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北漂还是沪漂,在一线城市待久了之后,总缺乏安全感,于是更多人便把希望寄托在了拥有一套房子上。然而一线城市房价高居不下,很多难以揹负压力的青年人将目标转移到安置房上。那什么是安置房?安置房到底能不能买?为什么很多人买了都后悔?今天小编带你了解一下。

安置房,是政府进行城市道路建设和其他公共设施建设项目时,对被拆迁住户进行安置所建的房屋。安置的对象是城市居民被拆迁户,也包括征拆迁房屋的农户。有的需要原住民再交一点差价,有的则要补给原住民两套或多套,安置房在转手卖的时候,比开发商的商品房要便宜不少。

安置房的风险:

1、产权不完整

安置房一般不是完全产权,即具有完全的房屋权,却不一定具有完全的土地使用权。很多安置房的土地性质是划拨土地,也就是没有缴纳出让金的。而商品房是有完全产权的,即完全的房屋权和完全的土地使用权,土地性质是出让,也就是缴纳了土地出让金。安置房再次交易时,可能会被要求补缴土地出让金。

2、交易受限制

那么安置房可以买卖吗?其实不少安置房都有交易时间限制,也就是规定在几年内不得上市转售。但拆迁安置房如果进行了产权登记并取得房屋所有权证,可以进行上市交易。所以要看开发商是否对安置房进行产权登记。

3、房屋质量难保证

安置房往往建设利润被限制得很死,因此,建筑商往往能偷工减料就偷工减料以增加利润,造成普遍上安置房的质量不如商品房。当然,也有比较负责的或者示范工程之类的,质量相对较好的安置房。

4、不能按揭贷款

由于部分安置房没有产权所以在交易时不能银行贷款,如果打算购买此类安置房必须全款交易。同时还存在一房多卖的风险,购房者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保障。

5、升值空间小

安置房作为保障性住房,不仅在市场上的价格较低,升值空间也较小。安置房的出现就是为了快速解决拆迁户的居住问题,因此建造安置房时对于地段的选择不比商品房用心,甚至较为偏僻,购买商品不但难以升值,转卖时还容易亏本。

安置房虽然便宜,但风险也不少,在购买时一定要谨慎,如果条件具足,还是买正常的商品房比较有保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