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許多人心目中,清末重臣李鴻章,是晚清時期一位著名的“背鍋俠”。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爲李鴻章晚年時,作爲清廷全權代表,簽訂了《馬關條約》和《辛丑條約》兩份喪權辱國的外交條約。

  當然,《馬關條約》之簽訂,原因在於甲午戰爭中清軍的戰敗。李鴻章作爲戰敗的主要責任人之一,嚴格來說這次不算“背鍋”。但後來之所以要籤《辛丑條約》,則是因爲慈禧太后無知,信任庸臣,煽動義和拳民鬧事作亂,招致了八國聯軍的入侵。慈禧太后爲了保住自己性命,讓遠在廣東的李鴻章進京與洋人談判議和。

  李鴻章時任兩廣總督,與洋人啓釁和他沒什麼關係,真可謂人在家中坐,鍋從天上來了。

  清政府要和洋人們進行國家層面的談判,太后不出面,皇帝不出面,京中這麼多軍機首輔都派不上用場,竟要找李鴻章這麼一個地方的長官來代表大清與洋人議和,可見當時的清朝中樞政府已經多麼腐朽無能。

  根據《清史稿》李鴻章本傳的記載,李鴻章於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出任兩廣總督,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庚子拳亂後,慈禧召李鴻章入京與八國聯軍議和:

  “拳匪肇亂,八國聯軍入京,兩宮西狩。詔鴻章入朝,充議和全權大臣,兼督直隸,有‘此行爲安危存亡所繫,勉爲其難’之語。鴻章聞警兼程進,先以兵剿畿甸匪,孑身入京。”

  在《清史稿》的德宗本紀中,也是說先由朝廷“詔以中外釁啓,飭戰備”,後來八國聯軍進京,再“授李鴻章全權大臣,與各國議停戰”。

  《清史稿》中的記載,的確是歷史事實,但是卻隱瞞了在此過程中發生的一件事。即從中外啓釁到最後議和的過程中,李鴻章並沒有記載中那麼“聽話”。

  前面講到,在與洋人正式開戰之前,清政府是發過一道宣戰詔書的,此詔書爲慈禧太后授意,以光緒皇帝名義所發表,相當於一份全國動員令,讓各地督撫號召當地百姓抵制洋人,在全國範圍內同時與外國開戰。

  慈禧和她的一幫心腹們發出這樣的詔書,其實是很無知也很幼稚的做法,對當時的國際形勢和先進技術一無所知,以爲靠義和拳的什麼神功就可以抵擋洋槍洋炮,殺洋人於千里之外。而當時那些有見識的地方大員們,如兩廣總督李鴻章、兩江總督劉坤一、湖廣總督張之洞等,卻知道如果真的全國同時發動排洋運動,將導致生靈塗炭,國將不國。

  不過,這份詔書畢竟是清政府中央對地方的詔令,地方督撫作爲臣屬,如果不聽從,則有反叛的嫌疑,所以當時劉坤一和張之洞兩人都非常猶豫,找李鴻章商議。李鴻章則建議聯合東南各省,稱此詔書爲亂命,共同抵制,避免戰火燒到南方,史稱爲“東南互保”。

  起初,張之洞還擔心抗旨會被追責,李鴻章則稱如果要追究,他將自己擔負所有責任,這才推動了東南互保的順利施行。

  除了實施東南互保以外,李鴻章還幹了幾件與清廷中央對抗的事情。

  一是李鴻章主張已經逃出北京的慈禧和光緒迴鑾,由皇帝親自與洋人進行交涉。這一建議有利於清廷向洋人爭取更有利的條件,但慈禧擔心自己生命安全,否決了這一提議。

  二是慈禧召李鴻章迅速北上平息戰局,而李鴻章卻以生病爲由,在上海遷延觀望了數月,直到慈禧答應懲戒端王載漪等一干挑起兵禍的主謀,才啓程進京。在某種意義上,已經是對慈禧太后威權的一種挑戰和威脅。

  從當時種種跡象看,清廷中央對地方的掌控力已經極大削弱,尤其是東南互保事件,已經到了多位地方督撫公開違抗中央詔令的地步。雖然後來慈禧對這些人進行了褒獎,彷彿沒有發生過不愉快的事情,但實際上清政府的威信已經名存實亡。

  《清史稿》對庚子拳亂過程中發生的這幾件事諱莫如深,連用一兩句話簡單帶過都沒有,也正是爲了不扯下前朝的最後一塊遮羞布,留些顏面罷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