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康威视做固态产品,如今也不是什么大新闻了。早在2018年年末海康威视就开始「搞事情」,发布了一票的2.5寸SATA固态,其中1TB和512GB版本的C160以极具性价比的价格赚足了眼球,一时间也算是火了一波。虽然事后拆解发现C160主控没啥问题,颗粒用了镁光的白片(据说是优质大S白片),后来又「缩水」成群联自封片,最后甚至有人说是黑片(越传越夸张的感觉),但那也是后话了。首发的那一批,还是很香的。

现在,海康威视又开起了一波「固态车」,推出了C2000和C2000 Pro两款M.2固态硬碟,定价策略和之前一样,突出一个性价比。其中C2000 512GB版本在不少平台上只卖499元 ,本人也跟著上了车,入手了这块固态硬碟,随手做了简单的小测试分享给大家。

一、外观

所有照片都是手机渣拍,无修无改,原汁原味,大家凑合著看吧……

C2000的外包装盒,中二气息满满……画个天使是什么鬼……

打开包装盒,引入眼帘的是固态硬碟、散热片、硅脂垫和一把小螺丝刀。可能是官方考虑到这块固态发热较大,随产品附赠了散热片和硅脂垫,好评。送的小螺丝刀也挺贴心的,但是,你就不能再送颗螺丝吗?

先别急著组装,让我们来看看C2000具体的用料。首先是主控,群联PS5012-E12,该主控发布于2018年9月,定位旗舰主控。

该主控采用台积电28nm工艺制造,支持八个NAND快闪记忆体通道,支持PCI-E 3.0 x4汇流排、NVMe 1.3标准、第四代SmartECC LDPC纠错机制、AES-256/TCG Opal/TCG Pyrite安全加密等技术,兼容未来96层堆叠的3D TLC/QLC快闪记忆体颗粒,最大容量8TB,还支持雷电3移动SSD(搬运自快科技)。

再看颗粒,东芝3D TLC颗粒,编号TH58TFT0T23BA8C,单颗容量1024Gb=128GB,C2000 512GB版本使用4颗颗粒。至于这颗粒的来路,官方一再保证是「东芝原厂正片」,我本人因为技术有限加上硬碟只有这么一块,也无法去验证了,就相信官方的说法吧。(评论区有人指出C2000 Pro为原厂正片,C2000为群联自封片,我也不知道如何判断……)

C2000还使用了512MB的外置DRAM缓存,颗粒为海力士DDR4 DRAM。外置DRAM缓存用于缓存FTL表,每1MB对应1GB的快闪记忆体空间。有的SSD将DRAM集成与主控中,就没有了所谓的外置缓存;还有的SSD使用HMB技术,直接使用部分内存空间作为固态硬碟的外置缓存。

外观展示到此结束,一个SSD讲道理也没啥好展示的。下面开始上机实艹环节,上图是上机实拍图,可以看到装了「黑金」散热片后颜值还可以。

二、性能测试

1、测试平台

由于家境贫寒,本人买不起台式机,只能使用笔记本进行测试。

使用的笔记本为神舟的TX9-CT5DK,蓝天N960TF模具,配置为:i5-9400+RTX2070+双通道16GB内存+256GB群联OEM SSD(神舟真的很喜欢群联的低端OEM固态,便宜)。选用这台机器主要是考虑它搭载台式机CPU和H370晶元组,比较接近台式机的条件。

系统版本为Windows 10 家庭中文版64位,Build 17763.253(1809/RS5)。

上机后成功识别固态硬碟,使用HWiNFO64可以查看到C2000的警告温度和危险温度分别为70℃和90℃,在这两个温度下,C2000会不同程度的降低运行功耗,进而影响性能。

下面开始测试,测试将在空盘和使用一半空间后的状态下分别进行,除了各种常用的跑分软体外,还会进行实际拷贝测试。

2、空盘测试

AS SSD测试,连续读写速度分别为2800MB/s和2000MB/s左右,读取速度与官方宣传的最大读取速度3300MB/s有明显差距,写入速度与宣传值2100MB/s相差不大。1GB的测试中4K读写分别为53.84MB/s和125.77MB/s;10GB测试中4K读取速度明显下降。

CrystalDiskMark 6.0.2测试,1GB测试的连续读写速度甚至超过了官方宣传值,32GB测试中读取速度也非常高,但连续写入速度明显下降。4K读取速度在不同大小的测试中相差不大,4K写入速度也稳定保持在133MB/s。

TxBENCH测试,1GB测试中连续读写速度达到宣传值,但4K读取速度下降到27MB/s;32GB测试中成绩下降明显,特别是连续写入速度和4K读取速度,因为这些测试中的数据类型都是随机的。

ATTO Disk Benchmark的测试成绩则非常稳定,而且挺好看。4K读写均能保持在350MB/s左右,连续读写就更稳定了。

全零可压缩数据
46%可压缩(应用程序模型)
不可压缩数据

由于PS5012-E12主控具备数据实时压缩/解压功能,因此使用Anvils Storage Utilities可以测试出C2000在面对压缩和不可压缩数据时的性能表现(其实TxBENCH已经测出来了)。从测试成绩可看出,46%可压缩和不可压缩数据的测试中,C2000的性能表现比较稳定:连续读写速度为1200MB/s和700MB/s,4K读写速度为22MB/s和120MB/s;如果使用完全可压缩的数据,性能上会有明显的提升。不过因为我测试直接使用32GB的数据,测试成绩肯定是难以达到宣传值的。

数据压缩技术在HDTune大文件写入测试中也起了非常明显的作用,写入200GB的全零数据都不掉速,让我一度以为这盘非常牛逼,可能是全盘模拟SLC。

但实际上,将数据模式改为随机后,C2000就「原形毕露」了。实际的SLC缓存大小大概在14GB左右,缓存使用完后,连续写入速度降低到500MB/s左右。这也解释了上文软体跑分中,32GB数据的测试成绩变化明显的原因。

群联 OEM盘到C2000

实际拷贝测试,从群联OEM固态中拷贝62.6GB的《刺客信条奥德赛》ISO镜像,以及从MX300中拷贝约300GB的STEAM游戏,速度均保持在380MB/s以上,因为群联OEM固态走的SATA通道,性能成为瓶颈,无法发挥C2000的实力。

从MX300移动硬碟拷贝游戏,全程中速度有所波动,C2000温度在50~60℃。由于该盘也是SATA固态,速度也受到限制。

拷贝一些体积极小的文件时,速度会有明显的下降,可以作为4K文件写入速度的一个参考。

换上NVMe固态硬碟,同样对拷刺客信条的安装文件,这回速度正常了,但写完缓存后速度就降到将近500MB/s,和HDTune测试结果一致。

3、占用321GB后的性能测试

使用STEAM游戏库占用321GB空间后,测试C2000在使用过半容量下的性能表现。

AS SSD成绩不变。

CrystalDiskMark 6.0.2测试,连续写入速度暴跌,似乎数据压缩技术没有启用。

TxBENCH测试,32GB数据的测试中,除了连续读写之外其它性能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1GB数据的测试中,随机4K Q32T1相比空盘时差距明显。

ATTO测试,没有明显区别。

全零可压缩数据
46%可压缩(应用程序模型)
不可压缩数据

Anvils Storage Utilities测试可以明显看到,容量占用过半后,主控的数据压缩技术不会被启用,不管使用何种数据,测试成绩基本一致。

HDTune 100GB随机数据写入,可以看到SLC缓存大小不变,正面C2000使用的是固定SLC缓存而非动态SLC缓存技术。

三、总结

得益于群联PS5012-E12主控和512MB的外置DRAM缓存,在能使用数据压缩技术的条件下,连续读写速度在测试中最低也能达到约2800MB/s和2000MB/s,基本超过了同容量的PM981(大家似乎很喜欢把三棒子作为性能标杆);关闭数据压缩技术就比较惨了,连续读取速度影响不大,连续写入速度最低会降到约600MB/s,相当于PM981写完SLC缓存后的水平。当然,如果PM981在测试时也使用了数据压缩技术,那估计关闭数据压缩技术后也同样很惨……

如果两者同样用完SLC缓存,C2000的连续写入速度会稍逊于PM981。但是在SLC缓存大小上,C2000只有约14GB,被24GB的PM981吊打。

综上,海康威视C2000的性能并不弱,但对比「标杆」PM981,它还是略逊一筹。能让它挽回面子的,还是512GB 499元的售价和长达10年的质保。我个人认为这是一个「买主控和保修送硬碟」的东西,10年质保在那,哪怕是TLC,哪怕后期缩水成白片,当仓库盘还是合格的。当然,如果真的又玩起了颗粒缩水的把戏,那我肯定是路人转黑的,这盘也就没什么购买价值了。毕竟如果是老司机,PM983这样的洋垃圾固态车一找一大把,根本没你TLC固态什么事。

什么?你说PM981 512GB也才469了?那么问题来了,你敢上吗?(斜眼笑)

最后祭奠下为了折腾这个小测试耗费的5TB写入,全文结束。(本来还想弄个IOMeter测测稳定性,结果不会用测出的结果莫名其妙,还是不放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