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A治療終點是指PTA治療達到預期的目的或者當下的PTA治療條件已經無法進一步改善動靜脈內瘺狀況。


治療一般需要達到的治療目標,需同時滿足

  • 與周圍正常血管內徑相比,狹窄處殘餘狹窄率低於30%。對於AVF而言,如果按照所要求的5mm的血管內徑計算,擴張後血管內徑應至少為3.5mm。對於AVG而言,如果按6mm人工血管內徑計算,擴張後血管內徑應至少為4.2mm.
  • 內瘺血流量達標,AVF血流量大於500ml/min,AVG血流量大於600ml/min。血管痙攣會影響血流量評估,應將該因素考慮在內。

治療未達標,可以考慮繼續幹預的情況

  • 擴張時球囊未完全打開,仍然存在狹窄環,有條件可以更換爆破壓更高的球囊或者切割球囊再次PTA
  • 如果病變內徑改善良好但血流量未達標,同時排除血管痙攣的情況,應再次評估通路全程,尋找可能被遺漏的病變繼續處置。由於原病變上游的血管常常處於高壓狀態,血管處於被擴張狀態,原病變上游的狹窄可能被掩蓋,下游狹窄解除後,被掩蓋的病變可能會變得明顯。
  • PTA時球囊能完全打開,反覆擴張後殘餘狹窄仍大於30%,如血管直徑允許,可考慮使用更大直徑的球囊再次擴張。
  • 由於血管周圍出血血腫、內膜下血腫、夾層導致的內瘺血流量下降,應儘可能繼續處理,控制併發症,改善血流量。

治療未達標但是仍可能需要終止PTA治療的情況

  • 出現嚴重併發症,比如無法控制的出血、無法處理血栓形成
  • PTA時球囊能完全打開,反覆擴張後殘餘狹窄仍大於30%,但使用更大的球囊擴張血管破裂風險較高,或者因為器材缺乏或患者意願不能進一步處理
  • 血流量未達標是因為血管痙攣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