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微博上有个热贴,说的是一个家境优越的姑娘,和一个凤凰男的「真爱」故事。

姑娘一家在深圳,父母有钱,给她置了几套房,买了宝马。她身材相貌都不错,干著月入6千的工作,无忧无虑。

然后,遇见了凤凰男。他对她只有一个字:好。百依百顺,温柔体贴,天天送早午饭,周周送花,她在朋友圈发一句想喝X茶,他午休立刻去买,她一感动,做了他女友。

他更坚持对她好,隔三差五提著菜去她公寓做饭,给她收拾家务,包括洗内裤,常送小礼物,她有一点儿头疼脑热,他就紧张得送她去急诊。

她觉得遇到了真爱。父母反对,坚持要嫁;再反对,坚持怀孕。于是,她清醒理智的妈断了她的经济来源——想要爱情?靠自食其力吧。

接下来,他终于不再坚持对她「好」,从冷嘲热讽,到不闻不问,最后是连骂带打。她的自尊被践踏成渣,分了手,流了产,回了家。

幸好家里有钱,父母有爱,她经此一劫,也就看清了所谓「真爱」。

有个姑娘看完这故事,感叹道,如果不是这种结局,她会以为男人是真的爱这个姑娘。为什么呢?因为他对她多好啊。

「他对我好」,几乎是很多女人爱上一个男人的首要理由,而这理由多么可悲。

看过很多情感节目,读者私信,或者树洞,每个姑娘的恋爱情节和困境遭遇各不相同,但被问当初为什么喜欢那个男人时,都逃不过一句话——「因为他对我好」。

看,追姑娘多容易。所以才有那句老话,「好女怕男缠」,只要男人肯低三下四伺侯,癞蛤蟆也能吃到天鹅肉,屌丝也能得到女神,因为只要坚持得够久,她就会「感动」,然后以身相许也就不远了。

曾经认识一个影楼老板,他农村出身,小学毕业就出来打工,一张路人脸,一米七不到的个头儿,有点小聪明,也只够吃饱穿暖。

认识现在的白富美老婆时,她年轻漂亮,高高在上,不乏追求者。而他——时隔多年,他喝著功夫茶,穿著私人订制的唐装,露出一丝得意笑容,说知道当年我怎么把她追到手的吗?

「我每天早上在她办公桌上放一杯温水,不凉不热,她一进门,喝起来刚刚好。」他轻敲一下烟斗,「坚持了半年。」

她嫁给了他,出钱让他创业,做了老板,她倾尽全力帮他找关系通门路,连父母一起搬出来帮忙扫平所有障碍,终于把影楼做大了,做成了连锁,他一言九鼎,她反倒像个小跟班。

这些年,她也知道他跟女模特们有一些不得不说的故事,但又能怎样?她已经没有资本去争吵要求,因为现在一切都是他的。

他像个胜利者,一脸自豪地说,「天底下哪有追不到的姑娘。」那语调里,已不含任何爱情成分,只是一个白手起家的男人,吃了苦中苦,混成了人上人。她千考万验的「真爱」,不过是他一场「工作」。

女人为什么会把「感动」和「爱情」混为一谈?特别是她考验一个男人是不是真爱她的标准,就是看他对她好不好,能否坚持长期对她好。

这得是多么缺爱,多么巨婴,多么不肯自立,才会让一个成年女性的爱情观还停留在温饱阶段?她连自给自足都没学会,对爱情的需求仅仅是「用『好』来喂饱我」,她脆弱如一株幼苗,依赖著别人的照顾。

问过一些姑娘,喜欢什么样的男生?千篇一律的回答是,「对我好的」……天,这不是最基本的吗?

仅仅因为「对我好」,所以他长得丑没关系,不看脸才像真爱;他工作能力差、没上进心没关系,不在乎物质才像真爱;他木讷、没幽默感、不懂情趣没关系,不苛求浪漫才像真爱;他和你没共同语言、三观不合都没关系,只要肯对你好,就像真爱。

真爱做错了什么?要被这样误解。

作为女人,就算生理成年了,如果心理没成年,也别急著恋爱。因为她必须先懂得,一个男人对你好,不足以成为你爱他的理由。如果只是需要对你好,不如花钱雇个保姆,能对你好得更专业更投入更认真。

恋爱时,做公主,拚命作,我累了你要背我走,我发火你要无条件道歉,我感冒你要扔了工作立刻来陪,我想要什么你借钱也买,我鞋带开了你赶紧跪下系上,你怕我冷怕我热二十四小时待命……

男人肯奴仆一样供著你,目的性一定大于爱情。

况且,一个独立的女人,怎么会需要这些?我自己会照顾自己,我自己也过得快乐,我不缺奴仆、保姆、跟班,我要的是一个志趣相投的爱人。

只有一把年纪还没长大,对独自生活感到寂寞和恐惧,对「被照顾」充满渴望,做人又太懒于上进,以为有个男人死心踏地对自己好,就可以高枕无忧地过下半辈子的女人,才会把感动当真爱。

多可怜,因为她没体会过爱情。而「他对我好」的爱情,大都会以「他对我坏」收场。


推荐阅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