾。人生中,不可避免會留一些遺憾,有遺憾,人才會對完美充滿期待。年輕的時候,也覺得愛就是包括身心兩者的投入,不愛就什麼都不會投入。但人類也是一種動物,動物產生愛情是一種荷爾蒙的分泌,很多人認爲荷爾蒙的分泌在愛情中佔有很大比重的,所以就很難區分什麼是肉體上的需要什麼是情感上的需要,當你無法判斷的時候,就要謹慎考慮,你到底需要什麼,不給自己後悔就好。

從旅行攝影的角度上看,你更關注自然風光,還是風土人情呢?

拍人文其實是很難的。剛開始喜歡拍攝風光,後來有所變化。記得一個雜誌的編輯看了我的照片就說,感覺你拍的地方全部都是無人之境啊。這在我看來就是一種批評,就是說我照片中人文的東西太少,雜誌希望有美景、更希望有人文。後來我慢慢就開始拍途中的人和事。在夏威夷茂伊島自駕,我專門拍了拋椰子比賽的當地人,還拍了一個彈吉他的小女孩。以前可能很多攝影者,尤其是年輕人,會和我一樣,特別不好意思去開口找人拍照,不敢近距離拍人,特別是不認識的陌生人很可能會被拒絕的時候。

不少攝影的人總想避開人拍照,可以得到一張純淨的照片

我以前就是這樣的,就是站在那裏等半天等着別人走開。後來我發現有必要把人納入進去,這樣更顯環境的不同和當時的人文,在哈雷阿卡拉國家公園拍日出,我就特意拍了有裹着被子看日出的情侶。就個人愛好而言,我還是更喜歡風光。自然的風光能養眼,還能靜心。

無人區那麼危險,爲什麼不少旅行者還要去呢?

我覺得一個沒有冒險精神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冒險是人對自然的探索,是探究和發現的一個過程,也是自我極限探索的一部分,很喜歡像BBC的紀錄片《美麗中國》中展現的自然的野性美。有人質疑說,你們是喫飽了撐着,爲什麼要跑到那麼危險的地方去。而我認爲主體驗到一般人體驗不到的那種感覺,在沒有洶湧人潮的無人區,不需要昂貴的門票也可以自由地行走在那些很美的地方,在無人的曠野可以靜靜地聆聽鳥叫蟲鳴的感受。還記得旅行家洛克說他自己旅行的理由,旅行就是去到自己都不知道是什麼地方的地方,自己累得要死要活,然後歷盡千辛萬苦以後可以在一張很舒服的牀上睡覺就已經很幸福。也就是說歷盡辛苦以後會對小小的享受變得很滿足。

旅途中遇到很多危險的情況,包括親眼目睹旅行者遇難,心裏有感到過崩潰嗎?

其實我們也有一些緊張。有一次出發去松潘雪寶頂雪山前夕,聽到一名登山愛好者遇到雪崩,墜落山下不幸遇難,而另外一名登山愛好者則躲在冰洞裏一天受了重傷。另有14人的穿越隊伍在四姑娘山失蹤。當時我們也都害怕,儘管很小心,在戶外摔過很多次,所以危險性還是挺大的,戶外的首要原則就是安全第一。

在感覺到危險的時候,是怎麼去克服恐懼的?

我們也不像專業登山隊有衛星電話,面臨的危險也比專業登山隊更大,應對危險只有做好充分的準備與依賴豐富的戶外經驗。第一,要做好攻略,對線路、天氣和地理環境一定要詳細瞭解。第二,必須有本地嚮導與馬幫一起同行,第三,要攜帶各種裝備和物品,包括地塞米松、利尿劑在內的許多藥物,以備應對最壞、最惡劣狀況的出現。當時我腰疼得厲害,揹包都背不動,幸虧帶了發熱包,睡覺貼在腰上,第二天還能繼續揹包爬山。第四,出發前進行了拉練,去登山、游泳、跑步,做好身體上的準備。戶外登山體力不支時特別容易出現危險。再有一個戶外的經驗,走的越多,應對突發事件就越沉着冷靜。後來有人要跟我們穿越無人區時,選人的第一個標準是要有高原徒步的經驗,而非體能、攝影技術等。因爲戶外經驗才能救人一命。

戶外經驗很重要,那麼菜鳥新手沒有經驗怎麼辦?

經驗也不是所有人一開始就有的,那對於那些旅行的新手來說,從身邊最簡單的開始積累經驗,在自己城市周邊一些山裏、森林、海邊等徒步、穿越,積累一些戶外的經驗。這些地方儘管也會遇到的危險,但容易救援。另外,要多學習。多接受比較專業的訓練,參加戶外徒步、急救登方面的講座,例如,如何保護膝蓋。登雪山之前,我們都做了很多專業的訓練,在遇到危險的時候,要能立即反身用冰鎬扣住地面,登哈巴雪山之前,這個動作我們練習了很久。很多人覺得我們過於小心,戶外雖然不一定會出事,但是一旦出事,這個就會救我們一命。

經歷過這麼多危險的事情後,你的心性有沒有因此而改變?

有。現在敬畏大自然,人定勝天是不對的,大自然是不可控的。有很多未知的突變,比較小心翼翼認真對待戶外旅行,而不是自大地去藐視一切。有人說,是不是年紀太大了開車越來越慢,年輕人都在飆車,其實不是年齡的問題,即使駕駛技術比許多年輕人好,但是這種關乎生命的事情,是需要很慎重的。

旅行中會受到傷害嗎,旅行付出比平時更多的代價這值麼?

受傷是不可避免的,只能去減少。最嚴重的一次就是去三清山,本來三清山並不太危險,比之前去的華山、黃山都容易。所以當時太鬆懈了,下雨穿着衝鋒衣,帶着帽子低着頭走,擋住了視線,頭部突然撞到一塊突出的岩石,撞到了眼眶,衝鋒衣的帽子都撞破了,用了兩包巾紙才止住流血,差點毀容了。

危險如影隨形,只能儘量防範,遇到了也沒有辦法,就跟很多職業運動員一樣,只要這些傷害不要威脅到生命安全或者給我們帶來過重的傷痛。不能因爲害怕受傷就放棄,對危險敬畏就好,但不要恐懼,恐懼會讓人裹足不前,甚至在遇到危險的時候會更驚慌。危險是到處都存在的,坐公交車都有可能撞車,所以這個東西只是小概率事件。之前有問我,我回答說人類的探險不可能因爲遇到大事件就裹足不前了,這個東西是小概率事件,儘量去防範但是不要去恐懼。

不喜歡無人區,就喜歡度假好嗎?

沒必要個個都一定要去無人區,度假也是一種很好的旅行方式。有一年過年的時候,我們住在越南美奈一個不錯的度假村,每天早上起來,赤着腳光着膀子,拿着相機,沿着海灘走十公里,拍拍照看看日出吹吹海風睡睡懶覺,喫着美食跟大家聊着天,我覺得也挺好的。無人區跟這個感覺就不同,一個是挑戰自我的感覺,一個更多的就是放鬆享受,享受大自然國外的有錢人最想幹什麼,其中一個想做的就是坐郵輪度假。

有一次,我帶着家人,到馬來西亞的熱浪島,沒有網絡,也就不用看手機,不與外界聯繫。我們每天就在海邊的酒吧,喝咖啡發發呆,散步、游泳、潛水,就挺享受的。現在已經完全被社交網絡覆蓋的生活當下,做做白日夢,發發呆還是挺放鬆的一件事情。尤其是工作特別勞累的時候,就會腰痛,頸椎痛,然後去度假的時候就是一種修復。我對中國的有些遊客就不能理解,他們到了海邊不游泳,他們就坐在客房吹着空調。大自然給我們這麼好的東西,陽光沙灘海水,不能理解爲什麼花了這麼多錢,來這裏不知道去感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