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寶寶成長過程中,會有那麼一段時間,口水特別多。就像關不上的水龍頭,每天滴答滴答地流,圍多少塊口水巾都不夠。其實,又臟又黏的口水裡,藏了許多健康的密碼,很多疾病的信號,也都會通過口水反應出來。

口水的好處多到想不到

很多媽媽覺得口水很麻煩,又臟又黏還不美觀。然而,對孩子來說,口水不僅不臟,反而好處很多。

口水中99%都是水分,會潤濕口腔,協助說話和吞嚥。

口水中的溶菌酶和免疫球蛋白,可以殺菌滅毒,清潔口腔。

唾液澱粉酶則是食物消化的主力軍之一。孩子喫進去的米飯、麵條等食物,都要先經過口水裡唾液澱粉酶的消化。

可以說,孩子口腔活動的每一步,都有口水在背後默默支持。

寶寶為什麼愛流口水

一旦進入4~6個月的出牙期,寶寶口水分泌的閥門就會打開,雖然大多數的原因都是由於小寶寶開始長乳牙了。可事實上,口腔內的任何刺激,都會造成寶寶的口水飛流不止。一般來說,一歲以內寶寶流口水都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其中原因大致有這麼幾種:

1、寶寶正常狀態

寶寶在很小的時候流口水屬於很正常的狀況,因為他們的咀嚼能力以及顏面肌肉收縮的力量都比較弱小,導致嘴巴總是合不上,所以才會有流口水或者吐泡泡的情況出現。

2、新生兒反而很少會吐口水

小寶貝吐泡泡為唾液腺所分泌的液體,但是新生兒期由於唾液腺尚不發達,因此分泌的口水量較少,通常新生寶寶在一般情況下,是不會有流口水的狀況的。

3、食物刺激腺體

寶寶約4~5個月大左右時,因為開始添加輔食,而飲食裡面慢慢補充了含有澱粉等營養成分的食材,當唾液腺體遭受到此些食物的刺激,口水分泌量就顯著增加。

4、口腔小而且淺

嬰幼兒的嘴巴小而淺,吞嚥的反射功用還不健全,無法利用吞嚥動作來調節口水分泌量,因此只要口水一多,就會往嘴巴外面流了。

5、吸吮手指物品

此外,許多小寶寶都很愛把手或者其他東西往嘴裡面塞甚至啃咬,如此一來也刺激了唾液腺體的分泌,讓口水量不斷增加。

6、長牙刺激唾液

乳牙的萌發會引起寶寶口腔明顯的不適,刺激到牙齦上的神經,引起唾液腺分泌加重,口水增多。

7、兩歲前會停止分泌口水

因為每位孩子的生長發育狀態不一樣,發育較快的孩子大概一歲半左右就會停止流口水;基本上大多數的寶寶於兩歲以前,都會由於肌肉運動作用的成熟,可慢慢有效控制吞嚥動作而停止流口水。

異常的口水增多要注意

隨著乳牙慢慢長齊,吞嚥功能逐步發育成熟,大約到了2~3歲,孩子愛流口水的現象就會消失。

不過有的孩子,3 歲之後口水還是飛流不止,這是怎麼回事呢?

1、口腔功能弱

有些孩子輔食喫得太精細,咀嚼和吞嚥功能比較差。

長期叼著奶嘴,會使舌頭得不到充分的鍛煉,這些原因都會導致孩子長大之後依然口水流不停。

2、口腔疾病

一些孩子患有扁桃體炎、口腔潰瘍等疾病,疼痛會刺激唾液腺產生大量口水,口水無法被孩子及時地吞嚥下去,就會嘩嘩流到外面。

3、呼吸道梗阻

還有像患有鼻炎、鼻塞、腺樣體肥大、扁桃體腫大等呼吸道疾病,患病的孩子習慣張口呼吸,也容易不自主地流口水。

4、睡姿不正確

一些孩子白天表現正常,一到睡覺時間就大量流口水。

家長需要留意一下孩子的睡姿,看看是不是平時習慣趴著睡,壓迫到了腮腺。

5、腦癱或先天愚型

如果孩子還伴有智力低下、運動發育落後等問題,家長要及時帶孩子去醫院檢查,排除一下腦癱或先天性癡獃等病因。

一般來說,對於這種情況引起的口水直流,只要消除了原發疾病,癥狀便會好轉或痊癒。

口水過多的護理方法

往期文章中,我們曾講解過如何用小兒推拿緩解寶寶流口水的情況(戳此處回顧),除了兒推,以下這些常見護理方法也要做好哦。

1、護理口腔周圍

寶寶口水流得較多時,媽媽注意護理好寶寶口腔周圍的皮膚,每天至少用清水清洗兩遍。讓寶寶的臉部、頸部保持乾爽,避免患上濕疹。

2、塗嬰兒護膚膏

口腔中的一些雜菌及唾液中的澱粉酶等物質,對皮膚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如果不精心護理,口周皮膚就會發紅,起小紅丘疹,這時需塗上一些嬰兒護膚膏。

3、柔軟手帕擦嘴

不要用較粗糙的手帕或毛巾在寶寶的嘴邊抹來抹去,容易損傷皮膚。要用非常柔軟的手帕或餐巾紙一點點蘸去流在嘴巴外面的口水,讓口周保持乾燥。

4、掛全棉小圍嘴

為了防止口水將頸前、胸上部衣服弄濕,可以給寶寶掛個全棉的小圍嘴,柔軟、略厚、吸水性較強的布料是圍嘴的首選。

5、可以適當用口咬膠

寶寶在乳牙萌出期齒齦發癢、脹痛,口水增多,可給寶寶使用軟硬適度的口咬膠,6個月以上的寶寶啃點磨牙餅乾,都能減少萌芽時牙齦的不適,還能刺激乳牙儘快萌出,減少流口水。

流口水幾乎是每個寶寶都會有的一個經歷。也許媽媽們認為寶寶流口水很正常,可是有些時候寶寶流口水卻背後隱藏了癥狀的威脅。

媽媽們只要根據寶寶的實際情況,選擇更適合寶寶的護理方法,一定能夠輕鬆解決寶寶流口水的困擾的。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