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TVBS

台湾高等教育现在面临师资老化问题,教授平均年龄落在54岁、副教授则是50岁,10年之后将全部迈入60高龄,该如何解决师资老化问题?教育部认为降低生师比、让学校增聘教师也能提高教学品质,但在少子化影响下,又要补助增聘恐怕不是解决之道。


课堂上讲的是生硬财税法,但主讲的老师却相当年轻,今年才满30岁。使用问答方式授课,增加和学生间的互动度,年轻的陈师尹刚从业界转战教职第二年,活泼的教学风格在学生间很受欢迎。


德明科大学生:「年轻老师比较不会照著课本念,然后比较了解学生在想什么。」


德明科大讲师陈师尹:「尽量透过举例的方式,不要透过硬背的方式来让各位同学理解,所以不管是针对法条,我都会尽量去找一些实际的案例。」


但像这样的年轻老师在大专院校内还是少数,台湾教师年纪普遍偏大。


记者詹舒涵:「要看到年轻老师的身影确实不太容易的,我们来看到一项数据,在国内,教授的平均年龄落在54岁、副教授则是落在了50岁,也就是说10年之后台湾的教师年龄可能会落在的是60岁到64岁,老化的问题可以说是相当严重。」


图/TVBS

目前这批落在50岁阶段的师资可以回溯到1994年到1996年开始台湾广设大学的政策,当时大举招聘教学人才大概就是30出头,现在20年过去了,中间却碰上少子化,加上现在年金改革,又面临师资出走、教师难聘,高龄师资更是不易退场、换血困难。


面对国内师资老化问题,教育部祭出相关政策,包括将境外生纳入生师比,国立科大生师比从现在的29降到16,公费留考人数从每年110人增到132人,1位玉山学者换3个玉山青年学者,教师弹性加薪等。


教育部高教司副司长朱俊彰:「今年高教深耕经费,校方可以运用20%的经费来作为增聘老师的一个支出之外,我们在于学校的私校补助,我们教育部也会给一定的私校补助,其中它也可以动用20%来支应老师的一些薪资。」


教育部表明会有相关补助政策,但大学这几年都面临招生困境,每年入学生狠少4万,降低生师比后却让学校不得不增聘师资。


图/TVBS

德明科大主秘饶邦安:「多聘一个讲师的话大概就是6万起跳,那再加上一些劳健保啊、劳退基金啊等等,所以他的费用可能就要增加6万5000元了,那如果助理教授的话可能就要到7万5左右了。」


老牌实践大学校长也表示学校现有400位专任教师,降低生师比必须再增聘20位教师,成本直接加重经营压力,专家就认为调整生师比恐怕只是治标不治本。


台大国发所教授辛炳隆:「台湾高等教育真的扩张太快了,所以有些学校是应该要让他退场,那你为了退场之后你为了要维持剩下的大学的高校品质,你是可以提高这个师生比,那至于说流浪博士的问题,我觉得那个解决办法大概不能从这个角度,它可能解决的方法要从我刚刚所讲的,你可能是要减少高教供给。」


师资老化、供需失衡,在少子化冲击、教职僧多粥少的困境,需要的恐怕不是补助增员,而是面对现实的退场机制。


更多 TVBS 报导
想当老师要注意 师培教育将用新基准
800万揽国际人才 玉山计划挨批厚此薄彼
低薪冲击高教 顶大经济系海外征才杠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