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前段時間,一位妻子因爲月薪四千買了個2萬的包,上了熱搜。



丈夫指責妻子貪慕虛榮:你坐地鐵,拿的真包,別人也覺得是A貨。


妻子卻很心寒,因爲自己從戀愛到結婚八年,沒伸手問他要過一分錢,婚禮都沒辦,接親沒婚車,老公卻從沒送過她一個超過700元的禮物。


有網友就說,一個結婚時能什麼都不要的女人,怎麼會是個物質的人?過了幾年苦日子,生活好一點了,想要犒勞下自己,還要被說虛榮!


最怕的就是婚前不在乎錢,一心一意地付出,最後卻都被當成了理所應當,還沒錢沒底氣。


蔡卓妍最近很火,因爲37歲自曝完成凍卵。


很多姑娘在評論裏感嘆,真希望自己也能買一個「生育自由」。可惜凍卵要二十幾萬,加上後期懷孕費用,沒個幾十萬的,根本沒這自由,還是老老實實賺錢吧。


其實阿Sa一直以來,都是一個對自己的人生特別有規劃的女人。港媒就曾扒過,她在34歲的時候,就手持最少五棟房產,身家過億,片酬雖不比其他一些女明星高,卻是圈中少數懂理財的人。



她說一切都源於自己奉行媽媽的格言:


女人一定要有自己的空間、財富、興趣,不管談不談戀愛,都需要獨立。

 

有錢的底氣背後是什麼?是選擇權。是想幹嘛幹嘛,我可以有自己做事的自由和決定,不受外人控制。


所以像阿Sa這樣的女人,離了婚照樣可以活得美且有力量。


- 2 -

 

可惜生活中,有些人一輩子都沒形成科學的理財觀念,或者陷入一種自己「還挺會理財」的錯覺……


看過一則新聞,有個老太太拿着老存單去銀行取錢,44年前,她在銀行存下了1200塊錢。44年後,她究竟能拿到多少錢呢?



經過多方計算確認,在支取日這筆存單本息合計爲2684.04元,其中利息1484.04元。


存了44年,才收益1千多塊錢。


你可別笑,其實我們很多人,都是這樣的「老太太」。不信,你來做下這道題:


請問:40塊錢24包的3層*130抽衛生紙,和60塊錢20包的3層*150抽衛生紙,哪個更實惠?



答案是,當你認真計算起這筆賬時,你很可能就已經陷入了「金錢詛咒」。


我去年雙十一,看到洗手液第二件半價、滿400減60等優惠,腦海裏馬上就會跳出:「買它!買它!買它!」


結果有天早上,我打開廁所櫃子,餘光一瞥,看到4桶10斤的洗手液,被深深的震撼……


這就是很多人對金錢的態度:陷入一種不自知的侷限中,而忘了去探索,是不是還存在一種更宏觀視野的賺錢方式?


不信,我們再做一個小調查:


 

你知道選哪個答案的人,更能輕鬆地存到錢嗎?


A和B的區別就在於:先花再存,還是先存再花。


不要小看這個微小的調整,「行爲經濟學」的實驗研究證明,先定好要存的錢並且明確存錢的目標,是會更加輕鬆有效的幫我們存到錢的。


而C選項,嚴格固定儲蓄比例也是不太可取的,因爲存錢需要根據一些特殊情況,有靈活調整的空間,一切理財的前提是要先保證生活品質。


理財的人都深刻的明白一個道理:犧牲生活品質的理財,往往堅持不長久。


所以答案是B。


聽過一個非常扎心的語錄:


「現在的人,以爲自己的表現優於自己的父母。


但其實那些用支付寶時,一定要先掃個優惠碼,便宜個1毛2毛的人,跟父母當年在菜場討價還價個一分兩分,根本沒有本質區別。


而在公司的格子間裏,哼哧哼哧做着ppt的那些人,和當年踩着縫紉機的女工們,也差不了多少……」

 

所以說,某種程度上,我們其實都是老奶奶。


辛辛苦苦,每天加班十一二點,省吃儉用一年多,換來加薪一兩千。——你真的想繼續過這樣的一生嗎?


或者,你其實是不敢認真去想?


- 3 -


其實,大多數人都有賺錢的能力,只是需要提升管理錢的思維。


這種思維的不同,可能就是「窮」和「富」的差距,甚至決定了你會過怎樣的一生。


我的老闆崔璀剛工作的時候,就聽一個老師的建議,給小核桃存了一筆教育基金定投。


每個月只拿出1000塊錢做定投,但是加上「複利」的效果,10年後,小核桃上學,卻發現早已攢了一大筆的教育基金!


雖然心裏也一直有數,但真正拿到收益的時候,還是讓人有種意外之財的驚喜。



我們的運營同事小J,之前在阿里巴巴工作,她跟我講過一個故事。


小J的一個前同事阿P,去工作後沒多久,就用所有的錢,甚至借錢,購買了內部另一個同事轉讓的一些期權。


後來隨着阿里上市市值增長,結果之前內部不到30美金一股的股票,漲到了100多美金,甚至200美金!她眼睜睜地看着那個同事,就因爲這一個動作,工作不到兩年就靠自己買了房、裝了修。


當時阿P還推薦別的同事一起買,其中一個跟着買了。結果那筆錢翻了4倍後,把股票出售了,也賺到了一桶金。


而阿P最初的那筆錢,更是隨着杭州房價大漲,直接在短短几年內就增值了十幾倍!


明明崗位和收入都是差不多的人,瞬間被甩開一大段距離。小J假裝痛心地跟我一聲哀嚎,「錯億!」



不過她也坦然承認,那個同事的「財運」,其實不只是「運氣」,他平時就很喜歡學習理財知識,是個有理財思維的人


而自己如果再來一次,很可能也還是不敢下手。因爲一般的股市風險太大,而且除了股票之外,還有很多更穩定更安全的方式,提升自己的財富值。


這個世上,沒有不會賺錢的女人,只有不會理財的女人。


- 4 -


那有人會說,我知道理財很重要的,但問題是到底怎麼理啊?

理財知識聽起來就很複雜,什麼「套利」啊、「貼水」啊、「升水」啊,聽都聽不懂;


投資風險會不會很高?萬一沒掙錢,反而賠了怎麼辦?


我錢也不多,好像也沒啥財可理,要理財只能勒緊腰帶了吧 ?

 

我以前也是這麼想的,後來發現這都是誤區。


我們邀請了專業的家庭理財師八寶老師,用心做了一門家庭理財課。她會告訴你:


你根本不需要準備好咬牙過苦日子,只要找到了你的「拿鐵因子」,用「工資三分法」 、「十二存單法」等科學辦法,就能保證我們存到更多的錢,還不影響生活品質。


而且八寶老師的課,小白入門級別,簡單易懂。平時捏個腳、看個劇的碎片時間就能搞定。——你甚至都不需要會算賬。因爲老師有工具包,一輸入就能知道不同的理財方式,幾年後會有怎樣不同的結果。


要知道,不是有錢了才理財,而是理了財纔會有錢。


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


一套10w+家庭實操有效的理財方案

現在只需99元,換你一生更宏觀的賺錢思維


掃描圖片「二維碼」,或者點擊「閱讀原文」

等你領取哦

👇


- END -


撰稿:林毛毛

配圖:Weibo

 

給今天的文章點個「在看」吧

祝大家有錢一時爽,一直有錢一直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