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1903233757.jpg

453|HR迈向CHO之道:首席人力资源的第一堂课          共计 2,188 字 | 建议阅读时间 2 分

经营一家企业最重要的是什么,就是「人」。管理中,最核心的本质又是什么,这是「通过一群人,拿到结果。」的定义。从这两个视角来看,能够成为CEO都是「能力很强」的一群人。但是,这并不代表能力强,能够被复制到一群人的身上,这就是「组织发展」(Organizational Development)存在的关键。

在理解组织发展前,需要先厘清,组织的成长是由什么来驱动的。从「盖洛普路径」(The Gallup Path)利润驱动实际增长,这种利润的来源就是「业务」。换言之,业务战略的制定会影响HR战略,再影响到财务战略。

然而,如果仅从业务的角度出发,那只代表看到组织发展的一层,也就是「术」的理解。因为不管是制定业务战略、HR战略或是财务战略,都还须回归到「道」的层面来解析。只有理解了我们所谓的道,在之后发展的路途上,所产生的结果,才会知道一家企业是否能够持续走下去。

 

01组织规模化下的讯息递减

一般企业生存到第三年,会是一个分水岭,因为这时驱动组织持续前进的动力,就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基础,则来自于创办人的基因,以及不同发展阶段所需要的价值。

从这里就可以知道,所谓的「道」就是我们常说的愿景、使命、价值观。很多企业都会有属于它的愿景、使命与价值观,但能否落地道每个人的心中,又会是另一个事情。

例如,当今天十个人、二十个人的组织中,你只要大喊一声,每个人都听得到,如果今天是一百个人,五百的人,或是一、两万人的组织里,创办人所传递的讯息,必然会因为人数的量,给稀释掉讯息的精准度。

因为这种讯息传播的过程中,讯息会被层层削弱与递减,最后变成一段文字,却无法感受到最初的温度。

这时,就是我们HR展现价值的时刻,你会知道,该怎么在组织中建立一个系统,协助创办人,把他说的文化价值感,给准确传达到每个人的脑海中。这就是所谓从「道」的角度出发,理解文化价值的基底。

 

02「道」的三层次

从「道」的角度来看,可以解析出以下三种核心:

愿景:我们要做成什么事情
使命:为什么是我们
价值观:什么样的行为能够展现

以具体化的概念来呈现就是,愿景,如同河的对岸,是我们向望所追求的伊甸园。你可以问自己说,你今天为什么要创办这家公司,而且我们是为了成什么样的事情。任何企业都诞生,都会对应到某部分的商业需求,这也是企业存在的初始价值。

对于使命的具体描述,好比是一个唐憎团队,因为只有我们这一群人可以做,这是我们的发心,是我们这一帮人要来做。

价值观则是我们前进的行为,也是过程,帮助我们在行径的途中,知道什么样的行为被鼓励、支持,以及什么样的行为价值,不符合我们的文化价值。

从「道」的角度,是为了让我们明白,在各项业务开展,与HR策略上,都该怎么选择与判断,一但理解后,就会开展到「术」的层面,也就是前面提到的业务展略的制定与人力发展。

 

03业务战略到人才战略的组织效益再重配

从业务展略来看分为两类别,长期的业务战略,以及短期的BP亦即工作计划或是运营目标。

一但确认这些战略与目标后,就会进入到如何落地实践的阶段,这就是「组织结构」(organizational structures)上的调整,你需要知道,谁该在第一线业务作战,谁负责后后勤支援,谁负责运营的达成。

每一项的分配,都是一种人力盘点,这会让你知道,那些人的能力要提升,哪些人的需要晋升,哪些人需要开掉,以及当组织内部的人力生态没有相对应的人,又该去哪里找。

当厘清现有组织的能力后,我们就要思考,如何填补这些能力上的空缺,也就是训练与发展(Training and Development),不同层级所需要的训练各有所需。这就会牵涉到,从基层、中层与高层领导群,所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与素养,会是什么。

好比阿里巴巴里「管理三板斧」,从对应不同层,所需要的注重点又会不同,然而,不同产业领域中,各种关注点本身就有所不同,但基础的核心精神,愈是到愈高阶,都会发现是相同。

 

04好制度的必然性质

当一切就定位后,从最基础的「道」,理解方向,确认文化价值,再来是落地实践的业务战略到人才盘点上,你所关注的点,都会决定组织发展是否稳健。

最后,人性都是不变,你要怎么让这个系统有效发挥,它离不开制度的搭配。从绩效考核、处罚与奖惩中,让优秀人才持续留下,普通人才感受到成长压力,并且淘汰掉不必要的人才。

这也代表,一个好制度,它不会是每个人都说好,或是每个人都不认同。真正决定制度好坏的,是会带给优秀人才一种激励感,对于一般人来说会有压力。

只有这样组织才会不断成长,也是为了达到,让每个人成长最大化的结果。

 

05存活的时间,取决于团队共同的高度

最后,一位HR如何成为好的CHO你需要知道,战略能力、资源整合,或是制度上的精进,都是在追求「人」的稳定。

然而,人心是变动的,因为,只要哪里对人才有利。但这不意味著,所做的一切留不住人才,因为真正人才是该随著企业成长周期有所不同。

初创企业所找的人,跟快速成长时期绝对会不同。过去阿里巴巴曾提出「平凡人做非凡的事情。」现在则变成了「不平凡者做不平凡的事情。」这种价值观的转变,就是因为企业已经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它已经是一种责任。

换言之,今天要经营千亿平台,你就需要找价值千亿的人,才能符合那样的强度。

但还是有一些关键指标,仍保持不变:格局、胸怀,眼光,这些人格特质,不管企业处于什么样的周期,都是绝对重要的价值点。

因为既有战略格局,又有落地做事的人,是一家企业发展的基石,在这种团队里,每个人耳濡目染中,不仅会知道什么叫做高度,还有持续成长的文化价值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