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以來,人們每每談到德國經濟的時候,總是強調製造業競爭力,技術水平高,人均收入居歐盟之首,經濟繁榮等等......中國人對德國經濟的第一印象也是嚴謹,從指甲刀到汽車,對於德國製造可謂推崇備至,甚至從合理美化上升到對德國人國民性的神化,但8200萬德國人也許都不知道,自己在中國人心中地位儼然超凡脫俗,其實德國人的廚房並不像化學實驗室,德國也有小偷,德國的火車也不總是準點。

  圖片來源pinterest

  其實,當年的德國和如今的中國一樣,是一個正在崛起的世界經濟體,但是,在德國人眼中,陌生仍是描述中國經濟見聞的一個高頻詞彙,很明顯,在這一輪創新科技大潮中,德國人對於新技術就顯得陌生,反應略微遲緩。然而,稍早前,德國經濟研究所所長弗萊徹教授稱,“是時候更新你的知識了,德國經濟已經不再是榜樣”,弗萊徹進一步分析稱,德國經濟在近十年來表現強勢,其實僅是對於歐洲債務危機後的一種經濟恢復,並不是奇蹟。

  比如,根據德國市場研究機構捷孚凱近日發佈的月度報告顯示,受歐美貿易爭端影響,德國經濟前景指標已經出現明顯惡化,報告顯示,德國消費者信心指數爲10.7點,與前一月持平。但在反映消費者信心的三個子項指標中,經濟前景指標出現明顯下滑,從37.4點降至23.3點,爲一年多來最低水平。

  德國政府消息人士4月12日對路透表示,德國將在下週更新經濟預估數據,預計今年經濟增長僅爲0.5%,低於德國主要經濟機構此前預估的0.8%,這就意味着,相比於政府上個月給出2019年德國經濟增長1%的預測已經萎縮了一半,德國央行行長12日在華盛頓表示,由於美歐經濟爭端和英國退歐的不確定性給出口和投資活動帶來壓力,德國經濟增長今年將大幅放緩。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Web

  事實上,早在2018年的最後幾個月,德國這列歐洲的經濟火車頭已經頻頻發出故障信號,包括GDP的首次萎縮、信心指數的連續下滑、標杆行業汽車業的產量下跌等等,而近一週以來,已經有包括DIW、IfW、IWH在內的多家研究機構聯合發佈報告,將德國經濟2019年增速預期從2018年9月的1.9%大幅下調至現在的0.8%。

  與此同時,現在,德國人也正在改變以前隱藏在他們眼中對中國經濟陌生的看法,現在,越來越多的德國人卻在說,如今,中國的創新科技是德國製造的學習對象,中國在比如像新能源電動車、人工智能、高鐵、5G技術,中國手機、電視機生產……這些方面讓德國感受到了效率和速度;比如,深圳這個幾十年前的小漁村,如今已成爲中國科技中心;再比如,我們也注意到,眼下許多德國製造企業都離不開中國創新資本的大力支持,中國企業正在加大對德國製造的投資力度。

  圖片來源Politico Europe

  而這背後,是德國中小企業在隱形冠軍繁榮的背後,存在着數字化轉型和逆全球經濟一體化帶來的財政壓力,同時,研究凱恩斯經濟理論的人士告訴BWC中文網,要理解這種“陌生” ,其實也體現在德國和美國、英國的企業發展和管理制度呈現完全不同的發展景象造成的。

  德國企業更多的傾向於內生式發展,比如特斯拉的CEO可以去造火箭,而德國企業以中小企業爲主,他們的典型是細分領域的霸主,基本上每一家小型企業專攻一個細分領域,並做到極致,甚至一顆螺絲釘的研發積累都要通過幾代人,而中國企業則更喜歡追隨英美企業的外延式發展模式,其實,這種遲緩還體現在德國人對中國人生活方式和工作理念的陌生。(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