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初出茅廬,渴望做出一番成績,但是往往事與願違,常因被領導呼來喚去而感到憋悶。


來源 | 醫學界心血管頻道



輸液!輸液!請不要用孩子的生命做賭注!



來源丨藥評中心


頭孢菌素與地塞米松,這一對用藥組合已成爲某些醫生,尤其是基層某些醫生的一種標配。調查發現,在治療支氣管炎的門診處方中,使用頭孢菌素的同時常常聯用地塞米松!其目的,可能是防止過敏,也可能是快速降溫,還可能是抗炎等。


一、頭孢菌素與地塞米松,成爲一對致命搭檔


2017年7月12日,男孩,2歲,因發燒、咳嗽到某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就診。醫生診斷爲支氣管炎,並開具處方:頭孢他啶、地塞米松及葡萄糖,靜脈滴注。滴注2分鐘時,男童出現紫紺、煩躁不安症狀,最後搶救無效身亡。


2016年3月17日,男童,2歲,因咳嗽、發燒,一次性肌肉注射頭孢硫脒、地塞米松。注射後,患兒出現嘔吐、呼吸微弱及昏迷等休克症狀,經搶救無效死亡。後經專業鑑定,患兒系肌肉注射頭孢硫脒致過敏性休克死亡。


因輸液致死的類似案例還有很多很多。用藥合不合理,我不妄加評論。但是,當看到孩子母親呆滯無助的眼睛,我只想說一句話:輸液!輸液!請不要用孩子的生命做賭注!


二、地塞米松,不能預防頭孢菌素過敏


據統計,頭孢菌素類抗生素所引起的過敏性休克,多數在用藥後5分鐘內發生,其中在用藥後30分鐘內發生的過敏性休克,佔80%以上。


地塞米松起效緩慢,既不是治療嚴重過敏反應的一線治療藥物,也尚未充分證實其能否降低遲發反應的危險,更不能用於預防頭孢菌素過敏。


案例:患者,女,40歲。有青黴素過敏史。因膝骨性關節炎行人工關節置換術。入手術室時,爲預防過敏反應,靜注地塞米松10 mg;手術開始前30 min予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3 g緩慢靜滴。靜滴約0.3 g時,患者胸壁出現密集分佈的紅色斑丘疹及風團,血壓BP 61/38 mmHg,最後確認系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所致過敏性休克。


三、地塞米松,也可引起過敏性休克


通過對國內157例地塞米松致過敏反應的統計分析發現,157例患者的用藥原因中,最多的爲抗過敏或預防造影劑或輸血導致的過敏,佔44.59%;其次爲治療哮喘、支氣管炎等所致,佔22.93%;其中,靜脈或肌肉途徑給藥所致過敏反應高達150例,佔95.54%。


案例:患者女,52歲。因B超定位輸尿管結石不明確,行靜脈腎盂造影。造影準備前靜推地塞米松磷酸鈉5 mg。1分鐘後出現心慌,嘴脣麻木,2分鐘後患者出現呼吸困難,口脣紫紺,3分鐘後患者無自主呼吸,呼之不應,心率爲0,呼吸爲0。最後因過敏性休克搶救無效死亡。


四、莫把激素當做退熱劑來使用


發熱是臨牀多種疾病的一個症狀,往往與病毒、細菌、原蟲、黴菌等感染有關。對待發熱,首先應弄清原因,由細菌感染引起的可使用抗菌藥物。普通感冒或急性支氣管炎,多由病毒引起,一般不需要使用抗菌藥物,只需口服解熱鎮痛藥等對症治療。


激素雖能抑制內源性致熱原的釋放和直接作用於下丘腦體溫中樞使體溫下降或防治體溫升高,但由於激素既能抑制體液免疫,又能抑制巨噬細胞與白細胞,從而有利於微生物的生長繁殖,使感染擴散,甚至激發黴菌或二重感染。


案例:患兒,男4歲,主因發熱,口腔潰瘍就診。醫生給予強的鬆10 mL口服,每日3次,3天后該患兒出現全身廣泛性、瀰漫性、出血性水痘,伴發感染。住院治療多日,增加了患兒痛苦及家長負擔。


總之,預防頭孢菌素類抗生素過敏反應的重點是,用藥前詳細詢問患者的疾病史、過敏史、家族史等,而不是同時使用地塞米松來預防;而且無論頭孢菌素皮試陰性還是陽性,用藥前都要準備好搶救設備和藥物。


喜歡,就給我一個“好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