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跟一個師弟打電話聊了好久。師弟情緒不錯,因爲論文終於定稿了。臨掛電話的時候,我提醒他:將來畢業論文印出來了,別忘了多印一本留給父母看。

  師弟不解地問道:給他們看幹嘛?他們又看不懂。

  我說:你能博士畢業,對你來說是件人生大事,對你的父母來說也一樣。不信,你聽我的試試。

  並不是所有對榮譽的熱愛都是虛榮,人生中的那麼多榮譽,也不是樁樁件件都能跟父母分享。博士作爲古今中外人類的最高學位,這個榮譽本身完全值得跟父母分享 —— 哪怕他們看不懂。

  當然,讀博士所能得到的好處,並不只有得到學位那麼簡單。

  名垂青史,木哈哈哈

  師弟在發表了人生首篇期刊論文後(雖然影響因子並不高),叫着我們幾個師兄弟喝酒慶祝。

  喝到舌頭打不了彎的師弟,反覆唸叨的一句話就是「老子名垂青史了」。

  後來我問他爲什麼,他說:他的論文一旦發表了,未來的人類,永遠可以檢索看到,這就是名垂青史。

  我覺得他說得不錯,但仍然反問道:可是,還是有絕大多數人並不知道你的名字啊。

  師弟說:那沒有關係,二十四史里人名那麼多,你才知道幾個?

  好吧,我覺得他的邏輯沒毛病。其實聽他說完我也很開心,因爲我也是名垂青史的人了。木哈哈哈哈~~~

  沒空追星,有空打假

  我讀研一的時候正是超女火遍天下的那年。在跟不同人羣聊天的時候,我發現一件特有趣的事:

  課題組的師兄師姐們只聽過超女,具體有誰,完全不知道;

  跟高中同學聊超女,他們大多能說出幾個超女的名字,有時候對不上號,話題也進行不下去;

  跟初中同學聊超女,那一個個是如數家珍,多數還都有站了隊,成爲某女的粉。

  好吧,別問我爲什麼關心超女,我是當作一個社會現象來研究。

  對了,博士們偶爾也關心一下明星,比如翟天臨就很「不幸地」被廣大博士關心了一把,於是,後面的事情你都知道了。

  學點新知識,在家說了算

  六年前,師兄的父親得了腦膜瘤。六十多歲的老頭很鬱悶,母親更是承受不了打擊,眼看都快抑鬱了。

  學醫的師兄通過大量的文獻閱讀,在一週內成爲這方面的「小專家」。首先確定了幾個指標,同比來看,瘤子不算太大;老爺子六十多歲也不算太大;雖然還沒活檢,但從片子上看,極大概率是良性,跟醫生說的一樣。

  給家人的定心丸吃下,接着的問題是如何治療。中醫顯然是不可取的,從海量的文獻來看,中醫的文獻鳳毛麟角,且從來沒有治好過腦膜瘤,可見開顱是必須的。

  那就看如何選擇醫院了。考慮到良性腦膜瘤並不是太大的手術,一般的三甲醫院多數都可以做,師兄最終選擇了離家近的省會醫院。

  術前最大的糾結在於風險評估,醫生爲了給自己留下餘地,有時會把風險誇大;或者即使不誇大,那些可能的風險也足夠把外行的病人嚇個半死。師兄又查找了大腦功能區,研究了腫瘤壓迫區域的大腦功能。

  從事後的結果看,完全在師兄預計的範圍內,而且是他們全家都可接受的範圍內。如今,老爺子已經可以開開心心地帶着孫子釣魚遛彎兒了。

  很多時候,「知識就是力量」對多數人而言是一句口號。然而,當你真的用知識,甚至是用新獲得的知識來解決了問題的時候,你才能真正理解這句話的含義。

  金不換的前綴 Dr. 從此屬於你

  即便擴招了這麼多年,我國博士的總數量也僅有百萬左右,還包括大量留洋走出去的博士。所以能成爲人羣中佔比這麼少的人,本身就是件很酷的事。更不要說Dr.放在自己名字前面,比 Mr. 或者 Mrs. 酷多了。不信你瞧京東的高管名單。

  圖片來源:京東官網

  啥是首席戰略官我不懂,這個 Jon 是誰我也不認識,反正我就是覺得名字前面帶Dr.特別拉風,名字後面再來個Ph.D強調一下。這逼格我給一百昏。

  當然,讀博士其他的的好處簡直太多了,你會得到思維方式和人格上的全面精進。但還是開頭那句話,所謂的發發小文章,混個學位只是細枝末節,因爲能夠名垂青史呀!

  小編祝每位都能名垂青史!

  (封面來源:站酷海洛 Plus)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