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影视剧中,国民党军官、日军军官经常戴着白手套。现代军人戴的白手套,也叫“礼仪手套”,主要在比较正式的场合才会佩戴。既然叫“礼仪手套”,那么它的实用价值就不会太大。那么白手套在国民时期到底有什么实用价值呢?

  军人佩戴白手套的传统,起源自中世纪的欧洲。人类使用手套有着非常久远的历史,在中世纪的欧洲,佩戴手套渐渐成为贵妇的一种比较流行的做法。她们会将白手套送给她们宠爱的骑士,骑士在打仗时,会将手套塞进帽子里。如果是骑士之间的决斗,那么他们会将白手套摘下来扔给对方给,对方捡起,表示接受挑战。

  同时由于白色象征着圣洁、虔诚,天主教在举行宗教仪式时,教职人员都要佩戴白手套。于是,白手套就被赋予了宗教色彩,又伴随着宗教的影响,获得了普遍的社会认可,成为高贵、圣洁、虔诚的象征。

  在国民时期,军官在佩戴白手套时大多是在执行公务,如阅兵、军营里指挥作战等;如果摘下手套拿在手中,则表示缓和气氛,意在此时自己潇洒闲暇;严重的如果把手套扔在某个人面前,就表示想和对方决斗,对方捡起来就表示应战;再如果是扔到一群人面前,则表示对此次会议或则行动严重不满。

  实际上在战时或非正式场合,国民党军官也不佩带的,在物资并不丰富的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那玩意天天带天天丢也是耗费不起的,另外在战场上白花花的目标,简直就是敌人特等射手的靶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