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很好,

因為羅丹的雕塑既不是古典的,

也和現代的雕塑有所區別。

羅丹

可以說,

他的雕塑體現了一種承上啟下的氣質,

而羅丹本人,

也整個歐洲雕刻"三大支柱"之一。

下面,

我們一起來聊聊。

羅丹《思想者》

首先,

羅丹的雕塑中有非常古典的元素,

可以說,

他的手勁、技巧這些基本功外加他的審美標準,

都決定了他可以把一塊普通的大理石或者青銅雕塑出真人般的美感——

羅丹代表著《青銅時代》雕塑,

整個男性的身材格外勻稱,

羅丹把青銅雕刻出了血肉肌膚的線條與質感,

這個等人高的雕塑作品一經問世,

就被人驚嘆和懷疑是不是真人澆鑄而成的。

可以說,

羅丹的大理石雕塑,

表現了充滿情感的人體力與美,

這是作為傳統標準的古希臘雕塑所推崇的——

古希臘展現標準人體美的雕塑《斷臂維納斯》和《擲鐵餅者》

羅丹《吻》

取材但丁的《神曲》題材,

表現了弗朗切斯卡與保羅這一對情侶的愛情悲劇,

這是體現傳統題材的雕塑。

羅丹的女性雕塑

羅丹《戴花帽的女人》

因此綜上,

羅丹的這些雕塑具有古典傳統雕塑的特點。

其次,

作為一個承上啟下的藝術家,

羅丹的雕塑也融合了現代的元素。

比如在上面羅丹的雕塑中,

出現了大量「殘缺」的雕塑,

它們不是古希臘雕塑那種因為時間久遠而損壞的殘缺,

而就是一種「殘缺之美」的未完成概念,

這就是一種現代性。

羅丹《鳶尾─神的信使》

除此之外,

羅丹還創作了像《鳶尾─神的信使》這樣的雕塑,

作品中只把四肢軀幹進行了保留,

而且人物採用了一個非常少見的姿勢。

亨利摩爾的現代雕塑

羅丹的這些雕塑已經拋棄了傳統標準的人體力與美審美,

迎來了一種帶著荒誕和抽象的現代性。

因此,

羅丹的雕塑中既有古典雕塑的傳統,

又帶有現代性甚至說給現代雕塑以啟示。

這就是羅丹的偉大。


感謝閱讀,喜歡請盡情點贊收藏,不喜歡千萬別勉強。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