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官們捲入了"國本"的爭論,因為他們必須選擇兩個皇子中的一個作為他們未來的主人;他們從過去的經驗中知道,錯誤的一步,即使這時無聲無息,當繼位問題最終確定以後,也可能斷送他們自己的生命乃至親友九族。如果神宗是永樂那樣的梟雄,他可以用屠殺讓文官們閉嘴;是弘治那樣的君子,他可以巧妙地將文官們的意見轉向;是正德那樣的嘻皮士,他可以根本不考慮文官們的意見;是嘉靖那樣的自大狂,他可以提拔新人來支持自己,但他都做不到。立誰為太子已經引起了如此重大的爭論,可是萬曆皇帝卻缺乏實現他的計劃的決心。他已經提升了幼子,卻又承認長子繼承權不可違背。優柔寡斷的神宗採取了逃避問題,不敢面對矛盾,終於,他想了一個自以為聰明的方法。萬曆皇帝以為能將文官集團慢慢的拖垮後屈服自己的意見,但他實在是不瞭解這些文官。批評他的人遠沒有氣餒。用皇帝自己的話來說,他們不顧懲罰以博取當前的名聲。早在皇帝』罷工』初期,大理寺評事雒於仁上書批評皇帝,說他有』酒色財氣』四個毛病。說神宗「嗜酒則腐腸,戀色則伐性,貪財則喪志,尚氣則戕生」神宗看了他的上書後大怒,還是申時行代為解免,才將他削職為民。時日一久,萬曆懶惰之名大著。有的歷史學家認為他的惰性來自先天遺傳,也有歷史學家則懷疑他已經染上了抽鴉片的嗜好。金庸在《袁崇煥評傳》中就採納了認為他抽鴉片的學者的意見。皇帝遲遲不立太子,導致皇宮內外和全國上下謠言四起。有些謠言還記錄於史書。比如說恭妃王氏是一個年長的女人,在和萬曆邂逅相遇的時候就已經消失了青春。此後她又一目失明,所以不能繼續得到皇帝的寵愛。另外一個故事則說是萬曆病重,自度即將不起,有一天一覺醒來,發現恭妃王氏的胳臂正枕在他的腦袋下,臉上的淚痕未乾,而貴妃鄭氏則無影無蹤。還有一個故事提到了常洛的祖母慈聖太后。她反對皇帝棄長立幼的企圖,為此和他作了一次專門的談話:皇太后:「如果你真要這樣做,你將何以向天下臣民交代?」皇帝:「這容易。我只要說他是一個宮女的兒子就可以了。」皇太后:「你不要忘了,你自己也是一個宮女的兒子!」這時國內外形勢危機四伏,楊應龍在西南叛變,脖拜在寧夏造反,日本的豐臣秀吉侵略朝鮮,東北的建州女真,但是北京城裡的文官們最關心的,還是當今聖上一旦官車宴駕,誰將繼他登上萬歲的寶座。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