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腫塊是女性常見病,乳腺纖維瘤是乳房良性腫瘤中最常見的一種,由上皮成分或纖維組織2種成分形成。纖維瘤可發生於青春期後的任何年齡的女性,但以18~25歲的青年女性多見,主要臨牀表現為乳房腫塊,而且多數情況下,乳房腫塊是本病的唯一癥狀。乳腺纖維腺瘤的腫塊多為患者無意間發現,一般不伴有疼痛及乳頭溢液,亦不隨月經週期而發生變化。部分病例乳腺纖維腺瘤合併乳腺增生,此時則可有經前乳房脹痛。本病的發生受卵巢內分泌的影響,好發於內分泌功能旺盛而又調節紊亂的女性。一般認為,乳腺纖維瘤有少數病例可發生纖維成分的肉瘤變,而極少有發生上皮成分的癌變。

檢查前詢問病史,取仰臥位,讓患者的雙手平放在頭頂下,使得乳腺與腋窩得到較大程度的暴露,將乳頭作為檢查的中心,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探頭長軸保持與乳管長軸在一個水平線上,從1——12點位置呈現放射狀對患者的乳頭做連續轉動檢查,全方位整個乳房、乳腺內部結構、乳管系統長軸圖像。密切觀察形態、邊界、內部回聲以及血流分佈等情況。乳腺纖維瘤多表現為低迴聲,邊界清,規則,有包膜,內部回聲多數均勻,腫塊的縱橫比<l,後方回聲多增強,多伴有側方聲衰減。

  有時內部見鈣化,纖維瘤內的鈣化多為粗大鈣化及環狀鈣化,後方伴聲影,鈣化竈多呈散在分佈。部分腫塊內可見液性暗區,部分融合成分葉狀,大部分腫塊可被推動,適度加壓腫塊,可被壓縮。  偶見毛刺徵。彩色多普勒表現在典型腫塊內血流不豐富,或無血流,或可見周邊血流信號,非典型中血流信號相對較豐富,腫塊內散在點狀、短線狀血流信號,可探及動、靜脈血流,RI在0.45——0.68之間。

  鑒別診斷 (1)乳腺癌:典型的聲像圖為低迴聲腫塊,腫瘤多發生在乳腺外上象限,邊界不整,凹凸不平,無包膜,內回聲分佈不均勻,後壁回聲減低或消失,癌瘤向組織或皮膚呈蟹足樣浸潤,見微小鈣化竈,鈣化竈一般直徑多<1mm,後方聲影不明顯,鈣化多數呈簇狀分佈,縱橫比往比>1,乳色多普勒血流顯像:由於腫瘤部位形成豐富的血管網路,血管數目多,結構異常,缺少肌層,易形成動靜脈瘺,RI>0.7。

(2)脂肪瘤:主要表現為局部隆起,觸之軟有彈性,乳房脂肪層明顯增厚,並見中等偏強回聲結構,邊界不清。

(3)急慢性乳腺炎並膿腫:本病多發生於哺乳期婦女,臨牀表現為局部紅、腫、熱、痛及硬結[5]。聲像圖特徵:表面隆起,邊界不清晰,不光滑,內部回聲低,周圍組織點狀增粗,有炎性浸潤,如膿腫形成,見有液性暗區,內有不均質點狀回聲,有波動感。

(4)乳腺囊性增生,呈液性無回聲區,透聲好,邊界清,後壁回聲增強。

希望本文對您有所幫助,歡迎各位超人投稿。

投稿郵箱 [email protected],我們期待您的參與。

需要超聲視頻資料付款後添加微信好友索取。

歡迎超聲儀器設備廠商和超聲同仁諮詢洽談合作。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