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消傳媒知識,請關注公眾號全媒派(id:quanmeipai)。


提起「迪士尼」這個名字,浮現在很多人腦海中的可能是一部兩個小時的電影,或是一座佇立在某地的樂園。但事實上,這家深耕內容多年的傳媒帝國背後,有著比人們能接觸到的更為龐雜的商業脈絡。

在福布斯發布的《2017全球最大上市公司排行榜》(The World』s Biggest Public Companies)中,華特·迪士尼集團(Walt Disney)位列總榜的67位,同時是廣播及有線電視領域的第二名,盈利超越該領域排名第一的康卡斯特(Comcast),市值更是遙遙領先於排名三、四位的特許通訊(Charter Communications)和時代華納(Time Warner)。

根據迪士尼2017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報來看,集團主要有四大業務板塊,包括廣播電視媒體(Media Network)、公園和度假村(Parks and Resorts)、影視娛樂(Studio Entertainment)、消費品和互動媒體(Consumer Products & Interactive Media)。從內容創造、內容分發到內容變現,迪士尼不僅具備完整的內容產業鏈,甚至在每一環節都有不俗的表現。

本期全媒派(quanmeipai)聚焦這家全球最大的娛樂公司——華特·迪士尼集團(文中簡稱為迪士尼),揭開迷人外表下商業掠地的雄心。

內容為王:

技術更新+故事升級+強勢IP

「這個世界上最恐怖的,莫過於比你優秀的人比你更努力」,這句話說的大約就是迪士尼在內容製作上的喪心病狂。

「吃老本」+強創新:業界聞風喪膽的內容創造

《蒸汽船威利》:全球第一部有聲動畫

《幻想曲》:全球第一部使用動畫攝製機拍攝的動畫片《白雪公主與七個小矮人》:全球第一部彩色動畫電影

《小姐與流氓》:全球第一部寬銀幕動畫片

作為迪士尼的業務核心,時至今日,迪士尼動畫工作室仍然在動畫技術上不斷尋求創新。例如《冰雪奇緣》中給觀眾帶來美好視覺體驗的雪景,背後是動畫人員創作的成千上萬個雪片,加以各種演算法,讓這些雪片組成雪景或是雪球,才使得電影里的每一幀都更加真實。再比如《瘋狂動物城》中的動物毛髮,以及給絨毛動物穿上的衣服,其模擬程度以及技術難度都遠遠超過了這一領域的技術代表作《功夫熊貓》。

《功夫熊貓》對動物毛髮的處理一度被稱讚

《瘋狂動物城》,可以看到動物毛髮顏色漸變、根根分明

與此同時,正如Facebook首席運營官、曾任迪士尼董事會成員的謝麗爾·桑德伯格(Sheryl Sandberg)所言,「有很多公司注重內容,還有很多公司注重技術。但是我認為,迪士尼是同時注重這兩方面的少數幾家公司之一」。全媒派往期文章《迪士尼公主的自我意識覺醒史:早就不是等待王子拯救的傻白甜了》就曾研究過迪士尼近年來在人物創造和故事情節上與時俱進的更新和完善。

從創立之初就具備的技術創新意識和積累近百年的內容創作經驗,都賦予迪士尼世界上最豐厚的內容創作資本。就如知乎答主、動畫從業人員@水5郎 waterfive 在「如何評價迪士尼動畫電影<瘋狂動物城>?」一題中的分享:

簡單來說就是做3d動畫做一個場景道具會考慮到性價比,萬一我做一個巨複雜的結果只用幾秒咋辦?不過很多時候我們也都會做,因為可以儲存起來以後循環利用嘛!這樣就降低成本啦!

而迪士尼可怕在於人家幾十年的積累有很多資產庫,包括特效資產庫。比如做一個火球鏡頭,我們需要從零開始做。一個人花一周時間測試,再一周細化。人家庫一打開幾百種火球帶setup,導演過來像選愛妃一樣挑一下,一點一個火球搭好,再花兩天調一調搞定就好啦~~

除了精良的產品製作,迪士尼更為獨特的一點是注重內容與觀眾的緊密連接。迪士尼明白,熒幕上的美好終究帶著距離感,而要讓觀眾最大程度地沉浸在迪士尼的優質故事中,就要走出熒幕,走到觀眾的生活里。自2009年開始,迪士尼公司每隔兩年會為粉絲舉辦D23 Expo(D代表迪士尼公司,23代表公司創始年份1923),在為期三天的大會上,粉絲可以扮成任何迪士尼人物,參與豐富活動,並搶先了解新片計劃,甚至對迪士尼提出建議。

# Charming Costumes at D23 Expo

內容領域攻城略地,強勢打造IP聚合器

從世界上第一部有聲動畫《蒸汽船威利》(1928)中的米老鼠,到迄今為止唯一一部獲得奧斯卡最佳電影獎提名的動畫電影《美女與野獸》(1999),迪士尼在IP的打造上實屬全球領先。經迪士尼動畫工作室創造出的經典人物形象不勝枚舉。

雖說有老本可吃,但拒絕創新勢必要被時代淘汰。進入21世紀的頭五年,迪士尼曾一度陷入低迷。多家好萊塢片廠紛紛成立自家的動畫製作部門,在最新的CG動畫技術面前,迪士尼反應遲鈍;加上傑弗里·卡森伯格出走創立夢工廠,約翰·拉賽特出走加入皮克斯……作為動畫領域的龍頭老大,迪士尼在此時顯得古老又笨拙。

2003年上映,迪士尼製作的《熊的傳說》

2003年上映,皮克斯製作的《怪獸電力公司》

要追上別家公司領先的技術能力,還要更新創作思維,這兩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簡單任務。幸好迪士尼還有充足的資本,和大刀闊斧整改的勇氣。此時的它,瞄準了那些創造世界著名IP的頂級影視公司。

2006年,迪士尼以74億美金的驚人價格收購了皮克斯電影工作室(Pixar)。這一家由史蒂夫·喬布斯成立的CG動畫創作公司,曾製作過《玩具總動員》、《蟲蟲危機》、《怪獸電力公司》、《海底總動員》等榮獲奧斯卡的優質動畫。皮克斯的加入,彌補了迪士尼的技術缺口。

隨後,迪士尼在2009年收購漫威(Marvel)。收購之前,迪士尼對漫威的評估是:漫威旗下擁有的5000個角色是最優良的資產,「這是一座沉睡的金山」。2012年,迪士尼又將「宇宙第一IP」《星球大戰》的出品公司盧卡斯影業(Lucasfilm)買下,進一步發力IP市場。

華特·迪士尼集團的「夢之隊」

但迪士尼收購的漫威和盧卡斯影業都並不「完整」。漫威的 X 戰警系列早已授權出去,作為出品方的盧卡斯影業也只能帶給迪士尼後續開發的權利,並不擁有之前 6 部《星球大戰》的版權。而掌握著這些資源的二十世紀福克斯(為二十一世紀福克斯的子公司),終於也在2017年底被迪士尼購入,實現了IP的進一步整合。

在內容產業的IP熱潮中,迪士尼正佔領高地。單就2017年全球電影票房榜前20為例,有6部是迪士尼出品的電影,包括《美女與野獸》、《星球大戰:最後的絕地武士》、《銀河護衛隊2》、《雷神3:諸神黃昏》、《加勒比海盜5:死無對證》和《尋夢環遊記》,其中迪士尼動畫工作室獨立打造的只有《美女與野獸》和《加勒比海盜5》兩部,其餘均借力於集團收購的優質隊伍。

此外,二十世紀福克斯則有3部電影進入Top 20,分別是《金剛狼3:殊死一戰》、《寶貝老闆》和《猩球崛起3:終極之戰》。可以預見,迪士尼在未來全球電影市場的統治地位將更加無可撼動。

看完迪士尼有錢任性的買買買,如果你以為它只是個財大氣粗的IP收集控,那就錯了。2010年,曾屬於迪士尼的米拉麥克斯(Miramax)電影公司以6.63億美元的價格被出售給私人投資團體Filmyard Holdings LLC。除了長期處於虧損狀態外,旗下沒有形成品牌的IP或許也是一大原因。


分發+變現:

做通內容全產業鏈

聚焦另一片盛產優質動畫內容的寶地,日本近幾年接連迎來動畫公司的破產,其中不乏Trans Arts、Group Ta等知名製作方,就連吉卜力也是倒閉傳聞不斷。究其根本,日本動畫雖然質量高,但卻沒能在分發渠道、盈利模式上跟上時代。網路傳播的衝擊、藍光碟銷量的下滑,給這一區域的動畫娛樂公司帶來了致命打擊。

而迪士尼的不同之處,就在於它「不僅是藝術家,而且是商人」。如果說是獨特藝術天分和匠人精神支撐迪士尼屹立不倒,那麼完整的內容產業鏈條和精明的商業頭腦,讓它學會了奔跑。

內容分發:獨立的媒體網路

迪士尼以電影製作發家並聞名全球。但在電視出現之後,電影市場受到強烈衝擊,迪士尼的敏銳嗅覺告訴它,必須建立自己的廣播電視媒體,形成最貼近觀眾的傳播網路。觀察迪士尼歷年財報也可以發現,與世界範圍內最廣為人知的影視娛樂業務相比,廣播電視媒體才是迪士尼的主要營收來源。

數據來源:迪士尼公司財報(單位:億美元)

迪士尼旗下的廣播電視媒體主要包括:美國第一體育媒體ESPN、美國廣播公司(ABC)和迪士尼頻道。從體育賽事直播到美劇《實習醫生格蕾》、《摩登家庭》,再到迪士尼自家生產的影視劇,都通過其旗下的頻道播放。受眾面可以說涵蓋男女老幼,每一個垂直細分領域都有涉及。

內容變現的花式打法

從建立全球第一家主題樂園開始,迪士尼獨到的商業目光就聚焦在了遊樂場這一受眾面廣泛的可觀變現渠道上。為了更好地做活這一形式,公司設立專業部門Imagineering Lab組織世界上優秀的工程師,並聯合美國頂尖院校,共同為樂園開發最新的技術。Disney Research則致力於AR技術的開發及其在主題公園中的應用。強大的後援團隊,保證迪士尼樂園始終保持新鮮感與吸引力。

在樂園裡圈錢還不夠,迪士尼還希望自己能包攬所有人的各類生活用品。旗下專門設立消費品及互動媒體部門(DCPI),通過從玩具和T恤到APP、書籍和遊戲機等100多個類別的創新,創造實物產品和數字體驗。

在獨立開發周邊產品之外,迪士尼與其他公司的跨界合作也相當亮眼。例如著名奢侈品牌Christian Louboutin就曾在2012年為《灰姑娘》打造水晶鞋後,於2014年及2017年分別就《沉睡魔咒》以及《星球大戰:最後的絕地武士》兩部電影推出迪士尼聯名鞋款。

從左至右:《灰姑娘》、《沉睡魔咒》、《星球大戰:最後的絕地武士》的CL鞋款

汽車總動員票房只有4億,但衍生品賣了 50 億; 2017財年,在迪士尼的四大核心業務中,三項(媒體網路、電影工作室、消費品和互動媒體)收入下滑,但主題公園全年營收同比增長8%至184.15億美元,逆勢而上成為唯一亮點。線上線下的無縫連接,不僅為迪士尼籠絡住了更多粉絲,更讓粉絲們心甘情願為愛買賬。


未來走向:

擴大版圖,發展流媒體事業

如今的迪士尼坐擁完整且優質的內容全產業鏈,但在在更新迭代、日新月異的內容產業中,正面臨著分發渠道的重大變革。

迪士尼公布財報稱,2017財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51.37億美元,同比下降1%;實現凈利潤89.8億美元,同比下降4%。這是自2009年以來,迪士尼首次出現收入、凈利潤同時下滑的情況。有業內人士分析原因認為,一方面是全球經濟疲軟,一方面是傳統媒體與互聯網的碰撞。

在迪士尼2017年財報發布文末,迪士尼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羅伯特·艾格(Robert Iger)表示: 「我們期待在新的一年裡,推出迪士尼第一個直接面向消費者的流媒體服務。我們將繼續為未來投資。」

迪士尼現已將收購目標轉向流媒體及技術公司。2017年8月份,迪士尼收購美國職業棒球大聯盟MLB旗下的流媒體視頻部門BAMTech,其訂閱用戶超過700萬人,並擁有LOL的直播權。

華特·迪士尼集團已收購公司

全媒派往期文章《ESPN裁員百位名嘴+名記:體育媒體巨頭栽在天價版權費上了?》提到迪士尼旗下的王牌體育媒體ESPN正面臨危機,數字化改革勢在必行。羅伯特·艾格表示,「我們決定收購BAMTech,它能立即為我們提供大規模流視頻所需的工具,以獲取和留住客戶,大大增強我們在數字平台上的廣告能力,並將消費者數據用於提供更好的用戶體驗,同時使我們能夠增加收入,並提高數字營銷工作的效率。」

藉助BAMTech的技術,ESPN流媒體服務將於2018年春季推出;迪士尼流媒體服務將於2019年推出,包含迪士尼、皮克斯、漫威及星球大戰旗下內容,並將針對該流媒體製作基於星球大戰、漫威、皮克斯怪獸電力公司系列及歌舞青春系列的原創劇集,以及為該平台獨家創作的四到五部影片等。

從入局者到垂直領域,內容產業從來不是一方悠哉的天堂,激烈的競爭與迭代時刻在敲打每一位內容從業者的神經。

從1923年的一間簡單的工作室,到如今聲震全球的娛樂業金字招牌,迪士尼CEO羅伯特·艾格這樣說道,「由於我們擁有無與倫比的品牌和專營權,以及我們在整個公司中利用知識產權的能力,沒有哪家娛樂公司能比我們更好地駕馭不斷變化的媒體環境。」

是的,迪士尼的成功之處,就在於它時刻擁有未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