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生活在闽南,闽南是功夫茶圈之一,喝茶之风盛行。有关功夫茶泡法,已经回答很多,就来说说一些礼仪吧。

第一,卫生。

功夫茶一般会配几个小茶杯,小茶杯使用频率很高,所以要注意卫生。而且通常使用一种电水壶,就是带专门烫杯子用的。

第二,换茶。

换茶通常是茶叶泡淡了才换茶,其实不然。有陌生的朋友拜访,不管浓淡都要换茶,以示尊敬。如果茶还很浓,怕浪费,可以把茶叶倒在大的主人杯里。

第三,长幼有序。

斟茶要从长辈开始,这是茶文化「尊老」的传统。

第四,低泡出汤。

倒茶时,不要高冲。高冲入茶杯,不小心会把滚烫的茶汤溅到客人,这是其一。低泡出汤会有不让茶汤韵味流失的作用,这是其二。

第五,茶要七分满。

茶不能倒满,茶汤太满容易烫嘴,客人端茶杯也容易烫手。

第六,扣手为礼。

作为客人,一般主人倒茶,在桌上轻扣三下,这是约定俗成的季节。


饮茶在中国一直是一种温文尔雅的象征,饮茶的人也被认为是比较注重养生的,而且一直以来茶文化在中国是比较重要的。

生活在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这里的人们喝茶有什么讲究呢?虽然不能代表所有人来回答这个问题,但是就我身边的人们来说一说,喝茶。在包头,走亲访友的时候,主家大多都会准备一些冲泡的茶,方便快速,又不失礼节,常见的人们爱喝的茶有砖茶、铁观音、普洱,种类不同口感不同,因人而异。用专门的茶具冲泡喝茶的一般都是对茶文化有研究的少数人,或者一些退休的老人?其实,喝茶大有学问,但是身边的人们大多都没有注意到,有的时候可能会与养生背道而驰。比如,喝茶不能喝太烫的,高温容易烫伤食道和胃,还有就是喝酒之后不要喝茶,一些人通常都会用茶解酒,但是这样其实会加重心脏负荷。所以,喜欢喝茶的朋友,一定要多了解一些茶文化哦。


我生活的城市是在成都,这里的盖碗茶比较的有名,都知道成都是一个比较休闲的城市,在娱乐的时候可以去打打麻将,也可以喝茶,特别是盖碗茶,其实要盖碗茶就是使用的工具不同而已,可能在其他的一些城市喝茶就是用一个杯子,把它泡起来就可以了,但是在成都盖碗茶,就是有三个部分组成,第一个是茶盖,第二个是中间一个杯子,第三个是最下面的茶托,但是茶的好坏,完全由你自己来决定,中间泡什么茶都是由你自己决定,你喜欢喝什么茶就泡什么茶,这个没有特别的讲究,在喝盖碗茶的时候可以用上面的盖子轻轻的把上面茶水的泡沫给拨到一边去,这样喝起来就非常的爽口,清香。所以这一座城市,喝茶不像日本人那么讲究,我也觉得没有必要。但是成都的茶文化也是源远流长,比如说关于一些茶的茶功夫,还有茶的绝技,这些也是上了央视的春晚的。相信很多人都了解这一方面的,但是这个只是用来观看,真正的说到要喝茶的话还是要看个人的口味。


我小时候生长在西北,甘肃那里有一种调饮茶——三泡台。之所以叫调饮茶,是在一个大盖碗里,有绿茶,冰糖,红枣,桂圆,枸杞,喝起来甜滋滋的味道和著绿茶的香气。在童年时不懂茶,对这种调饮茶印象最是深刻。在物资不是很丰富的年代,只有逢年过节,走亲访友时,才能在主人家蹭杯大人们的三泡台,等到没有甜滋滋的味道,就马上失去了兴趣。

后来,跟著父母全家搬到了,湖北宜昌。这里地处南方,本地就有特产的绿茶五峰毛尖。这里的人,一年四季都喜欢喝绿茶,友人来访,或是平时在家,都习惯于喝绿茶。

长大后一直生活在北方,大抵是北方不产茶,这里人的习惯都是喝杯花茶。每天用大号搪瓷缸子或者玻璃的罐头瓶,抓一把花茶,从保温瓶里到出的热水冲泡,浓酽的茉莉花香在办公室飘荡,一天的工作从此开始。现在还有好多上了年纪的人,保持著这样的习惯,这个是北方特有的习惯。

现在,在北京生活,从原本的设计转到了家里的普洱茶上,茶与我每天的生活就密不可分了。每天必须要有一段时间,仔细的品一壶茶,体会茶中滋味,感受茶的转化。

写了我生活过城市的喝茶习惯,仿佛把自己的成长经历梳理了一遍的感觉,茶,也不知不觉融入了我的记忆里。


作者:拙之阅姐,一个有态度的普洱茶传播者

欢迎关注头条号——拙阅普洱茶生活馆

这里有一群对普洱茶执著的爱茶人, 工作之余热衷在头条号上与大家分享经验,交流心得。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