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收治了一例動靜脈內瘺重建後流量不佳的患者,經超聲檢查發現其主要犯罪病變是吻合口近心側的橈動脈嚴重狹窄,幾近閉塞。

下圖中藍色箭頭所指為吻合口部位,黃色箭頭所指為動脈狹窄,伴有少量血栓形成。


治療上我們選擇了超聲引導下PTA術。

首先嘗試導絲通過病變,0.035"導絲順利通過了狹窄。

然後置入4mm的Mustang球囊進行擴張。

儘管使用了高壓球囊,但是加壓至24個大氣壓後仍可見球囊局部呈現束腰狀形態。

嘗試幾次後狹窄依然很頑固,無法完全被擴張。

該內瘺重建時間不長,不超過兩個月,狹窄竟然如此堅硬,初步PTA後殘餘狹窄明顯。


為了處理殘餘狹窄,必須選擇更強有力的武器,我們考慮了4mm的波科切割球囊。

球囊加壓到4個大氣壓時,可見狹窄的束腰狀表現。

繼續加壓到8個大氣壓,束腰狀表現消失,球囊壁平直,狹窄被擴開。

改橫斷面掃查,可見球囊壁上附著的4條切割薄刃,呈4點強回聲。藉助橫切面,可以適當旋轉球囊,使得切割刀片改變切割部位再行擴張。

這個球囊加壓後實際照片如下,4個刀片其實非常薄,粘附在球囊上。

擴張後狹窄明顯好轉。

切割球囊的薄刃可以適度切割堅韌的內膜,使得狹窄變得容易被擴張。

如果切割球囊擴張失敗,依然可以再使用高壓球囊序貫擴張,切割球囊爆破壓低但是有切割作用,高壓球囊無切割作用但爆破壓高,可以結合兩者的優點,增加頑固性狹窄治療成功的機會。

(版權所有,嚴禁盜用)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