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澤

進入二十一世紀後,隨著中國生產力的發展,社會物質的極大豐富,人們消費需求進入了多元化,社會各個方面的碎片化趨勢越來越突出,傳統的整體性消失了,一直以來人們得以依賴的東西隨之溶解,生活的觀念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多樣化、碎片化的社會狀態由此表現出來。碎片化是社會發展中的必然,也是人類進入現代社會的一個重要特徵,它主要是指文化在發展的過程中脫離傳統整體性特徵的一種現象。互聯網讓人們的生活更加「碎片化」、注意力更加分散,但是,這也令年輕人對藝術的享受方式轉變了。在網路推動的生活中,無論是信息、知識還是我們的時間、精力,都以碎片化的形式存在著。

碎片化時代已經到來,同樣深深地影響著當下中國人的審美,40後和50後的人群依然在欣賞著風花雪月的傳統國畫,部分60後的人開始喜歡現代藝術,70後以欣賞現代藝術為主,80後和90後的大多數喜歡後現代主義的藝術形式。當然,上述這些也有城鄉文化差異的區分。時下整個社會的碎片化已經成為一種趨勢和狀態,因此,研究人們在碎片化背景下的生存狀態和審美取向,發現碎片化生存的表現與特徵,預測碎片化生活對未來的藝術影響也就成為藝術家需要思考的問題。

對於藝術受眾而言,審美知識的更新速度,遠遠超過他們學習、消化、欣賞、理解的速度。涉足網路的人總會發現,網路正讓你不斷產生「老得太快」的感嘆。碎片化是一個極端的去中心化的狀態。大量凌亂的、無關聯的碎片是無意義的,但正是這些網路工具,讓人們能夠有效地處理碎片,在碎片之間建立有效的聯結,進而形成新的層級和維度。有些新藝術形式源於全新的社會形態,人們通過各種形式的展覽快餐式媒體理解藝術,通過海量的畫面來撫慰心靈,藝術家通過無所不在的網路發布自己的作品來釋放壓力,通過虛擬的網路建立與世界的真實聯繫。來自於傳統與當代、全球與本土、虛擬與現實的種種碰撞交融使整個藝術審美的一切都變得那麼碎片化。

網路工具涵蓋了博客、社會化搜索、社區網路和書籤網站等,而目標人群從原先年齡階層的「我們」,因世界觀和價值取向不同而走向獨特的一個個的「自我」,現在再由一個個的自我,以精神群落的方式形成新的「共體」。網路的自我表達,儼然是部分藝術家的「靈魂歸屬」與生活家園,抑或是藝術家唯一的廉價話語權和傳播途徑。

後現代主義的反邏各斯中心主義、反本質主義、反宏大敘事以及對個別、斷裂、碎片、邊緣、非主流等因素的高度重視,使得傳統藝術理論進一步分崩離析。在對現代藝術展開過程中,那些輝煌的傳統理論大廈搖搖欲墜了,作為其根基的本體論言說方式與表達方式也行將壽終正寢。自改革開放以後,西方現代哲學在中國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先後在中國思想界掀起了弗洛伊德熱、尼采熱、海德格爾熱、現象學熱和後現代主義熱等一次又一次的思想高潮。這些後現代主義的哲學思潮來到中國,有些人排斥有些人不理解,有些人在思考和學習,最主要的是影響著藝術家的創作。

在當代中國,這樣一種風靡全球的流行文化正在對中國的80後和90後的青年產生持續而深刻的影響,他們是以好萊塢、網際網路、麥當勞為象徵的快餐文化為生活背景。這種快餐文化是西方後現代文化的一種典型表現形態,其基本特點是,以一種感性化、多維化和平面化的方式來獲取知識和進行社會交往,解構一切深刻的反省理性和批判意識,徹底顛覆各種傳統的意識形態和宗教信仰。

碎片化是當下社會形態的一個突出標誌,當社會從一種低級的形態轉而過渡到更高級的形態時,社會將會發生從觀念到關係,甚至到文化與藝術形式的劇烈變化,在這種變化中,人們的價值觀將會受到深刻影響,社會的各個階層在思考方式上將呈現不斷分化的態勢。過去統一的文化表達模式和話語符號等都將被瓦解,就會形成審美的差異和文化積澱不同的差異,從而使得整個社會就會呈現出一種碎片化狀態。

上世紀八十年代後,中國在經過前工業社會和工業社會之後,逐步進入了以信息和知識為變數的信息社會的不斷發展,使得人類藝術活動中所展示的信息越來越多。但無論藝術的表現形式有多紛繁,其內核始終包含兩種最基本的元素:色彩與符號。在過去的多個世紀,可以說敘事性文本是處於絕對的符號霸主地位。而如今,色彩的自由表達和符號的無意義,使得藝術家對世界的表達不再只是通過敘事,更多的反而是通過碎片性的視覺創意來闡述碎片的美感。當代藝術家從色彩、肌理、圖案、造型、思想、個性六個方向來呈現。在當代藝術方面碎片隨處可見。這些碎片是殘缺的,不完美的,甚至有可能毫無價值。藝術家追求碎片特質,是追求剝蝕殘損形成的古雅、拙樸、歷經滄桑的殘破;追求不齊之齊、不平衡之平衡、異化了的統一;追求沒有工業文明的虛偽、僵硬和死板;追求有強烈的質感和時間的介入。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