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是位於東南亞的一個國家,和我國山水相依。歷史上的緬甸,也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古稱洪沙瓦底,在公元1044年的時候,形成了一個相對統一的國家,這也是現代緬甸的雛形。

緬甸在統一了之後,曾先後經歷了蒲甘、勃固、東籲和貢榜四個封建王朝,十九世紀中期,他們被英國佔領,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緬甸才獲得了民族的獨立和解放。

而在緬甸歷史上,曾有這樣一個王朝,他就是緊隨蒲甘之後的東籲王朝,王朝中的兩位國王父子,曾對中國明朝用兵,但在打了將近四十年的時間後,不僅沒有佔到便宜,還被明朝給打到崩潰,王朝也一蹶不振,很快滅亡了。

東籲王朝是緬甸歷史上一個強盛又統一的封建王朝,他的興起,還要從蒲甘王朝的衰落說起。公元十三世紀末期,蒲甘王朝滅亡了,緬甸又陷入了動盪和混亂之中。其中緬甸北部是割據的阿瓦王朝,緬甸南部是白古王朝,兩個王朝之間爲了爭奪地盤而大打出手,而一邊的東籲,此時還是一個小國家,就躲在一邊坐山觀虎鬥。

當戰爭膠着的時候,那些不堪忍受戰亂的緬甸民衆,紛紛移居到了東籲國,這裏成爲了他們最爲嚮往的避難所。大量民衆的遷入,無形中極大地提升了東籲國的實力,東籲國的國王就採取各個擊破的方針,最終統一了緬甸各部,成爲了緬甸歷史上最爲強大的封建王朝。

東籲王朝的頂峯時期是在莽應龍父子統治時期,王朝的強大,自然也使得國王莽應龍的野心膨脹了起來,他認爲自身王朝的實力,足以和強大的明朝相抗衡,又由於和雲南接壤,因此莽應龍就想要吞併雲南的土司,以擴大自己的地盤。

所以從十六世紀中後期開始,莽應龍便不斷地對明朝邊境用兵,他採取的是“螞蟻啃骨頭”的策略,一點一點蠶食明王朝的邊境,將雲南和緬甸接壤的地盤一一吞併了下來。而此時的明王朝,正是嘉靖皇帝在位時期,這位愛好修道的皇帝,自然無暇顧及,因此也無形中給予了莽應龍以極大的機會。

公元1581年,莽應龍去世後,兒子莽應裏即位,而此時的東籲王朝,實力也達到了王朝建立以來的最高峯。狂妄自大的莽應裏,不滿足父親莽應龍所打下的地盤,於是在十六世紀晚期,進一步加大對雲南的進犯。

這個時候的大明王朝,也換成了萬曆皇帝,新皇帝上任,自然不肯坐視不理,因此明王朝派出精銳,一鼓作氣將東籲王朝的軍隊給趕回了老巢。東籲王朝雖然不服氣,中間也試探性地進攻了幾次,但奈何實力不行,一次次都被打敗。

與此同時,英帝國的殖民勢力也深入到了東南亞這裏,對明王朝戰爭的失利,嚴重削弱了東籲王朝的統治基礎,再加上英國的入侵,到了1752年,風雨飄搖的東籲王朝終於土崩瓦解,走入了歷史的煙塵之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