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封面

轉子不死!馬自達RX-7的前世今生

大家留言都說要做馬自達,那我們就來做。

馬自達RX-7,車身光滑,身體輕巧,它借鑒或者說抄的就是Lotus。因為當年對標的是保時捷,所以說價格相對來說也是比較便宜。

馬自達發售RX-7的時候,正趕上全球石油危機慢慢復甦。就是近40年後的今天,那麼RX-7依舊是世界各地賽道和耐力賽的常客。

什麼東西成就了馬自達的RX-7,肯定離不開的一個話題,轉子發動機。

RX系列的靈魂:轉子發動機

  • 馬自達60年代開始研發轉子發動機

馬自達60年代開始造四輪轎車,也是60年代開始研發轉子發動機,對於普通發動機來說,你要讓活塞壓縮2次,才能產生1次能量。

第一次壓縮,是為了提高這個汽油的那個濃度,第2次壓縮,是為了把這個廢氣排出去,因為要壓縮2次,所以活塞也要工作2次了。

  • 轉子發動機動力比一般發動機要高

轉子發動機的工作原理,簡單講就是一個三角形鐵塊,在一個橢圓的那個氣缸裡面旋轉,每轉一圈,三角形鐵塊每個面,都會碰到橢圓形外壁2次。

等於說三角形鐵塊轉一圈,已經做了6次壓縮運動了,產生了3股能量,所以說轉子發動機的動力,一般比普通發動機都是要高的。

  • 轉子引擎很早就有,二戰後才開始推銷

轉子引擎也被叫做汪克爾引擎,這個奇妙的引擎,是德國工程師,費利克斯·汪克爾搞出來的,很年輕的時候就發明出來了。

不過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他才真正開始推銷這種發動機。當時他在內布拉斯加州立大學NSU車廠裡面,參與研發引擎的這個工作。

1959年,NSU邀請了一群來自世界各地的這種工程師,汽車領域的領袖,參觀汪克爾的轉子引擎。

當然也喊上了松田重次郎,這個時候松田重次郎,也沒有意識到這種引擎對他的馬自達有多麼大的重要性,或者說是深遠影響。

松田重次郎用轉子,給馬自達成功續命

  • 由於政府干預,馬自達通知要被合併

那麼1961年,松田接到了日本政府的通知了,政府打算把馬自達合併到豐田旗下。

理由就是,未來汽車要自由貿易了,國外品牌要進來了,必須快速提高國內汽車的品牌實力。

那你們就一塊干,大家都兄弟,都是日本人嘛。

  • 馬自達想靠實力證明自己存活的價值

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公司被合併,馬自達當然不幹了,那為了證明自己作為一個獨立車企活下來,是有意義的,馬自達就要有能獨當一面的技術實力。

這個時候重次郎才想到了,汪克爾和他的那個轉子發動機。

馬自達運氣不錯的,它的總部在廣島,就是被原子彈炸過的那個地方。

當時西德大使威廉·哈斯,負責來廣島送「和平鍾」,馬自達和這個大使關係不錯的,就通過這層關係,拿到轉子發動機的專利許可。

  • 轉子發動機剛開始研發困難重重

賭注都壓在了這塊發動機上了,拿到專利,松田告訴工程師要儘快生產可靠的轉子引擎。

但樣機在試運行的第一個小時,就發生停轉這樣的重大故障,簡單的修了修,又運作了幾天,發動機竟然爆炸了。

按照馬自達第六任社長,當時研發轉子發動機的主要技術人員,山本健一的說法,當時的工作,比他想像中的要困難的多得多得多了。

主要問題還是這個三角形轉子,它在轉的那個時候,三角會把外壁刮花,他們稱之為「惡魔的指甲印」,難到這份上。

  • 解決問題之後,推出首款轉子跑車

直到後來山本在一次寫作中突發靈感,問題才得到解決,他們用鉛筆芯中的石墨,來製作頂端密封墊片,這個才解決了這個問題。

順帶是升華了轉子發動機動力輸出大、震動小的這個優點。

在試產了80輛原型車之後,馬自達胸有成竹了,1967年馬自達發布了首款轉子跑車——Cosmo Sport。

  • 也是利用轉子技術,通過了環保法案

後續美國出台的號稱,沒有車企能夠通過的環保法案的「馬斯基法案」也沒有擋著馬自達的路。

他通過自家的REAPS型轉子發動機,成為繼本田CVCC之後,第二個通過這個法案的車企。

但不像本田CVCC解決了污染問題,同時順帶解決了油耗,這REAPS型轉子發動機,依然是個油老虎,石油危機的時候差點把馬自達給搞破產了。

轉子精靈RX7登場

  • 初代就大獲好評

1978年,市場開始春回大地,新型轉子跑車RX-7閃亮登場。在日本,RX-7成了RX-3系列的直接替代品,隨後取代了Cosmo以外的所有其他轉子汽車。

它的靈感呢來自於蓮花Elan,這是一款輕型的雙座式轎跑車,由於在它的前車軸之後搭載了一款Wankel 12A轉子發動機,馬自達把這種獨特構造稱之為叫「前置中後驅」。

這種設計可以降低車身重心,實現合理的重量分配。好比是一個相貌出眾、身材勻稱的好姑娘。

那這一輛獨特的車,它有非常多獨特的地方,對於一輛2002年停產的車子來說,算是老了。RX-7百公里加速9.2秒,很不錯了。

  • 馬自達建議RX-7應該開到紅線附近

而且不同於普通發動機,馬自達建議RX-7,就應該開到紅線附近,保持發動機的高轉速,一來保持機油溫度和粘度,二來清積碳。

畢竟轉子發動機因為結構的原因,只要想轉子,機油一定會進這個燃燒室、一定會燒機油、一定會生產積碳。

溫度高了你積碳就不容易產生了。紅線,還沒到紅線再踩一點,很神奇。

  • 初代憑藉優勢,成為賽道寵兒

三代RX-7,在美國發行過,初代搭載的是1.3升13B轉子發動機,初代RX-7,又快又輕,操控性能高,已經是賽道的寵兒了。

當時有這麼個說法,只要油箱里有油,轉子引擎就能帶你飛向宇宙。

所以那個時候你看人家取名Cosmo Sport,當然不是這個車,他們的想法都是這樣的,從來不是地上跑,要飛宇宙的。

  • 二代車更新了細節,最大馬力189匹

1985年的時候,馬自達二代RX-7,也就是所謂的3,4,5系問世了,這一次他們靈感來源是什麼,保時捷944和FC RX -7。

那二代RX-7,更像是一款帶有運動型汽車特點的家用車,但不是第一代那種純粹的運動型車子了。

這款RX-7,繼承了上一代13B發動機,但是重新升級了一些細節構造,它搭載的渦輪呢可以把最大馬力推到189匹。

  • 終極版5系馬力可以達到215匹

馬自達,還升級它的那個齒條小齒輪,改善這個RX-7容易轉向過度的這麼一個問題。

二代的這個終極版本5系RX-7,還提高發動機壓縮比,馬力達到200匹,無鉛汽油版的,可以達到215匹,厲害了,在那個時候。

1986年,又是它,美國汽車雜誌《Motor Trend》,刊登了RX-7 FC,同時,RX-7 FC也成為了《Car and Driver》年代十佳車型,這個雜誌現在也還在。

  • 1992年,三代問世

實際上最好的RX-7,還沒有到。1992年,馬自達發行了具有未來感的第三代RX-7 6系跑車,它用的,是13B-REW型的轉子引擎,加序列式雙渦輪增壓系統。

這普通雙渦輪,低轉速的時候,廢氣會進入第二個渦輪,讓排氣不暢,影響發動機效率。

而序列式雙渦輪,簡單來說就是兩個渦輪之間,它是有個擋板的,低轉速的時候,所有廢氣都進第一個渦輪,就解決這個問題。

  • 序列式雙渦輪發動機能保證平穩加速

這款序列式雙渦輪發動機,其實是由馬自達和日立公司共同研製的,那目的呢在於實現,提升最大功率的同時,還能保證平穩加速。

這種序列式雙渦輪增壓系統,第一個渦輪工作區間,是1800到4000轉,在低轉速的時候,會帶來額外的扭矩,緩解轉子發動機,低轉扭矩不足的問題。

轉速4000轉以上,又開啟第二個渦輪,獲得最大功率,低速猛,高速也猛。

  • 經濟危機導致馬自達削減海外銷售渠道

不過裝配了這種序列式雙渦輪增壓系統的6系RX-7,還不是最好的RX-7。

90年代日本發生經濟危機了,1996年福特,獲得了馬自達的控股權,決定削減馬自達的海外銷售渠道,減少虧損。

於是這個7系RX-7,就變成只能在澳大利亞和日本本土買得到了,到了8系開始,變成只能在日本本土售賣了。

8系RX7,有更高效的序列式渦輪增壓器,更好的中冷系統和散熱器,全新的大燈系統、舒適的座椅、17英寸的輪胎以及更好的動力,可惜那不是「世界的」RX-7,只有日本有的買。

最後的繼任者無力回天,留下的只有回憶

  • RX-8也不能取代傳奇RX-7的地位

2003年,馬自達推出了RX-8,但是對於很多馬自達的粉絲來說,更重、不流線、動力又差。這RX-8並不能取代他們心目中的傳奇RX-7的地位。

RX-8發動機燃油效率更高,排放等級也更高,但是沒什麼用的,人家不care。

雖然是RX-7不再生產了,但它不僅在汽車領域,也在我們每個人心中,留下了一個非常深刻的這個印象。

畢竟爽,哪輛車跟你說,一定燒機油、一定會積碳,什麼油門還沒有到紅線,踩上去。

這種車,這種感覺、這種思維,和我們現在順序都不一樣,到現在聽起來依然是新鮮,充滿著激情。

  • RX-7憑藉特製車獲得耐力賽冠軍

儘管RX-7的引擎沒有那麼可靠,但它竟然是勒芒24小時耐力賽的常客。

1979年,它以一秒之差錯失晉級資格,但最終在1991年的時候,以其標誌性的787B型的這個特製車,一鳴驚人,碾壓的獲得了冠軍。

勒芒甚至為馬自達的787B,改變規則了,就和中國乒乓球隊一樣,太猛改規則了。

從那個時候到現在,它仍然是賽道上最漂亮的車型之一。

  • 數次奪冠,好成績數不勝數

1982年到1992年,RX-7,在IMSA GTU系列賽事中,連續10年位居榜首。

相比於其他任何車型,RX-7獲勝的次數是最多的,甚至在1991年世界拉力錦標賽上,它也排到第11名。

對於一輛只有這個克爾維特四分之三大,發動機也不那麼穩定的這種汽車來說,算是很不錯的成績了。

  • 轉子之魂依然在,但願轉子不死

每隔幾年,我們總會聽到有關馬自達新型轉子發動機,或新款RX的消息。但到目前為止,轉子也沒有再回歸的這種跡象。

希望有一天,他們能研發出足夠高效的這種轉子發動機,通過新的這種排放標準,給我們帶來這些樂趣。

雖然馬自達的這個第六代社長,也就是日本轉子之父山本健一,17年11月20日去世了,但是轉子之魂依然在,但願轉子不死。

這一篇,算是我關於一個車型話題的一個小嘗試,喜歡的朋友的話,大力點贊支持一下,我能知道你們喜歡,你不喜歡我不做了。

另外這個Evo,你喜不喜歡,這款不斷進化的車子,就像它的名字一樣,開始進化,但有時候又停止進化。

到底是什麼緣故?又進化出來一些什麼事情?後面大概它又會變成什麼樣?有興趣的話,點贊、留言告訴我,讓我知道你想看。

關注微信公眾號「備胎說車」,就能知道了。

每天你可以看,汽車知識或者是小趣聞,朋友多,我就做更多更好的內容,「備胎說車」等你來玩哦。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